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大连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2020-12-23郑铁

时代经贸 2020年21期
关键词:大连乡村振兴

郑铁

【摘 要】乡村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大连拥有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在新时代加强大连乡村文化建设要制订乡村文化振兴规划、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建设;大连

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黄渤海交界处,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是东北文化与齐鲁文化的交汇地,境内有汉、满、回、鲜、锡伯等46个民族,民族民间文化历史传承悠久,丰富多彩,目前拥有包括音乐、舞蹈、剪纸、皮影及各种民族礼仪、民族习俗在内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6项。深入发掘乡村文化遗产,使之不断传承、创新与生动起来,运用现代文化建设理念,融合现代文明与文化,建设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乡村文化,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制订乡村文化振兴规划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顺应了新时代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党和国家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对“三农”工作进行的重大战略布署。在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并从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三个方面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大连乡村文化建设要在充分调查研究,摸清大连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基础上,根据大连乡村文化建设现状与特点,以繁荣发展新时代大连乡村文化为指针,紧紧围绕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好乡村文化振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既要有全市的乡村振兴全局性的规划,也要有所辖市(区)、乡、村的各级文化振兴规划。各级乡村文化建设与振兴规划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规划工作,做到村村有规划,村村规划有特色。制定乡村文化建设规划要强化党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领导,坚持党在乡村文化振兴与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做好乡村文化建设规划的顶层设计,坚持把实现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求放在规划的首位,实事求是地推动乡村文化的振兴与建设。各乡、村要结合实际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和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并号召并动员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到乡村文化振兴与建设中,大力倡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承创新优秀乡村文化传统基础上,吸收、融合新时代先进文化,构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鲜明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

二、多措并举,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振兴和建设乡村文化,要筑牢乡村文化建设与振兴的物质基础,这也是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与条件。在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一是要通过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经济来支持乡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为此,要充分发掘乡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打造乡村特色农产品品牌。大连气候条件优越,适合多种农产品种植,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优质农产品,如庒河的草莓、金州的大樱桃、瓦房店的苹果等,这些特色农产品不仅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部分农产品还远销国外。二是要充分利用乡村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大连独特的气候条件、农业生产资源以及特有的乡村文化为大连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要充分利用大連乡村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使大连乡村旅游与大连城市旅游并驾齐驱。为此,要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由目前的以采摘、农家乐为主的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创新乡村旅游的营销方式,在不断加大传统的线下营销推广的同时,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加强线上对乡村旅游营销推广活动,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乡村旅游营销格局。三是要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增强乡村经济发展后劲。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既是对农村双层经营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也是新时期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绝不能搞“一刀切”,要充分利用乡村优势,积极探索符合自身优势的发展模式,挖掘乡村潜力,盘活乡村集体资产,加强乡村组织建设,不断完善乡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

三、加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繁荣乡村文化

发展农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产业,离不开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强乡村文化公共设施建设既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也是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更是建设美丽乡村,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目前,大连乡村公共设施建设还存在着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文化基础设施短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文化基础设施地区间的非均衡性,以及由于服务意识淡薄而导致的使用率低等诸多问题。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转变乡镇领导干部思想观念,树立并强化为村民服务的意识,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将为民服务的思想深植于领导干部的内心深处,使他们在思想与行动上为村民提供更优质服务。要以满足村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创新乡镇政府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全面提高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其次,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体制,建立多渠道高效益的投融资机制。要以政府财政投资为主体,引导市场主体和民间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来,形成全社会关心、建设乡村文化设施的局面。要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工作,结合不同乡村的经济、风俗、环境等,以突出乡村特色、方便村民参与和使用为原则,合理布局文化设施。文化设施建成后政府要引导村民共同参与文化设施的管理、维护与更新,保证文化设施能够长期使用,真正解决乡村文化设施不足问题。最后,加强乡村信息网络建设,繁荣乡村文化生活。现代社会中,信息网络是村民沟通外部世界,了解外部文化,掌握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开展农村电子商务,振兴乡村的重要途径。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首先需要加强农村信息化硬件建设,结合大连市信息化工程建设,尽快实现光纤进村到户,并在电信资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使广大村民能够真正通过互联网络连通外部的生产资料、农副产品供销环节,吸收外部先进的文化成果,繁荣乡村经济,丰富乡村文化。

四、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构造乡村文化人才体系

繁荣乡村文化,丰富乡村村民文化精神生活,需要一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一专多能型文化人才队伍。乡村文化人才建设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针对当前大连农村基层中存在的文化人才专业性不强、年龄断层及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的实际情况,乡村文化人才建设的落脚点主要放在乡村文化人才和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培养上。要从培养后继人才、引进文化人才和对现有人才的培养教育三个方面构建乡村文化人才体系。培养后继人才,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对农村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扶持与培养,通过大力宣传农村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扩大乡村文化的社会影响,营造保护、传承乡村文化、非物质遗产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建立健全传承人的认定机制和保护机制,加强对乡村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法律制度。引进文化人才,一是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有志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大中专优秀毕业生返乡工作,使之成为乡村文化的骨干力量。二是要组织熟悉大连乡村文化的本土作家、艺术家深入到林边乡村,深入挖掘散落在民间的乡村文化,夯实大连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三是要鼓励从大连乡村走出去的城市退休人员、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乡村文化的爱好者回乡繁荣与发展乡村文化。培养现有人才,首先是加强农村基层现有管理人员的筛选与培训工作,使他们真正成为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羊”。其次要发挥乡村中的乡贤与能人的作用,通过专项分类培训,培养熟悉乡村文化、扎根乡村建设的乡村人才,使乡村的“乡愁”变成吸引离乡人的“乡情”。最后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科技文化教育培训,要通过农业职业院校、农业机构等广泛开展农村新型农民的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乡村振兴厚实人才基础。

(大连大学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D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26/ c_1123487123.htm

[2]徐经意.大连美丽乡村建设应融入文化元素[DB/OL].http://www.dlzx.gov.cn/news/view_4376.html基金项目:大连市社科院2018年社科项目。

猜你喜欢

大连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对大连日企日语人才需求现状的分析
中韩自贸区建设对大连影响及对策研究
大连市智慧旅游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措施
大连绿色食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