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基因传承视角下历史文化遗址的理性开发

2020-12-23张春林李群

上海城市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基因开发理性

张春林 李群

摘要:历史文化遗址开发,回归理性是必由之路,传承文化基因是价值抉择。在理性审视并深入挖掘“黑院墙”历史文化价值基础上,结合现实条件,从文化地标定位、基因库空间、基因库时间、基因构成、资源整合、业态布局等方面,对构建中国现代美术基因库进行了分析。虽是个案研究,但对历史文化遗址理性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文化遗址;文化基因;理性;开发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0.06.013

历史文化遗址本就十分稀缺,可是,往往由于非理性开发,不仅严重破坏这一不可再生资源,而且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历史文化遗址开发回归理性迫在眉睫。这种理性回归,必须站在文化基因传承的高度,兼顾历史理性、学术理性、专业理性。重庆磐溪“黑院墙”国立艺专遗址,作为抗战大后方美术资源的重要载体,理应在传承中国现代美术基因框架下理性开发。

一、历史文化遗址理性开发的背景分析

(一)传承文化基因助力文化自信

1.习总书记“文化自信”与“文化基因”重要精神

习总书记多次谈到“文化自信”树立和“文化基因”传承的重要性。就“文化自信”而言,201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最根本”这一关键词,足见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2014年10月13日,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讲话中,习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最核心”“最基本”等关键词,强调了“文化基因”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习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与“文化基因”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党和国家传承文化基因、树立文化自信指明了方向,美术基因属于文化基因,自然应该以这一精神为指导。

2.中央专门文件对文化遗产传承的要求

2017年1月25日,中办、国办联合下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指导文化传承,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传承文化遗产。[1]

开发利用“黑院墙”,就属于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内容。

(二)历史文化遗址开发的理性反思

开发历史文化遗址,必须兼顾历史理性、学术理性、专业理性三个维度。历史属性是第一属性,其次才是文化属性。尊重历史属性,就是历史文化遗址开发的历史理性,历史理性要求“史实是本”,相关史实要“确有其事”,经得起“考证”。

开发利用历史文化遗址,又是一个严肃的学术命题,史实考证、可行性论证都需要学术支持。学术支持最基本有两点:一是言必有据,据必可信。二是逻辑严密,结论科学。同时,要警惕伪学术、虚假学术的误导。

任何历史文化遗址都归属相应专业,专业是核,专业是本,只有在专业领域立得住,历史文化遗址的开发利用才有价值。因此,要从专业理性高度审视历史文化遗址的价值。

二、理性审视“黑院墙”的几种说法

关于“黑院墙”历史地位,有“寿师说”“摇篮说”“琼瑶说”等三种说法。

(一)寿师说

1.说法本体

著名画家、教育家潘天寿曾说过:“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绕过国立艺专就黯然失色,而绕过磐溪就定然会支离破碎。”一些文献以此为据论证“黑院墙”历史地位,并被广泛引用。

2.说法来源

CNKI数据库中引用潘天寿这句话的文献只有1篇,为江北区作协原主席姜孝德《国立艺专在重庆的日子》一文,[2]没有标明出处。姜孝德在江北区文联内部资料《黑院墙里的大师们》中再次提到潘天寿的话。[3]该书标明来自潘天寿《八年流离》一文,可是没有标明文章出处。其他文献引用这句话均没有标明出处。

3.说法评析

查询收藏国立艺专文献最全的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所有与潘天寿相关文献,均没有找到《八年流离》一文,该文是否存在,存疑。中国美院师生曾走访国立艺专,《重走西迁路系列八:最后的黑院墙(一)》提到:“所以有人说,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绕过国立艺专就黯然失色,而绕过磐溪黑院墙则定然破碎支离。”[4]鉴于潘天寿在中国美术史、国立艺专及中国美术学院校史上的地位,他们不应该也不可能不直接说出来,而是“有人说”这么随意。这篇文章,也能佐证潘天寿所言真实性不足。综上,“寿师说”缺乏真实性、可信度和說服力。

