APP下载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教师应对的挑战及对策

2020-12-23孙美娟

教师·中 2020年10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挑战

孙美娟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高等院校纷纷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引进先进课程、国际化人才等措施发展对外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线工作者,教师将面临国际化趋势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文章通过调查分析目前高校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教育国际化背景,从教育资源、双语教学、线上教学和文化冲击等视角为教师发展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教师;挑战;对策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教育领域正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教育国际化已成趋势。到2018年6月,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有2342个,其中本科以上机构和项目共1 090个。截止到2019年,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由2007年的1所增加到4所,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项目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从2007年的33个增加到109个。由此数据可知,近十几年来,河南省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正迅猛发展,且已成为河南省教育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

二、文献综述

简·奈特(2011)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通过各种活动、政策,将国际的、跨文化的维度整合到大学的教学、科研和服务活动中去的过程。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发展,相关的研究已成气候。 有学者立足于对比国内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曾满超(2009)通过宏观对比分析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案例,探索了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各国在教师流动、学生流动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相同经验和不同特色。陈晓清(2020)研究了日本在推进国际化教育过程中推行的“IUEP”战略,提出了日本实行的以区域合作为基础的高校联盟对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有积极的启示。还有学者侧重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对课程设置的影响,如束定芳(2011)、蔡基刚(2012)等从学位师资和学位课程方面探索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的启示。纵观以上研究,培养国际化人才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而实现教师的国际化发展是前提。

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师发展起步晚。我国教师发展专家潘懋元(2007)指出,教师发展有别于教师培训,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更多地体现教师自主性,既包含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包括其学术和科研发展、教学发展和个体成长。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有必要以教师发展理论为指导,使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国际化进程中。

三、高校教师发展和参与国际化的现状

(一)教师发展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已出台相关政策,提出要通过多种途径发展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水平。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2020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了《“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名单》,包括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等30个教师发展中心。这些中心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教师发展机制,并在教师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加强教师发展的国际合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教师发展和教师发展机构的研究相对落后。

付红(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联系密切。目前,河南省高校关于教师发展的研究也亟须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重视。课题组通过对101名来自河南省开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高等院校的教师开展了一项调查,61%的教师所在院校并未设立专门的教师发展机构来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和教学的发展。

(二)跨学科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随着教育的国际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日益加深,也对高校教师的跨学科教学和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高校教师缺乏跨学科教学能力的重要原因来自多个方面,如科研管理和评价体系不合理、跨学科交往平台的缺乏等(于汝霜,2013)。课题组的调查数据显示,55%的教师没有跨学科教学和研究经历,84%的教师没有参与过产学研合作项目。在推进国际化的过程中,尤其有待于提高教师的整合能力,即打破学科界限,融汇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对教授双语课程的教师尤为如此。

(三)教师参与国际化程度不高

舒俊等(2014)对国内4所重点高校教师开展的参与国际化程度的研究显示,我国重点高校教师参与国际化的程度不高,同时高校教师参与国际化程度受到学历、职称、担任研究生导师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参与国际化更多的是通过个人引入的国际化课程教学和从事与国际化相关的科研活动来实现。

四、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在当前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下,教师发展也亟须国际化。国外优质资源的大量涌入、传统线下课程转变为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课程、跨学科合作的日益加强、教育国际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自身知识体系的迭代更新等都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一)国际化优质资源的挑战

在教育国际化的形势下,国内高校引进国外一流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科学的课程体系、创新的教学方法和高层次人才等。国外优质资源得以共享,获取渠道更加便捷和多样化,国内高校,尤其是有国际化發展战略的高校教师如何创新教学、尽快适应全新的教学方法、建立或融入新的课程体系迫在眉睫。高校教师应抓住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学校课程设置改革的机遇,参与课程创新和改革,获取教学资源,掌握创新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获取对外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参加对外交流的项目和会议,开阔视野。

(二)双语教学的挑战

双语教学是开展国际化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双语课程不是简单的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也不是一字一句的翻译教学。这涉及两种语言的合理比例、恰当的转换、正确的理解和翻译,因此对教授非语言类课程的教师是一个挑战。首先,授课教师外语水平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有较高的外语表达、翻译和应用能力。其次,还要有课程对应的专业背景。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跨学科教学和研究能力,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语言教学结合,并积极投身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三)网络在线课程的挑战

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的形势下,传统的线下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教学方式产生了极大的改变。大部分线下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在虚拟的网络课堂,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实质同效,是需要教师深刻思考的问题。在恢复到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未来的教学趋势很有可能由单纯的线上或者线下课堂转换为“O-M-O”(Online-Merge-Offline),即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

例如,传统课堂讲解和线上活动的结合,可通过线上签到、抢答、提交作业、话题讨论等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弥补线下教学的不足。同时保留线下辅导答疑、互动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高校教师应尽快融入教学改革中,有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

(四)保持本土特色的挑战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资本逐渐流向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也有一定的冲击。在国外教育模式和资源为我所用的同时,要坚守和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参与制定国际教育规则的能力,发展内涵式教育,保持平等合作的关系。高校教师要抓住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推动区域教育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的进程,积极发挥加大对外宣传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在教学中,尤其在使用引入的原版教材授课时,教师让学生学习先进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五、结语

任何的挑战,既是“危”,也是“机”,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国际化大背景下,促进教师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学校方面,一要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外出继续教育和发展的机会;二要通过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尤其是先进的课程体系,使教师在参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更应抓住机遇,结合学校长远发展战略,通过教学、科研和对外交流等多种途径,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简·奈特.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 刘东风,陈巧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曾满超,王美欣,蔺 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75-102.

[3]陈晓清.日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战略[J].世界教育信息,2019(4):39-45.

[4]潘懋元.规模,速度,质量,特色——中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若干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5-12.

[5]付 红,徐田柏.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及风险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2(18):126-128

[6]于汝霜.高校教師跨学科交往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7]舒 俊,李碧虹.大学教师参与国际化程度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4所重点大学的调查[J].高教探索, 2014(5):37-41.

[8]宝贡敏,徐碧祥.国外知识共享理论研究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49.

[9]李 俐.英国高校教师发展[D].重庆:西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国际化挑战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