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12-23李素萍

文理导航 2020年29期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实践策略

李素萍

【摘 要】中学生物教学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再加上生物学科本身的实践性非常强,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对学生青少年时期以及学生未来的发展都有着很强的意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意识到生物知识学习的魅力,运用多种实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实验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有良好的主动性,将课程从理论教学延伸到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理解、巩固、获得知识,从而保证学生知识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实践;策略

生物学科来源于自然界,动手能力非常强,在这基础上还要保证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应该激发学生的热情,需要以创新性、具有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实验来完成。动手能力是新时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条件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做好引导。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升学分数的左右下,教师对培养学生生物的实验动手能力没有花费太多时间,生物学科的学习处于被忽视、边缘地带。在这种情况下,生物的学习地位需要扭转,也需要及时做出改变。

1.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机能发育、形象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内,学生了解的世界有限,课本可以将学生带入更加真实、更加广阔的世界。在生物教学中,生物以自然现象的一切理论为基础,同时自然现象的学习也就是动手实践的代名词。在初中教学中,重视生物教学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以更加自然的头脑认识人类生活的世界;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插上想象的翅膀认识更远的世界,让世界的深度和广度可以被触摸;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可以以更加理性的头脑面对世界,培养出综合性素质比较强的青少年。

青少年的培养决定了祖国未来建设的质量,尤其是在学生成长和发育的过程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可以锻炼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进入新时期之后,人们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提高,更加多元、全面的要求学生全面成长,不再以成绩作为单一评价学生的指标。初中生物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思维、逻辑思考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让生物学习更贴近实际生活,贯彻“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可以树立学生远大的梦想,在认识到著名科学家理论家的成长之后,以名人为榜样,获得更好的成长。

2.初中生物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2.1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生物实验课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想动手去做,教师需要认识到生物学习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要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因此教师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获取信息、验证知识。在生物实验课程中只要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到实验室,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研究光对鼠妇的影响实验中:

案例一:研究光对鼠妇的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准备鼠妇,在课堂上提问学生鼠妇的生活环境,比如鼠妇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在哪里可以找到鼠妇,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鼠妇。

准备材料:准备好一定数量的鼠妇,本次研究准备10只鼠妇,定制铁盒、潮湿的吸水纸、透明玻璃、不透明硬纸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补充需要准备的材料、相关用具。

实验方式:①将吸水纸在吸水之后放到铁盒中,或者是泥土中;②将鼠妇放在长方形铁盒的中央;③将玻璃盖住长方形铁盒的二分之一,将不透明硬纸板放置盖住另外二分之一。静置10分钟观察鼠妇的去向。

结论:静置10分钟之后鼠妇跑到了不透明硬纸板一侧,证明光线对鼠妇的生活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本次实验中,教师需要设置出问题、罗列出学生需要准备的材料,让学生可以积极准备实验需要材料。在得出结论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探究如何处理鼠妇,比如放归大自然。让学生在完成实验之后,根据实验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比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使用10只鼠妇,而不是一只;其次为什么要全班同学参与到其中,还要统计总数。

2.2在动手制作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动手制作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全程参与到教学中去,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还要保证学生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同时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案例二: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在本次实验中,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设置问题作为引导。教师设置问题:酸雨是否是造成种子不能发芽的主要原因?在本次学习中,有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做出了以下假设:酸雨导致种子不能萌发。做出的实验是:使用食用醋、清水配置出“酸雨”,将PH值控制在4.0以下。准备培养皿,在底部放置潮湿的吸水纸,准备一定量的大豆种子,将种子放在潮湿的吸水纸上,种子上面覆盖潮湿的纱布。准备完毕之后将培养皿放置在通风温暖的地方。之后连续一周浇“酸雨”,观察大豆种子是否会发芽。在本次实验中,该同学和别的同学进行合作,使用大豆、玉米、小麦等不同质量、不同品质的种子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很多同学甚至对水分和空气的掌握能力不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得出了结论。随后教师还应提出扩展问题:如果种子最后都没有发芽,能够证明是酸雨导致种子不能发芽吗?

在本次实验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设置实验,实验中比较难的环节有酸雨的制作、植物生长环境的制作、种子的选择、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情况。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去思考、去详细查阅资料和询问教师,种子的生长环境、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危害等等。经过反复查阅、认识和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对生物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的印象都得到了加深,生物知识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独立学习思维、发散性思维等都被培养和影响。一般情况下只要有实验,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很高的参与性,学生可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知识,从而全面发展。

2.3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生物实验课堂不能完全的进行实验教学,实验室也不能满足所有实验项目的开展。比如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观察光线的折射和反射等现象,到大自然中观察更加真实有效,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同感。在一些实验中课堂实验时间有限,不能看到结果,教師的讲述更是单一,课外延伸才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体验生物知识,感受到生物知识的魅力。比如在学习叶脉知识,在根系对水分、无机盐的吸收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做实验是:保证萝卜生长需要的阳光、空气、水,几天之后萝卜发芽,学生得到这个结果之后将结果报告给老师,之后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将已经发芽的萝卜倒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有个学生在拿到问题之后,回家开始实验。结果原本向下的萝卜叶片开始向上生长,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出现了。

3.结束语

综上,生物实验有趣生动,对于锻炼学生和巩固知识有很好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幽默而积极,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最终得出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维.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研究[J].文渊(高中版),2019,(02):553

[2]李伟.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93

[3]赵进.初中生物学实验中学生常见操作错误的成因及对策[J].生物学教学,2019,44(07):44-45

(课题名称:中学理化生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19一HJYY一600)

(开封市水稻中学,河南 开封 475011)

猜你喜欢

生物实验教学实践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善用多媒体手段,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