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研究
2020-12-23李晓燕
【摘 要】会计信息是各方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与经济决策十分重要的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对于经济信息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对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对策
会计信息是会计经过报告、记录、计量与确认等程序,为债权人、投资方与政府部门等各方提供公司的现金流量、经营成果等财务信息,是各方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与经济决策十分重要的依据。会计信息质量的优劣,对于经济信息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对经济工作决策的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然而,我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以来,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成因
会计信息系统反应的内容应当是客观公正的,它也是会计人员从事经济活动的具体体现。判断一项会计信息工作是否可靠,信息系统的真实性便是重要指标。如果会计信息出现造假等情况,信息的录入和输出不一致,导致信息虚假,也可以看做是财务报告的情况和原始凭据不一致。这种失真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业者自身素质低
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两项综合素质,不少会计人员专业知识不达标,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不熟悉,直接导致了自身的违规行为。也有的会计人员是缺乏必备的职业道德,在日常工作中,违反相关规定,对于账务的审核处理情况没有严格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工作态度马马虎虎,缺乏责任心。
(二)人为干预导致信息失真
有一些不良企业管理者企图实现自身的利益,威逼利诱基层的会计人员造假,来骗取国家企业的公共财产,甚至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导致社会上出现很多造假案例。这种情况下,尽管会计人员是直接执行者,但是他们是被上级领导所指派,主要责任不再会计人员身上,而是管理层身上。会计此时所处的地位是受制于人,尽管有个别会计人员拿出相关法律法规还抵制这样的行为,但是这种情形是少之又少,多数会计人员会选择听从领导指挥。
(三)法规、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现阶段的会计法规、制度本身存在一些疏漏,这使得工作人员在不侵犯法律的前提下,钻了制度的空子,他们运用没有规定到的行为将企业的资产进行重组、评估、关联方交易等多种手段,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的利润,通过不等价交换等形式换取企业的利润,这种违规行为会导致企业经济状况失真,也会使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失真。
(四)执法监督力度不足
很多企业的会计人员配备情况不合理,不少人员没有从事会计行业的资格,有的岗位需要的人手多,而配备的人员数量少,有的岗位需要弱化,但是有很多闲散人员,这样不合理的人员配备情况,使很多具体的业务报批工作得不到履行,内部控制的制度发挥不了作用。不少会计人员按照领导层的主观意图更改会计记录等,这些现象都是执法监督力度不够造成的。企业内部的监督是受管理层的直接监管,因此不能及时发挥监督作用。目前存在个别的事务所从业态度不端正的现象,他们会受到企业利益的诱惑,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将对企业审计行为看作是走过场的行为,会因为利益而为企业出具虚假的报告,这些报告也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政绩考核力度不够
不少地方的当地政府部门的有关人员政绩考核与财政收入挂钩,这就使得很多领导干部处于自身政绩的考虑,给企业下达难以完成的利税任务。企业如果靠自己的实力无法完成这些任务,就出现了暗箱操作会计报表的情况,虽然在数字上帮助当地领导完成政绩考核,但是这些虚假数字背后却显露的是国家及企业的利益受损。
二、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屡存在,这些现象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危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经济政策判断失误
会计信息通常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有力依据,换言之,如果会计信息不是客观公正的,它会使国家决策方向发生错误判断,严重的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扰乱整个经济市场秩序,进而会影响到很多投资者进入我国市场,间接导致我国的投资流失现象。业内人士透露,每年向國家上报的业绩数字中都有造假现象,国家专门成立相关部门对这些上报的数字进行抽查、汇总,发现造假现象立刻查处并修正,以保证有效信息上报给国家,进而作为国家决策制定的有效依据。尽管统计部门一再要求上报数据要真实准确,但是虚假信息上报现象仍然屡禁不止。由于众多失真的资料,国家在做出决策时难免会对经济形势分析不准确,这便给未来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应当达到的调控效果无法实现。
(二)经济秩序受到危害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在公正、公平交易的环境下,市场才能够发挥其正常的作用。因此众多市场行为应当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这就要求买卖双方应当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坚持公平竞争、遵守市场规则。如果会计失信于市场,就会直接导致整个市场经济的诚信出现问题,造成市场经济的混乱。各企业及公司,无论规模如何,无论发展前景怎样,出于融资也好、逃税也好,这样的目的都是造假的动机所在,这些行为都会使市场经济偏离发展轨道,不利于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方针的实施,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致命影响。
(三)税收减少,国有资产流失
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其动机很多,但是所导致结果却是相同的,都会让国家的资产、集体的资产及企业的资产归为个人非法占有。例如,有的企业在会计报表上做了手脚,增加企业支出,减少企业收入,将真实的利润缩小,从而达到逃避税收的目的。有的企业在转变经营机制的时候,不按照真实的情况估价,故意压低国有资产的价值,导致国有资产无形中流失。
(四)危害从业者
作为一名会计从业者首先要做到的是遵守职业操守,保证从自己手中提供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如果提供的是伪造的信息,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被吊销从业资格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都是有可能的。有的对会计账簿、报告等内容进行伪造的,或是销毁真实信息材料的,这些行为触犯了相关法律,会受到刑事追究。对于情节轻微,尚未构成犯罪的,也会受到通报批评或相应的经济处罚,对于主管从业者的管理人员及相关负责人也要一并进行处罚。如果接受处罚的人员是国家正式工作人员的,还会受到革职、开除党籍等处罚,并吊销工作人员的从业资格证书。2003年的一起经济案件因为涉嫌伪造金融票据等行为,将企业的利润和收入虚拟化,两名伪造信息的会计师还帮助企业出具相关的审计报告等证件,案件一经查出,便将两名会计师所在的事务所的执业资格吊销,这两名从业人员终身不得从事会计职业。
(五)投资者信任度降低
