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2020-12-23黄艺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1期
关键词:初中实验教学物理

黄艺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方法已不再适应教学要求。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必要部分,应充分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从事物理教学的教师要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激发中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中吸收更多物理知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物理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验、实验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在传授教材的物理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物理实验的开展,选好物理实验的课题,合理组织物理实验的环节等等,为学生创造手动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在实验中获得知识和实践的启迪,从而有效提升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本文从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和生活实践三个方面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探究和实践。

一、鼓励中学生参与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是以基础知识为主进行探究,较容易操作,有很大部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相对来说操作比较容易上手。因此,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要充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用自身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例如,在“透镜及其应用”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安排任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品运用了光的反射、折射原理,在课程开始前提问学生进行发现分享。在讲解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现来切入课程的学习。如近视镜和老花镜的区别:老花镜是由凸透镜做成的镜片,用来矫正老花眼,对看近距离物品时有放大效果;近视镜是由凹透镜做成的镜片,用来矫正近视,看近距离物品时有缩小的效果。还有显微镜与望远镜、凸透镜如何成像等等。在实验开始之前请学生大胆猜测可能得出的结论,并通过实验来证明。最后,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适时点拨,让学生自己总结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并得出最后的结论。以交流的方式探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运转能力。

二、鼓励中学生自主设计物理实验

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大,创新能力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往往有很强的动手欲望和创新想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鼓励学生自己进行实践来设计实验,并提前作出实验结论猜想,最后亲身实践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问题,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有何关系?在学生进行思考并猜想答案后,让学生自主进行设计实验步骤。如:(1)找定量的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进行测力,记为F1;(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 V1;(3)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 F2 和此时液面的示数 V2;(4)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5)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6)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通过实验,学生会对阿基米德原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这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完成实验的基础上,给学生详细介绍有关浮力、液体重力的关系。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该原理的记忆,还培养了他们独立完成实验的习惯。

三、鼓励中学生在日常中进行物理实验

对于中学课堂来说,时间毕竟有限,物理实验不可能都在课堂上进行。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不要仅局限在课堂上,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有趣的现象,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现象,在生活中进行实验。

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鸡蛋就可以进行物理实验。把煮熟的鸡蛋捞起来并立刻放入冷水中进行冷却,再次捞上来剥比不放入冷水中来剥要容易得多,其中蕴含的原理就是热胀冷缩的物理性质;在我们出行坐车时,司机要打方向盘是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我们使用杯子喝水时,在杯中倒入开水并盖上杯盖,再次打开杯盖时要花更大的力气,这其中隐藏着压强的物理知识;还有,我们在游泳时,为什么可以漂浮在水面?汽车在拐弯的时候为什么会倾斜?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细节都可以进行物理实验探究,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出发,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拓展视野、开拓思路,立足日常生活,多角度思考,培养创新能力。

四、总结

总的来说,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物理实验开展的一个前提,在充分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下,才能将物理实验教学提升一个维度。教师要在贯彻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前提下,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同时亦要注意教学方式,不断总结,积极鼓励。在教授物理實验教学的同时,还要传达出正确的思维理念,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实验的课程中取得更好的进步,从而提升物理素养。

参考文献:

魏爱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11):76.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初中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