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校企合作管理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2020-12-23陈金平
陈金平
【摘 要】近几年跨境电商飞速发展,而高校跨境电商培养相对滞后,很多高校已经展开了校企合作,但无法持久持续,主要原因为合作不稳难深入、企业主体地位不明确、体制机制缺乏保障。本文主要从跨境电商校企合作模式、跨境电商校企合作利益机制、跨境电商校企合作激励机制、跨境电商校企合作约束机制四方面给出跨境电商校企合作管理长效管理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商;校企合作;长效
近年来,跨境电商飞速发展,2019年我国进出口国际贸易总额达31.54万亿元,同比增长3.4%,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10.8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达18.6%,预计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高校跨境电商培养现状
高校跨境电商培养较慢,重要原因不仅是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同时也是因为高校对跨境电商调研不够深入,对跨境电商行业了解不够透彻。目前形势来看,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稀少。跨境电商企业普遍反映:跨境电商毕业生知识面不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据阿里研究院2015年调查显示:每年大学不断输送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但82.4%的企业表示虽然招到了人,但是这些“人才”满足不了企业需求,而17.6%的企业表示招不到合适的人。多数企业则认为跨境电商人才缺口较大。为解决以上问题,多数高职院校在跨境电商方向上展开了校企合作,但普遍存在“校热企冷”症状,表现如下:
(一)合作不稳难深入
跨境电商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在任何决策前一定会考虑成本和收益,校企合作中,跨境电商现在开店门槛越来越高,规章制度越来越严格和复杂,由于学生是新手,容易导致企业店铺违规或者关闭,企业得不到利益,甚至存在亏损或者店铺关闭可能,导致校企合作不持久。如果仅凭学校领导个人拉关系和呼吁企业社会责任感、奉献值,让校企合作变得长久不现实。
(二)企业主体地位不明确
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发展,校企合作中存在以高校为主体,企业为辅助的位置,同时对企业没有配套的奖励制度、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措施保障,使得企业在合作中感到“责任多、义务多、收益少”。而在一些学校的校企合作中企业不仅要提供场地、设备、安排挑选的师傅带徒、支付学生工资、安排住宿、顾及学生安全。企业得不到所期望的经济利益反而还要损失,即对校企合作失去兴趣。
(三)体制机制缺乏保障
目前校企主要的合作培养模式有现代学徒制、订单班,顶岗实习等模式,虽然形式多样,但普遍存在合作不够完善和深入的情况,主要原因为缺乏相关的体制机制保障。政府统筹力度不足和部门职责不清,主要还是以人力资源供给为主。订单班人员储备并不稳定,担心在为别的企业培养人才打压了企业的育人积极性。学生权利缺保障。顶岗实习则由于没有毕业证,无法签订劳动合同
二、跨境电商校企合作管理长效机制建议
目前高职跨境电商方向培养方案的研究较多,切入点主要从跨境电商企业对高校学生的能力要求、高职院校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定位等,目前对跨境电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较少。
本文通过对高校跨境电商方向校企合作的调研,并结合作者多年跨境电商校企合作的实施经验,总结跨境电商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探索跨境电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现多数高职院校已引进企业项目进行合作,但大部分项目都不能长久持续。为找出一条有效长久的跨境电商校企合作模式,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跨境电商校企合作模式建议
目前跨境电商的校企合作模式有:第一种方式为:校企共同授课,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开设《跨境电商实务》课程,邀请企业跨境电商运营人员共同参与授课,企业人员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店铺及功能,该模式解决了学生只能学到书本上内容的弊端,可以通過企业人员了解最前沿的企业的真实信息,但企业人员的利益点只为拿课酬,学生并不真正参与店铺的运营,没有实践基础,导致学生课后容易忘记,所以学生学习到的只是对跨境电商的表面认知,没有掌握现实实践内容。第二种方式学生通过课外时间与跨境电商企业进行合作,为跨境电商企业做零碎的模块化的工作,如制作产品详情页、修图、上传产品、客服、发货等,该模式学生真正的参与了跨境电商店铺运营,但没有很大的自主权,比如上传什么产品、产品怎么定价,运营关键点掌握在企业手中,学生学习到的是技术层面的知识。③第三种方式为:学校提供店铺,学生通过实践课或者运营项目形式学习。因为现阶段跨境电商店铺开店门槛较高(部分平台开店需要有企业资质),规章制度完善,学校或学生自主开店存在很大的成本和风险,企业提供店铺交给学生运营,为保护和扶持店铺,企业定期派跨境电商运营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学生逐步在店铺上长传产品并进行试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能进行选品和定价,有很大的自主权,学生能掌握大部分的跨境电商店铺运营层面的知识。
(二)研究跨境电商校企合作利益机制建议
学校对校企合作的目的只有一个:育人。而跨境电商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如果企业不能从合作中得到任何收益,合作将难以维持。企业希望从中获得的利益点有以下几点:①店铺盈利,因店铺年费较高,企业新开一个店铺需要一定的成本,而且如果运营不好或者出现失误,会出现列入黑名单等风险,所以企业希望学生运营店铺产品可以有一定的销量,产生一定的收益。②发现和留下人才,店铺盈利并不是多数企业的最终目的,更多企业更倾向于通过校企合作发现和储备人才,企业自主在招聘网站和人才市场上招聘新员工存在成本高、和需求不匹配的风险,有些员工招进来后发现不合适需要辞退或者花高成本进行培养,而通过校企合作,通过观察学生比赛运营店铺的形式,容易从中发现积极性高、悟性高的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入职后不需要再进行培养能直接上手,为企业储备人才解决了大难题。所以学校在制定跨境电商校企合作利益机制时应把企业的主要利益点着重考虑,要让企业觉得有利可图,校企合作才会更长久。
(三)跨境电商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建议
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是确保跨境电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的关键。如何设置激励机制能有力推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高校和跨境电商企业之间的融合,合理的激励方案能给企业人员、老师、学生一定的经济或精神方面的奖励,满足合作当事人的利益需求,是实现长期合作的关键点所在。完成校企合作,需要教师的调研牵线,企业人员参与培训,学生的付出。如果教师和企业人员、学生长期只是付出没有相应的收获,也会导致校企合作夭折。比如学校在制定跨境电商校企合作机制和政策时,可以让教师参与运营项目,其收益和销售额挂钩,这样不仅能让教师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同时也能激励教师促成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可以对学生设置奖学金的方式进行激励。
(四)跨境电商校企合作约束机制建议
跨境电商校企合作涉及的当事人较多,有政府、企业、企业人员、学校、教师、学生、行业协会等,同时涉及店铺、场地、交通费用、软件费用等,导致环节多且复杂,如果不制定一定的约束机制,权责不分明,将会漏洞百出,使得合作很难长久。所以高校在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中应逐步探索完善的校企合作约束机制。约束机制应包含各方的职责,各方的利益等详细信息。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510000)
参考文献:
[1]楼淑娟.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3(11).
[2]邓志超.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用[J].中国商论,2017(9).
[3]郭飞军.“互联网 + ”背景下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7(14).
[4]陈志华.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 .
[5]王春娟.云消费时代——跨境电商的发展与趋势研究[J]. 时代经贸. 2017(01)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研项目《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广东省跨境电商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GWQNCX045);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院级教改项目《现代学徒制班“DQP+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国贸专业<跨境电商实务>为例》(项目编号:JG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