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儿童共同挑战未知

2020-12-23王玲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桌子正方形座位

王玲

刚刚升入大班的幼儿满怀自豪,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在开学初的“升入大班后哪些事情是可以自主去做的”谈话中,幼儿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个就是希望能自主选座位。熙熙说:“老师,现在已经上大班了,我能自己选座位吗?我想和辰辰坐在一起。”乐乐说:“我特别想和程程、骏骏坐在一起。”杰杰说:“我也想自己选座位。”……

幼儿的座位一般都是由教师按照高矮、男女搭配、能力强弱等原则安排的,幼儿并没有主动参与规划、选择的机会。这么多年来大家对此习以为常了,如果让幼儿自主选座位,会不会面临“失控”的局面呢?在这一点上,教师的内心是纠结的。与此同时,教师感受到了幼儿想与好朋友坐在一起的强烈愿望。如果让幼儿自己去选择座位,幼儿身处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否就有机会去解决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是否能增加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对此,教师又是好奇的。在经历了一番思考后,教师选择相信幼儿,和幼儿一起挑战未知。

没有规则约束,幼儿会怎么选座位?

幼儿提出自主选座位的诉求后,教师没有马上引导幼儿讨论规则,而是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分组。几个关系好的幼儿立马组成一组,一张桌子挤了8个人,都快坐不下了;有4个女孩抱团成组,即使有空位子,也不愿意让男孩加入进来;有的组7个男孩挤在一起;有的组只有5个人坐在一起;有的幼儿没有找到桌子,说:“老师,他们两个人就占了一张桌子,我们没有桌子了。”……教师拿起手机现场抓拍幼儿的分组情况,以备回放。

教师对此刻的混乱场面是有预见的,是想让幼儿在混乱中意识到规则、协商及事前规划的重要性。果然,有人开始抗议:“老师,这样选座位太乱了,一点规矩都没有。”“对,乱七八糟的。”教师问抗议的幼儿:“你觉得什么地方乱了,应该怎样才不会乱呢?”大家一致认为,因为有些桌子太挤,有些桌子太空,所以乱,应该先商量好每组坐几个人,再选择组内的同伴。

从小班開始,班里一直都是6个人一组,共6组,每组的一张长方形桌子由两张正方形桌子拼成。教师引导幼儿重新观察现在班里桌子的排列,问:“你们数数咱们班的人数和桌子,怎么分组安排更合理?”程程脱口而出:“当然是分6组,每组6个人啊,跟以前一样。”嘉嘉说:“每组坐6个人刚刚好,8个人坐不下,会乱的。”乐乐说:“刚才8个人的组中调过去2个人给4个人的那一组,就刚刚好了。因为8-2=6,4+2=6。”辰辰说:“分一分不就知道了?一组6个人,一组6个人……每组都一样的。”教师看到一旁的嘉嘉找来纸笔,用绘画表征自己的想法,大家一下子就看懂了。于是,教师就提议其他幼儿用类似的方法把自己想到的方法呈现出来。教师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表征,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征方式很不一样。

绘画表征让幼儿的思考过程可视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数学问题表征水平上的差异。有的幼儿处在具象的绘画水平,比如图1、图2、图3;有的幼儿已处在抽象的数字和符号表征水平,比如图4。有的幼儿只呈现答案,有的幼儿还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呈现出来,例如辰辰先列出了全班教师和孩子的总数是40人,接着他排除4名教师,剩下36个孩子,呈现了36逐步减6,直至分成6组的思维过程,可见他已具备一定的数运算能力(见图4)。同样,乐乐用加减的算式再现了刚才自主选座位时的情况,并且提供了解决方案。比如,7个人的组减去1个人变成6个人,5个人的组加1个人刚好是6个人,4个人的组加2个人刚好是6个人。“差异即资源”,以上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给其他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因为有的幼儿希望画得细致些,有的幼儿画得很慢,所以很多幼儿当天没能画完,教师便鼓励他们继续画,第二天再交流。对于有的幼儿的表征,教师不能第一时间读懂,便抓住时机去询问每个幼儿的想法,倾听并积极做出回应。事后,教师把幼儿的表征结果呈现在数学区角里,让幼儿随时翻看,鼓励幼儿去分享、理解同伴的想法。教师也从中了解了幼儿的思维情况,发现了课程后续的生发点。

显然,6个好朋友一组的解决方案是受了前期教师分组方式的影响。涵涵对此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不能8个好朋友一起坐?为什么每组人数要一样多?”幼儿的质疑引发了教师的反思,为什么这么多年来都是每组6个人?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呢?教师意识到幼儿的学习机会来了,而且是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教师要做的是将个别幼儿的质疑和问题变成大多数幼儿的学习机会。

如何实现8个人坐在一起的愿望呢?

