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棍棒连连看

2020-12-23王斐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棍棒端口物品

王斐

目标:

1.巩固对常见水果、蔬菜、动物、生活用品等的认知,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2.发展观察力、专注力,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准备:

1.长9.3厘米、宽1.5厘米的冰棍棒若干根。

2.在每一根冰棍棒的正反两面的两端以及部分冰棍棒的中间分别粘贴水果、蔬菜、动物、生活用品等图案(见图1)。

玩法一:连连看

一人游戏时,寻找贴有相同事物(如同一种水果或同一种蔬菜)或相同种类事物(如同是水果或同是蔬菜)图案的冰棍棒,将其首尾相连,尽量完成所有冰棍棒的连接(见图2)。需要注意的是,桌面上所有连接的冰棍棒的图案必须匹配,即必须是相同事物或相同种类的事物。若幼儿不能完成所有冰棍棒的连接,则每次游戏后统计剩余冰棍棒的数量,剩余数量越少则越好。

多人游戏时,每人平均分配冰棍棒,按序轮流出冰棍棒,根据桌面已有冰棍棒上的图案,寻找合适的冰棍棒进行匹配连接。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图案匹配连接,就由下一位游戏者连接。最先把自己的冰棍棒正确连接完成者为胜。如果最后每个游戏者手上都剩有不能匹配连接的冰棍棒,则以剩余数量最少者为胜。

玩法二:用冰棍棒造型

一人游戏时,按照首尾相连的方法,寻找贴有相同事物图案的冰棍棒进行连接,使之形成一个造型(见图3)。

两人游戏时,先把冰棍棒集中放置在桌子中央的盒中。双方约定拼搭的内容(如水果、蔬菜、动物、建筑等),还可以用图画形式记录,以方便后面验证。游戏开始,两人同时在盒中寻找需要的冰棍棒,各自进行拼搭,每次连接完一根再取一根,直到完成拼搭。最后,两人互相检查图案的每个连接处是否符合要求,即是否为相同图案或相同种类图案。连接准确且速度快者为胜。

玩法三:对对碰

一人游戏时,按照某一属性或类别(如生活在水里的动物、食肉动物、会飞的动物等),寻找贴有这类图案的冰棍棒,将其首尾相连,一边连接一边说出两个事物的名称和连接的理由,尽量完成所有冰棍棒的连接(见图4)。需要注意的是,冰棍棒连接处的图案必须是相同属性或相同种类的事物。若幼儿不能完成所有冰棍棒的连接,则每次游戏后统计剩余冰棍棒的数量,剩余数量越少则越好。

多人游戏时,每人平均分配冰棍棒,按序轮流出冰棍棒,根据桌面已有冰棍棒上的图案,按照不同属性或类别(如生活在水里的动物、食肉动物、会飞的动物等),寻找贴有这类图案的冰棍棒进行匹配连接。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冰棍棒匹配连接,就由下一位游戏者连接。最先把自己的冰棍棒正确连接完者为胜。如果最后每个游戏者手上都剩有不能匹配连接的冰棍棒,则以剩余数量最少者为胜。

玩法四:好朋友

一人游戏时,寻找不同冰棍棒上两个有关联的事物,比如警棍和警帽都是警察用的物品,然后将冰棍棒首尾相连。需要注意的是,冰棍棒连接处的两个图案必须有关联,游戏者要一边连接一边说出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若幼儿不能完成所有冰棍棒的连接,则每次游戏后统计剩余冰棍棒的数量,剩余数量越少则越好。

多人游戏时,每人平均分配冰棍棒,按序轮流出冰棍棒,根据桌面已有冰棍棒上的图案,按照事物的关联性进行匹配连接(见图5)。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冰棍棒进行匹配连接,就由下一位游戏者连接。最先把自己的冰棍棒正确连接完者为胜。如果最后每个游戏者手上都剩有不能匹配连接的冰棍棒,则以剩余数量最少者为胜。

评析/洪晓琴

“冰棍棒连连看”游戏是对传统接龙游戏的变式。该游戏既可以一人玩,也可以双人玩或多人玩。

该游戏材料的制作简便易行,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选择各类物品的贴纸,分别贴在冰棍棒的正反两面的两端。这样,几十根冰棍棒可以包含很多图案,为幼儿提供更多的连接可能。

该游戏材料的制作虽然简单,但图案的选择却反映了教师对幼儿已有经验与能力的了解程度。教师需要推敲和思考:这些游戏材料准备给哪个年龄段的幼儿玩?游戏材料对于不同幼儿的挑战点在哪里?玩法与规则会有何不同?幼儿在与这些游戏材料的互动中会获得什么样的学习与发展?这些均考驗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设计规则游戏的能力。

“冰棍棒连连看”的游戏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是冰棍棒单一端口的连接,另一种是多个端口的连接。多个端口连接的游戏挑战点在于随着连接增多,端口会越来越多,但此时可选择的冰棍棒已越来越少,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幼儿要将冰棍棒全部出手并取胜,需要考虑能否多个方向同时对应匹配,而不只是一个端口的对应匹配。这就十分考验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小班幼儿一般会在许多冰棍棒中寻找相同的物品图案进行连接,比如,看见苹果就连接苹果,看见青菜就连接青菜……小班后期,随着游戏经验的丰富和积累,一些能力强的幼儿会玩“苹果连接橘子、青菜连接白菜”的升级版游戏,当幼儿能够自主探索“苹果橘子连连看”“青菜白菜连连看”的游戏时,这说明幼儿已初步建立了感知物品属性以及对生活中熟悉的不同物品进行归类的相关经验;在小班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中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提供更多不同属性或类别的物品图案,不断拓展游戏内容,发展他们识别多样物品及其不同属性的能力。另外,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迁移“冰棍棒连连看”的游戏规则,运用生活中事物的相关性,探索将两个不同属性或类别的物品图案进行连接,并说出两者之间关联的理由,以促进他们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苹果”接“篮子”,因为苹果可以放在篮子里;“刀”接“苹果”,因为用刀可以削苹果皮,等等。

在幼儿熟练掌握这个游戏规则的基础上,教师可关注幼儿的不同需要,适度增加或减少游戏材料的数量,或者添置极少量无图案的冰棍棒,鼓励幼儿对图案作出自己的解读,尝试自己制订规则。比如,空白的冰棍棒可以作为“终止的端口”,表示此处不能再连接,也可以作为“万能的端口”,连接任何物品。

猜你喜欢

棍棒端口物品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燧石和棍棒
燧石和棍棒
图画捉迷藏
为程序或设备在路由器上打开端口
找物品
创意,源自生活的可爱小物品
好玩的冰棍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