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落实初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2020-12-23张小刚
张小刚
摘 要:体育运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可以有效塑造人的行为方式,能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本文主要探讨中学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和积极向上的个性。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健康;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9-099-1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初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要工作。而体育学科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着特殊的作用,相对比其他学科思想上的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兼顾了前者,同时也实现了“由外到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态。而要达成这些作用,还需要教师做好平时教学工作,并针对学生情况,做好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工作。
一、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教学引导
初中生的心理正处于幼稚—成熟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观念与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当然正是由于处于不断变化的状况,也会让学生出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叛逆心理是初中生最为典型的心理特征。在很多时候对于教师父母提出的要求表现反对,而这个心理状况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必须经历的一个时期,而想要让学生的心理得到有效的转化。教师不能够直接对学生进行说教,将种种理论灌输到学生心中,而是绕开这个“火力点”,从更加适当的方式来进行。这些学生之所以出现叛逆,大多是他们的想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尊重与认可,对于与他们思想方向相差较多的看法,他们下意识会以抗拒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对于这种状况,初中体育教师可以扭转传统强硬的做派,而是要从认可与尊重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比如说,不少男学生对篮球都有着较大的兴趣,同时在平时的闲暇时间,也会进行独自训练,而在课堂上则会对教师所传授的篮球技巧表示漠视。这是比较典型的叛逆表现。而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可以先去承认学生的篮球能力,并表现出认可。另一方面,在学生得到认可与尊重后,教师就可以从篮球基础技巧的重要性角度出发,更可以以篮球明星作为例子,告诫学生每个篮球明星的背后,他们的篮球基础会练习无数遍,才有了他们今天的成就。通过这些引导,学生不仅能够对基础技巧练习更为上心,同时也让他们从更为客观的角度,审视自己表现出的骄傲与自大,从而扶正了他们的心理态度。
二、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信心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更好的激发出每种体育活动的“正能量”,同时也可以拉近学生与体育之间的距离,在提高学生信心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比如说,800米长跑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点,而不少学生会对自己是否能够坚持下来,是有着较大的疑惑与恐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强调跑步的要领。更可以通过为学生“讲故事”的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相关的情景。比如说,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马拉松”的起源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解,学生认识到这个有名的长跑运动发展过程,同时通过将马拉松进行对比,来让学生感受到800米并不困难,并提高自己的训练信心。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训练信心,教师还可以因人而异,尤其是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八百米长跑分成几个阶段,引导学生先从二百米的长度进行训练,并以此为学生开展400米、600米、800米的长跑,这样难度逐步递增的训练模式,也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三、根据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进行体育教学
个体差异的研究是心理学、教育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关注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要面向全体学生,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多途径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对一些心理异常的学生,利用课外体育运动队的训练时机,主动邀请参加课外运动队训练,针对个性问题,安排相关的体育训练项目,同时增加了个别心理辅导的机会,增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个性异常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关注异常的学生,根据不同的特点,提供机会让此类学生多展示、多参与,有针对性地预防和调治学生的焦虑、抑郁、偏执等常见的心理问题,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四、发挥竞赛的正能量功能
随着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我国体育健儿在世界体育赛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一些新兴体育项目吸引了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很多新颖的、趣味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渐走进了校园,学校举办的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比赛活动引起中学生的热衷参与。一年一度的学校田径运动会,体育文化艺术节等融入了趣味性强的体育竞赛项目,迎合了中学生的求新、好奇心理。通过这些趣味性、刺激性的体育竞赛活动,帮助学生转移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降低学生的焦虑水平,改善学生的情感结构,甚至让一些学生从不同程度上摆脱烦恼和痛苦,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五、体育课后整合心理健康教育
课后辅导也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还需要加大有关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特别是心理存在着一些偏差的个别学生,教师需要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教师与学生谈话,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观点,特别是行为有一定偏差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更多关心,多与学生沟通并了解他们心理的特点,与学生构建起良好的关系,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总之,心理健康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的心理素質得到提升。在体育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增强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春东.体育锻炼需要好心情[J].家庭医学,2002(01).
[2]郭献中.浅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体育科学研究,2004(01).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郑川中学,甘肃 秦安7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