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23潘立鹏

教师·中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英语口语高职

潘立鹏

摘 要:为探索“产出导向法”应用于高职一年级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文章作者在高职一年级英语课中进行了口语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结束后分别对学生、同行的反馈进行收集,再进行反思和总结。在课后的访谈中,有学生及教师对“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质疑和担忧,质疑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差,能否满足“产出导向法”对学习者的要求;担忧高职学生对“产出导向法”的要求配合度如何。课堂实践证明,“产出导向法”适用于高职一年级英语口语教学。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高职;英语口语;教学

一、引言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起源于中国,理论雏形为2007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率先提出的“驱动假设”论,到2015年,POA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再到2017年,这一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特色化外语教学法走向世界。历经十余年,从理论提出到实践,到修改,再到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可谓凝聚了国内外外语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智慧,为我国大学外语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血液。POA理论是近些年较受欢迎的外语课堂教学理论,很多学者将这种教学理论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其他学者提供了可参考的材料。

本文将POA理论应用于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学制、学生英语基础上都截然不同。故此,高职学校在运用POA理论指导英语口语教学时会收获不同的经验,这将有助于英语教学改革。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为高职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共21人,入学已达半年,进入课文、口语学习阶段,已经具备一定的、简单的、基本的英语输出能力。为了收集学生对本次教学改革的反馈,笔者访谈了10名学生,同时对教学过程全程录像,并邀请两名同行教师课后观看,再以访谈的方式了解他们对该课教学的评价和意见。

(二)教学材料选用与产出任务设计

笔者进行了一个40分钟(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验。教材是学林出版社出版的《走出牛津》,本课学习的主题是“不同国家的肢体语言”,主要通过学习各个国家不同的肢体语言习惯,学习肢体语言的英语口语表达,包括提问和回答与肢体语言相关的问题和句式。产出任务主要包括两个:一是搜索出不同国家的相同肢体语言;二是掌握相同肢体语言的不同意义。布置任务后,教师带领学生在课上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炼出任务要点,列举出任务要点并进行口语操练。

(三)教学目标

正确理解并能用英语表达各种肢体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能用英语讨论跨文化交际中如何避免误会,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过程

POA理论下的教学过程涵盖三个阶段,分别是“驱动”(motivating)、“促成”(enabling) 和“评价”(assessing)。这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也都必须以教师为中介,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每个阶段进行嵌套循环。

Step 1 Lead-in (5')

Purpose: The lead-in question is designed t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today's topic and leads to the new content naturally.

Questions:

1.Lead-in questions (驱动环节)

Watch the video and answer: What would Chinese people do when they strongly agree with someone?

Reference answer: They nod their heads with a high brow.

Step 2 Reading comprehension (10')

Purpose: This process is designed to help students gain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text and to find out the meanings of the body languag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n the passage.

2. Global comprehension (驅动环节)

在此驱动环节,笔者布置产出任务一,通过阐述人们在交际中会常用哪些肢体语言,且不同肢体语言的意义是什么,来凸显本课程内容的重要性。

Questions: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Reference answer: Body language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How many body languages can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驱动环节)

Reference answer:They are V sign,beckoning with palm down,beckoning with palm up,smile and nod, Ring or OK gesture.

笔者在此环节对生词、短语及肢体语言表达用语进行解释,组织学生进行促成活动。此时布置产出任务二。

Step 3 Practice (20')

Purpose: This task is designed to practice their oral English of body language.

Questions:

Share the information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about body languages.

One student presents your group findings while other members act out.

Step 4 Summary(5')

Purpose: This step is aimed to reinforce w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is class.

Questions:

1.What do we learn about the passage?

Body language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2. Why should we know body language in different cultures?

It can help us avoid unnecessary misunderstanding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四、评价与反馈

评价分为两个阶段: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即时评价指在课堂小结结束后,紧接着在第二节课对学生第一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与练习,明显可以看出通过高考升学的学生学习效果较好,通过单独招生入校的学生表现相对较差。

经过这节课的经验积累,笔者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即在POA教学进行一段时间后重新进行一次小组人员调整,使小组成员水平进一步持平,做到互相鼓励、督促学习,最重要的是鼓励产出能力的培养。

延时评价阶段,笔者在课堂结束前为学生留下了课后练习的任务。学生须在限定时间内将练习成果以语音的形式上传至云班课平台,随后笔者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延时性评价中,学生课后表现明显好于课堂。分析原因有: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一时不能考虑得面面俱到且用词精准;课后学生会借助网络资源对学习内容进行补充,以达到拓展学习的目的。

随后,笔者找来两位同行观看课堂视频,他们对POA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表示赞赏,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和练习,能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输入、促成和评价,在口语课堂上做到这些非常棒,能够很好地达成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要求。但他们也提出了担忧,认为个别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是受自身基础所限,以及同伴的鼓励与监督不够。另外,两位同行还提出一点疑虑,按照这样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否完成课程教学计划。笔者解释道,传统的口语教学就是教师读一下文章或对话,再让学生跟读,进行小组练习即可。学习内容涉及的听、说、读、写技能中最多只練习了读,听也只是为了能辅助自己的读而进行的。而说和写根本没有进行练习和产出。POA教学将听、说、读、写技能融为一体,缩短了分开讲解的时间,又增加了驱动和产出,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最终也可按质按量完成课程教学计划。

五、教学思考

本研究把促成学生用英语进行不同肢体语言的表达的产出,归因于教学材料及教学要素的精确和POA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以产出为导向,在每一次的驱动环节中均设置不同的产出任务。学生在执行任务时会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尤其是英语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这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促成环节,即学生的口语实践展示环节,学生会结合自身的认知情况,将掌握的内容展示出来,以提高学习效率。本研究秉承以评促学的理念,进行两个阶段的评价,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另一方面提高口语练习效果。

六、结语

本文主要探索了POA教学在高职一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表明,POA教学适用于高职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不仅课堂开展顺利,而且学生表现良好。同时,POA运用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有着直接关联,要灵活运用。在学习目标和表达能力方面,学生认为POA教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和表达能力的提升。笔者在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再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基础,不断学习POA理论,更新思路,更好地将POA应用到英语口语教学中,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曙光.“师生合作评价”课堂反思性实践研究[J].现代外语,2017(3):397-406.

[2]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547-559.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英语口语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