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0-12-23张林芃
张林芃
【摘要】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意味着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挖掘,促进有效教学开展的条件,能够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能够让教师在专业领域和教育教学的方法上进一步地钻研创新,进一步地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让师生一起为历史学科学习共同努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 有效性 主动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从提高教学有效性出发,进一步挖掘影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利条件,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学习历史,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条件。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积极构建有效兴强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余文森教授从专业的角度进行了回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学会到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原来的不热爱都非常的热爱,从原来的没有任何感觉到非常的感兴趣,所以,要经过这样的转变,必要的教学改革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才能提高呢?
一、教師要善于运用丰富的互联网学科资源来进行教学
要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就不能只是局限于课本上,课本的内容大多比较精炼,而学生在理解这些过于抽象的历史知识的时候,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将教材的内容进一步地扩展,通过互联网寻找更多值得引入到课堂中的历史资料,让学生能够超越课本中的内容,从更加广泛的视角去认识同样的历史事件,增强更加丰富的感性直观信息。在当前这样一个互联网资源丰富,并且收集相关资源又非常便捷的大背景之下,教师在准备任何一堂历史课程的时候,都要尽可能地收集更广泛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能够在图片视频以及相关数据的支持下,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这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并且对各种资源有整合的思路,教师只有成为历史方面的专家,才能游刃有余地在各种资料之间穿梭,并且将那些有价值的资料引入到课堂中来,成为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利器,因此,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教师专业的组织和布局。
二、教师要善于设计有效的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对于初中历史学科的学习来说,教师要提高目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进一步的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学生的积极主动只有在教师科学的引导之下,才可能更集中地爆发出来,学生的自律性也需要教师一定的督促才能更好地体现。而课堂提问,这种传统的形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方法。教师的问题要科学严谨,并且能够恰到好处这样的问题才能起到承上启下,以及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索的作用。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只有将这样的好问题不断地提出来,推动了课程教学的进一步的向前发展,才能在学科的学习研究中不断有新的教改思路和创新。对于学生来说,好的问题促进了他们的思考,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所以,问题是核心,是精髓,只有把问题的作用充分发挥,才能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他们主动学习的行动也便获得了相应的增强。这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来说是根本性的促进影响。学生们只有带着更强的主动探究的愿望来学习一门学科,他们才能逐渐地从新手向专家成长过渡,他们才能够从学习中得到越来越多积极的反馈,才能让学生更喜欢一门学科,并且投入更多的精力,有更多的收获,形成积极的正向循环。
三、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从而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需要从业者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只有抱着终身学习的理念,让自己的能力不断获得提升,才能成为教育教学领域方面的专家,也才能够真正促使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获得实质性的提升。所以,作为初中历史课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用素质教育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动,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的开拓者创新者,增强与学生的联系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也关注到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所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要更充分地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而教师首先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教师要围绕这一个核心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充满更充沛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在历史学科学习中既掌握了知识,又能够获取更多成长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杭建华.初中历史高效教学策略的探索与研究[J].学周刊,2018,(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