“究竟能不能8个人坐在一起?”“如果8个人一组,可以怎么安排座位?”乐乐迫不及待地跑过去将两张正方形桌子分开,“8个人不想分开”的幼儿立即回应说:“太好了,这样我们8个人就不用分开了。”不少幼儿还是没有理解。教师看到了来自幼儿的“8个人不想分开”这一问题的价值——座位的空间安排,随即引导幼儿一起重新观察活动室里的桌子。教师意识到,如果马上就这个问题组织集体活动,显然操之过急,因为并非所有幼儿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于是,教师开始考虑如何帮助幼儿化解认知难点,教师认识到区域活动也许是一个可行的支架。

第二天,教师在益智区增加了“排座位”活动,让幼儿用正方形纸代替正方形桌子,通过摆放、操作,探索“8个人一组,可以怎么安排座位”。乐乐将4张“正方形桌子”拼成一张“超级大方桌”(见图5);骏骏改变“正方形桌子”的方向,将两张“正方形桌子”角对角拼在一起(见图6);嘉嘉把三张“正方形桌子”拼起来让8个人坐(见图7);程程利用图形组合分解的已有经验,将“正方形桌子”分成了两张“三角形桌子”(见图8)。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方法是不是合适?为什么?

在分享中,孩子们觉得乐乐的方法虽然解决了一组8个人坐在一起的问题,但是占用了4张桌子,有的人就没有桌子了,而且太占空间;骏骏的方法不但实现了8个人坐在一起的愿望,还顺带解决了另外一组想4个人坐在一起的难题,但是斜着摆的桌子有尖角,容易撞到人,很危险;嘉嘉的方法也解决了4人组和8人组的问题,既充分利用了桌子,又不多占空间,所以得票率最高;程程的糖果型方法很有创意,但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因为活动室里根本没有三角形桌子。讨论的意义在于让更多“旁观者”参与进来,共同寻找简单合理的方法,在互相学习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桌椅摆放的活动使幼儿对自主选座位的认识有了拓展:每组的人数不一定要平均,只要能把桌椅摆放合理就好,6个人、7个人、8个人……都可以。

“我们不想和男孩坐在一起。”

解决分组的人数和桌椅的摆放问题后,孩子们遇到了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跟谁坐一起?”这一次选座位出现的情况是:除了两组是男女混合坐以外,剩下的都是男孩和男孩坐、女孩和女孩坐。心心、瑜瑜等4个女孩又坐到了一起,两个男孩见有空位子,想加入,不料,她们坚决反对:“不行,男孩太吵了。”于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一定要男孩和男孩坐、女孩和女孩坐吗?

之所以聚焦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是因为教师意识到大班幼儿在性别认同、自我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都处于发展敏感期,抓住机会组织幼儿开展有关男女性别的讨论,有利于他们形成对于性别的认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在集体讨论中,涵涵说:“我不想和男孩坐在一起,女孩很文静,男孩太吵了。”看到孩子说得这么绝对,教师追问道:“所有的男孩都很吵吗?所有的女孩都很文静吗?”悦悦说:“有的男孩也不吵,像骏骏就不吵,我们都想和他坐在一起。”教师继续追问:“那你们觉得是男孩、女孩单独坐好,还是男女搭配坐在一起好?为什么?”女孩心心说:“我觉得分开坐好,因为我喜欢跟女孩坐在一起。”男孩登登说:“我觉得男孩和男孩坐在一起好,因为我们都喜欢奥特曼,会聊得来。”

接着,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回看了讨论的视频。回看视频让幼儿有了再次倾听他人观点的机会,也让教师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幼儿对谈话内容感兴趣,但很少互相倾听,有些幼儿也得不到表达的机会。在集体讨论中,师幼一问一答看似在“抛接球”,其实教师还是掌握了主动权。教师意识到需要营造一种平等的对话氛围,让幼儿的思维得到充分碰撞。随即,教师把班级集体讨论调整为小组讨论,给幼儿更多的表达机会。在讨论中,幼儿学着表达自我和理解他人,倾听他人更多的观点,发展思辨能力。教师用手机记录了其中一组的谈话。事后,教师和幼儿又一起回听了录音。显然,在分小组讨论中,幼儿之间的倾听、表达更多了,提问也有了,特别是当自己的观点受到同伴质疑时会把话说清楚,也会更注意听清楚对方的观点。从两輪讨论中可以看出,幼儿的观点并没有统一,让幼儿达成共识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不同性别幼儿有趣的特质。基于此,教师又在阅读区投放了关于男女性别认知的绘本,让幼儿感受与体验男孩女孩因性别差异碰撞出的有趣故事。

