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即创设学习的可能性

2020-12-23叶小红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座位幼儿课程

叶小红

“自主选座位的故事”是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课程手记,记录了教师放手让大班幼儿自主选座位的过程。在活动中,教师利用真实的问题情境,促使幼儿去思考如何面对自主选座位带来的秩序“混乱”和冲突,以探索在集体生活的背景下实现“满足不同幼儿的选座愿望”的可能性。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的头脑中很自然地勾勒出一群有主见的、富有同理心的、善于思考的、能干的幼儿形象,同时浮现出一个对幼儿充满尊重和信任,对幼儿的思维和行动保持敏感性,善于反思和呼应幼儿需要的教师形象。的确,从这个看似寻常的教育活动案例所折射出来的教师对课程、学习和教学的看法和做法,能启发和鼓舞更多的教师尝试去打破幼儿园日常教育中习以为常的成规定律。

我认为,愿意倾听和理解幼儿的教师,不仅需要有把自己、幼儿和教育生活连起来的强烈意识,还要“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追随幼儿的兴趣、需要和问题,并从幼儿的言行中找到走近幼儿的契机。“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正是在与幼儿的日常相遇中,教师的教育敏感性和课程意识被激发出来了。“我能自己选座位吗?”这是幼儿主体性的觉醒,也体现了幼儿对参与权的一种诉求。由此,引发了教师对自己惯常做法的反思:幼儿的座位为什么必须由教师统一安排?由教师安排的座位与让幼儿自选的座位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幼儿有没有能力自主选择座位?如果让幼儿自选座位,可能带来什么问题和麻烦?又可能带来什么收获?这种反思和思考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给了教师放手让幼儿试一试的勇气,也让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了。

学习是充满可能性的境脉,教师无法为可能发生的一切做好准备,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对活动的价值做出思考和梳理。也许是因为在决定让幼儿试一试之前没有充分估计“自选座位”问题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也许是因为还未能完全放弃要“教幼儿掌握知识点”的冲动,在活动推进中,教师有意无意地将关注点和活动的重心落在数数、数的运算、图形认知等数学学习上。然而,在我看来,这个活动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价值远不止为幼儿创造了数概念的学习和运用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它给幼儿创造了思考自己和他人关系的机会,让幼儿有机会去探索如何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意识到并顾及他人的需要,学会协调人际关系。而在处理和解决这些冲突时,幼儿又有机会去思考“自主和自由的限度”等非常深奥的价值观问题。在集体生活背景下,自主选座位不只是一个具备统计、计算和空间想象能力就可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倾听、对话和协商才能达成共识的价值选择问题。唯有把同伴的愿望也考虑进来,每个人的自主选择需要才能得到满足。因此,这里会涉及一系列的问题解决。首先,要了解全班每个幼儿是否都有“自主选座”的愿望?如果有,他们希望的自主包括哪些?对与谁坐在一起、跟几个小伙伴坐在一起、怎么安排桌椅的空间位置等问题的看法如何?第二,要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帮助希望自主选座的幼儿按意愿分组,并在现有的空间和物质条件下,给分在一组的小伙伴安排座位。第三,要应对幼儿不断变化的选座需求问题,比如,有些幼儿一开始想坐在一起,之后又不想坐在一起了,或者你想跟他坐在一起,他不想跟你坐在一起。第四,要解决座位安排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问题,比如,多长时间换一次座位,如何让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得到额外照顾,等等。可见,“最大程度满足每个幼儿的选座位的需求”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复杂问题,没有唯一正确和一成不变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幼儿与环境不断去协商和调整。

对于一个真实发生的案例,尽管实施后我们需要对其中存在的显而易见的不足和缺憾进行反思,但我们更应去发现和欣赏其中透出的智慧光芒——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儿童参与的理念。在以往的教育活动规划中,教师通常是根据幼儿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的事实,以及对该年龄段幼儿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的价值判断来确定下阶段的课程内容。在这样的教与学的模式中,控制权和责任都落在了教师这一头,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对幼儿了解程度的深浅和设计活动能力的强弱,这使幼儿的学习范围变得非常狭窄。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幼儿分担学习活动的控制权和责任,让幼儿这个“局内人”掌握学习活动的内容和進度。教师只在幼儿需要时提供支持和帮助,这就使幼儿在活动中处在主动地位,也突破了教师对幼儿学习范围的限制。这种做法看似“无为”,实则恰恰体现了教师的一种教育智慧,因为它开启了幼儿学习的无限可能。

猜你喜欢

座位幼儿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巴士上的座位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换座位
下棋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