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初中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几点尝试
2020-12-23王敏
王敏
【摘要】要想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交流互动,最终实现自主解决实际问题,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眼、耳、手、脑全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给学生以全方位、立体化的感受,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有充足的兴趣。从加强合作探究、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两个方面,谈如何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 实效性 合作探究 课堂笔记
贯穿于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一改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要我学”的思路,让学生萌发“我要学”的念头。三个相同的字,不同的排列顺序,却代表着不同的教学理念,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后者的实效性更强。作为一名在初中数学教学一线工作多年的教师,深知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做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笔者在本文中从加强合作探究、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这两个方面,谈如何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加强合作探究,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为了切实将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结合起来,数学新课程标准呼吁重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不同的个体进行合作探究,产生的效果要远远超过将若干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小组活动,尊重小组中每一个个体的智慧和能力。教师组织好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首先要做好学习小组的构建工作。笔者也曾在教学交流中看到一些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构建的学习小组,基本每个小组有 6个成员甚至8个成员,这样的组合有其弊病,就是人数过多,导致小组内各个成员的职责分配不够明确,无论是组内讨论,还是总结发言等各个合作环节,每个小组都是由两三个“学霸”作为主力完成,其他大多数成员都是在观看他们的“表演”,参与度极低,久而久之,就会沦为“边缘人”,这样也就失去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意义。因此每个小组的规模宜小不宜大,人数宜少不宜多,每个小组三四个人最为合适。这样构建小组,每个学生的责任分配就比较明确了,任何一个小组成员都有表现的机会,其努力和贡献全组成员也能有目共睹,这就使每个人的参与都变得有意义。而且学习小组的构建要按照认知水平的差异来进行成员的搭配,既要有成绩好一些的,也要有差一些的,在小组发言这个环节,可以让基础差一些的同学率先发言,激发其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再让中等水平的同学做补充,最后由成绩好一点的同学做总结概括。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另外,教师还要选择开放性比较强、可探究余地比较大的适合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的材料,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小组内成员的相互补充,做好知识的拓展。此外,教师也应该明确自己的定位。教师是探究活動的组织者,将学生引领到广阔的交流平台,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老师要随时掌控课堂状况,把握好各个教学为环节,而不能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和解决具体问题。
二、做好课堂笔记,夯实课堂内容
当前,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那就是很多学生在结束了一节数学课后,不知道这一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也不知道课下应该怎样巩固这堂课所学习的知识。知识的掌握尚且如此,更何况能力的培养。这种上课清醒、下课糊涂的情况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只听不记,不能将课上的老师的话变为字面上的记忆,可见教师指导学生记好笔记是一项必要的工作。教师首先要对于学生记笔记的内容有明确的指导。以笔者的经验,学生课上要记的内容要有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因为具体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是在这个目标的统摄下的;还要记这堂课的主要疑难问题,这正是自己学习这方面知识的薄弱环节所在;还要包括这堂课出现错误的地方,有时一样的错误在这堂课上出现过,在其他时间段也出现过,很可能是自己数学学习的“盲区”;其他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也要针对不同的问题,一个问题也可能用到不同的方法,做到问题和方法形成一个网状的结构。另外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养成好的记笔记的方法。在一堂课中,教师教学的整体思路、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都会在黑板或投影上有明确的体现,学生就应该详细地做笔记,对课后回顾夯实有利;学习过程中如果出现常犯的错误,学生就要分析形成错误的根源,并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来以警示自己,不断反思自己,完善自己。
总之,增强初中数学学习实效性,还有很多方法,在本文中只提到其中的两种,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还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反思,探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魄力,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阙建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的有效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7,(3).
[2]杨世联.例题教学中的“变脸”艺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