很多投资者决定为某些企业投资,他们的考核主要依据便是企业的审计报告,如果一个企业的审计报告都是虚假伪造的,那么投资者本身就没有参考标准,是否投资该企业则失去衡量的标准。郑百文公司曾经有一个老职工,他深信公司的实力,并且将所有积蓄投入到公司的股票,当他被公司深度套牢后,开始对公司的会计报告产生疑虑。无独有偶,安然公司突然宣告破产,这让该公司持有大量股票的职工受到惨重的经济损失,曾经为了公司运转而投资该公司的金融机构也背负了几十亿的经济损失。这么多惨痛的经历告诉我们,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对投资者来说无疑是重要的参考标准,为投资者提供虚假的会计报告会让更多投资者背负更多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的不少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投资者相信这些报告,绝大多数的投资者已经对这些会计信息持有完全不相信的态度。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和对策
由于会计信息是由企业加工并提供的,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是从企业内部入手,从根本上制止、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从信息源开始,层层切断不实信息的产生,堵住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漏洞,防止人为调控的发生,这样才能汇集成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一)加强单位负责人法制观念
新《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人代表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会计法确定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责任主体,单位负责人再也不能以不懂会计为由来推卸责任。单位负责人的法制观念增强,才能依法经营企业,依法行使职权,成为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的有力支持者,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有根本的保证。此外,建立、健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批制度等,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保证。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会计工作的直接操作者不仅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会计业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会计法律、法规、制度以及相关政策。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会计行为、会计工作质量,因此,要提高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的识别能力,对会计事项的处理能力、对法规政策的领会能力,对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掌握能力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是长期的不间断的任务。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股份制、证券、期货、税收等领域的不断推新,新出台的政策、制度、法规需要会计人员尽快学习和掌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不仅要提高现有业务水平、业务能力而且还要不断更新知识,这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技术保证。另外,会计从业人员作为一种特殊身份,从事一种特殊职业,面对众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应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会计人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自觉地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企业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也应常抓不懈,才能杜绝腐蚀,制止违纪,减少损公肥私,降低会计信息错误发生率。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两个基本从业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
(三)进一步深化具体会计准则改革和会计核算制度
1992年,财政部在企业会计核算制度方面进行了第一次重大改革,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13个行业的会计制度,从1993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后来财政部又相继制定并发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这些会计准则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在过去十几年里的飞速发展,相关领域的法律条款也开始出现调整。1999年,全国人大修订了《会计法》,2000年,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另外,修订后的《公司法》、《证券法》也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施行,为了与上述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保持一致,原有的会计准则也需要随之修订。 除了自身的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接轨也是我国修改会计准则的重要原因。会计准则全球化趋同的趋势最近几年日益明显,自2005年1月1日,已经有90多个国家表示要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活跃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更是需要首先在会计准则上国际化。2006年 2月15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企业会计准则包含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 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体系。同时,鉴于会计核算制度将在较长一个时期与会计准则并行的实际情况,因此要努力提高会计核算制度的灵敏性,及时反映多变的、日趋复杂的经济业务。
(四)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用法制手段规范社会审计监督
注册会计师作为维护风 经济秩序、公正鉴证财务报告的“经济警察”,理应成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力量,但实际情况令人深感忧虑。这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业务素质,更需要通过法律手段严厉打击那些违反职业道德、与企业勾结在一起提供虚假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保证这个行业的公正性,从而规范社会审计监督。
总之,会计信息失真、虚假会计信息产生,其具体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极为复杂。要治理就不能单纯靠一种措施,而必须注意对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为此,应以会计法制建设为核心,辅以深入细致的行政管理,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结合加强惩治腐敗,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总之,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淄博市中心医院,山东 淄博255000)
参考文献:
[1]程德兴.国有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研究[D].湖北:长江大学,2018.
[2]雷佳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智能评价研究[D]. 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18.
作者简介:李晓燕(1976—),女,山东省淄博市人,现为淄博市中心医院审计科长,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