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数学生长

2020-12-23卞月红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氛围问题意识

卞月红

【摘 要】 提出问题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开端,也是支撑学生数学学习走向深入的关键所在,而高质量问题的提出首先依赖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增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问题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优化学生课堂提问的机制,从而牵引出有效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数学生长。

【关键词】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氛围

在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能”概念向大家揭示了问题之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问题出发,沿着探索问题的过程而展开。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孕育“提问”的氛围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提出问题的价值,要推动学生的多方向观察、多角度思考,从而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少,有的学生是因为害怕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而不敢提问题,有的学生是因为害怕同学嘲笑而羞于提问题,还有学生是由于害怕问题被轻视和否定而懒得提问题,其实这些原因是孩子内心的真实写照,也是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好的问题氛围,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欲望,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等多种方法来孕育出学生提问的氛围,让他们在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推动数学问题的提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会主动提出问题,并向着问题解决的目标展开有效的学习。比如华应龙老师执教“比赛规则的公平性”一课,从父子二人想通过抛啤酒瓶盖的生活实例出发,引发学生聚焦“抛啤酒瓶盖的规则是不是公平的”这一问题,对于父子二人这样的决定,有学生是认同的,有学生持怀疑态度,凸显矛盾之后,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然后大家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在意见无法统一的情况下,學生提出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规则,全课的学习就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而问题恰恰是学生经历了情境之后提到的。

二、养成“探究”的意识

一定程度上来说,学生提出问题是学生好奇心的体现,这样的好奇心应当是以探究意识为驱动的,如果学生在经历了一个熟悉的过程之后对于不一样的现象熟视无睹,他们就无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反之,如果学生对于周围的事物抱着强烈的好奇心,总是去追问为什么,总是去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东西,他们会不自觉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由此可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的问题意识与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有较强的关联性。

例如,在“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中,我以一个师生对抗的游戏拉开课堂教学的序幕,游戏的过程如下:教师给学生提供三组数(每组5个三位数),学生现场分三组给教师提供5个三位数,然后师生同时开始判断三组数是不是2、3、5的倍数,耗时短而且正确率高的一方获胜。学生对这个游戏有强烈的兴趣,而且因为是多人对抗教师一个,所以学生显得势在必得,但是比赛开始之后,我很快完成了判断,学生即便是分小组活动,每小组完成其中一组数的判断,也被落下了好久。所以在游戏结束之后,不少学生猜想其中一定有“秘诀”,他们提出的问题就是“2、3、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围绕着这样一个问题,我给学生提供了百数表,引导他们经过观察、思考和交流来发现规律,尤其是3的倍数的特征,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并在相互补充过程中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在这样的探究欲望驱动下,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向性强,而且极富驱动力。

三、优化提问的机制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课堂上会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所以他们的问题越来越少,挖掘其根源,学生很在意自己提出的问题是不是有价值,以及教师如何看待自己提出的问题,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肯定学生问题的合理之处,并组织大家深入挖掘有价值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优化学生提问题的机制,有时候可以汇聚学生集体的力量来挖掘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认识正比例”的教学中,我直接出示了课题,引导学生思考在看到这个课题之后想到了怎样的问题,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一段时间之后,我引导学生先和同桌或者小组间交换自己的问题,概括相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从小组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之后,提出了几个高质量的问题,诸如“什么是正比例”“学习正比例有什么用”“生活中有没有正比例现象,可以用正比例来解决什么生活问题”等等,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我引导学生在本节课重点关注前面两个问题,因为带着问题展开学习,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尤为集中,学习的效果也很好。

总之,问题是贯穿数学课堂的中心,是学生数学学习走向深入的重要支撑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问题能力,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因为问题而精彩,因为问题而有效。

【参考文献】

[1]李鹏图.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20(08):65-66.

[2]陈惠芳.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4):64.

猜你喜欢

氛围问题意识
谈英语课堂无痕导入的策略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恰当处理“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