阅读绘本后,我们还在周一和周五分别举行了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在第一场辩论会中,幼儿根据自己认同的观点选“阵营”;在第二场辩论会中,幼儿根据现场抽签结果,随机分配到正方和反方“阵营”,这一下就让辩论会变得更有趣了。为了赢得辩论,幼儿开始挑战自己固有的认知,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辩论中,教师仍然记录音频资料,事后找时间回放,让幼儿再次倾听不同观点。乐乐听到自己前后两种不同观点,笑着说:“我觉得我自己要被另一个‘我说服了,其实男孩和女孩坐,也很有趣,都可以。”

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教师还在旁边帮助幼儿用文字记录,将其分享在问题墙中,以吸引更多幼儿来关注同伴的观点。

不同观点的碰撞,多种形式的讨论,使幼儿开始意识到不同性别的人的特质,并且辩证地看待问题:“有时男孩女孩会吵架,可是女孩之间也会吵架啊,而且有时男孩会让着女孩。”“女孩虽然爱哭,但有时候也很勇敢。”……

怎样自主选座位更合理?

在解决小组人数和选择跟谁一组的问题后,教师问孩子们:“现在的座位安排是不是已经很合理了?”沫沫想了想,说:“老师,能不能让菡菡坐在第一组,让她离黑板和电视机近一点?她的眼睛不好,坐在第三组太远了,看不清。”菡菡患有先天性弱视,之前虽然教师没有明说要对她特殊照顾,但一直悄悄给她安排在离黑板近一点的地方。孩子的话语让教师心里一暖,良好的同伴关系往往就体现在类似这样的关心上,而课程的最终目的难道不是引导幼儿成为更好的自己吗?于是,在自愿的前提下,孩子们调整了座位,程程所在的第一组愿意和第三组集体换组,这样菡菡既不用和沫沫、瑜瑜分开,又能看清黑板上呈现的内容。幼儿把对同伴的爱体现在了“让座位”的行动里。

可能是受菡菡换座位这件事的影响,乐乐等几个孩子主动提出要与不爱说话的宝宝坐在一起,说有信心让宝宝变得爱说话。教师首先肯定了孩子们关心同伴的行为,同时希望他们能改变对同伴的成见。教师请宝宝的妈妈录了一段宝宝在家时的视频给孩子们看,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宝宝也爱说话,只是不喜欢在幼儿园说话。这以后,他们就不觉得宝宝是“特殊”的了。就这样,教师和幼儿一起逐一解决了自选座位中产生的问题。

幼儿在自选的座位上相处了两周。一天,瑜瑜问教师:“老师,什么时候才能重新选座位啊?杰杰太调皮了。”确实,这个组的同伴关系有点特别,瑜瑜喜欢沫沫,沫沫喜欢杰杰,但瑜瑜不喜欢杰杰,瑜瑜又舍不得离开沫沫。于是,教师把“多久换一次座位”的问题抛给了幼儿。有人提议两周换一次,熙熙反对:“不行,时间太短了,如果我生病没来,就没有几天可以和好朋友坐在一起了。”欣欣说:“我觉得一个月换一次比较好,我不想刚跟好朋友坐在一起又分开了。”大多数人都赞同一个月一次自主选座位,这个规则就这样确定下来了。与此同时,教师创设了“座位墙”(见图9),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活动室的座位排列。教师又提供了桌子图片和幼儿的照片,其背后都粘有字母贴,可灵活移动。幼儿可以先摆一摆自己想坐的位子,再和同组幼儿讨论这样安排是否合适,并说明原因。教师每次还会把“座位墙”拍摄下来,并陆续打印出来,装订成册,挂在墙上,幼儿随时可以翻阅,借此了解同伴交往的对象、组合方式、频率等,教师也可以借此研究幼儿的同伴关系。

一个月换一次座位让同组幼儿有了更多的相处时间。为了帮助瑜瑜发现杰杰的闪光点,一方面,教师有意识地通过一些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学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伴;另一方面,教师给“调皮”的杰杰支招,鼓励他用实际行动去改变别人的看法。比如,杰杰虽然仍然会控制不住自己偶尔“打人”,但他能坚持给植物浇水,表现出较强的责任心;在以自选小组为单位合作去户外开展建构活动时,他主动承担搬运积木的任务,在建构时也很卖力,得到了同组成员的肯定。当瑜瑜慢慢发现杰杰的闪光点时,他们的关系得到了改善。教师发现幼儿通过换座位也在慢慢地改变着自己。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因自主选座位而引发的学习中,幼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带着同理心去倾听幼儿的心声,密切关注幼儿的行为、需求和兴趣点,经历了“倾听—思考—回应”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捕捉到了幼儿的一些细微的“成长节点”,生发出了源于幼儿生活、满足幼儿需要的课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得到了成长。

猜你喜欢

桌子正方形座位
重构正方形
超级变变变
巴士上的座位
打桌子
移火柴
脏抹布
换座位
下棋
你用对“数字”了吗?
我给桌子“洗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