(二)摇篮说

1.说法本体

“黑院墙”是“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不少文献都采用这种说法,均没有标明出处。

2.说法来源

网络文献《重庆抗战往事:盘溪“黑院墙”是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中说:“由此,‘黑院墙也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该文没有标明出处。[5]

江北区美协副主席吴本新《“黑院墙”背后的故事》一文说:“因而,此地被文化学者称它为‘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6]“文化学者”为何人,此说来自何处,该文也没有标出。

江北区文联内部图书《黑院墙国立艺专师生作品选》显示,2017年江北区委宣传部、大石坝街道举办“黑院墙国立艺专——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图文展”。[7]这表明,此说已被官方正式引用。

3.说法评析

中国现代美术是指1911年辛亥革命后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美术,这是史学分期决定的,也是学术界公认的。而“黑院墙”存在于1942~1946年,1942年距1911年有31年之遥。而且,“黑院墙”只是国立艺专的一段,北平艺专、杭州艺专合并之前,两校均有较长历史,北平艺专21年(1917~1938年)、杭州艺专10年(1928~1938年),割断历史只谈“黑院墙”历史地位,是不科学的。

再说,战前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美术教育也异常发达,战时及战后中央大学艺术系、鲁迅美术学院等高校美术教育也很有影响。何况,“黑院墙”当时并非中国美术主流,而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才真正决定了中国现代美术的主流走向。因此,脱离特定时空来谈“黑院墙”历史地位,同样是不科学的。

综上所述,“摇篮说”不足为信。

(三)琼瑶说

1.说法本体

把“黑院墙”影响与琼瑶小说创作以此为背景进行关联的文献比较多,代表性的有:“‘黑院墙后因台湾作家琼瑶在文学作品《几度夕阳红》中,视为国立艺专的代名词,其影响甚远、流传至今。”

2.说法来源

中央美院师生也曾寻访过国立艺专,《抗战陪都的艺路薪火——寻访北平艺专南迁之路侧记》表述:因其知名度,到了80年代,台湾作家琼瑶在其作品《几度夕阳红》中描写抗战期间的重庆时,还曾经写道“上了渡船,到了对岸,两人又都沉默了下去,默默地向艺专走去,一大段路,谁都没有说话。直到艺专的黑院墙已经在望了”。[8]

重庆媒体报道“黑院墙”时,曾以“琼瑶”入题,如重庆电视台《第1眼》栏目2018年6月18日新闻,题目为《黑院墙:琼瑶以它为背景,写出了<几度夕阳红>》,内容中说:“‘黑院墙,从事视觉艺术的艺专师生们觉得这个形象很美,于是这三个字就成了国立艺专的代名词。后来,琼瑶倒真的以‘黑院墙为背景,写了《几度夕阳红》的故事。”[9]

3.说法评析

琼瑶小说《几度夕阳红》创作于1964年,而不是80年代。《抗战陪都的艺路薪火——寻访北平艺专南迁之路侧记》引用的那段话来自《几度夕阳红》第二部第18节。[10]

琼瑶1938年生于成都。1942年,随父母回湖南衡阳。1944年夏至1945年秋,随父母从湖南逃难到重庆。1947年,随家人迁居上海。1949年随父母迁居台北。1988年,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国立艺专1946年暑假迁回杭州。琼瑶与“黑院墙”重合时间大约1年。创作《几度夕阳红》之前,琼瑶没有机会实地踏访“黑院墙”。不过,其小说对“黑院墙”的描写,跟国立艺专师生回忆录中很多细节吻合。无论琼瑶与“黑院墙”之间有什么样的逻辑关联,琼瑶笔下“黑院墙”就是磐溪“黑院墙”这是无疑的。不过,小说毕竟是文学作品,琼瑶小说以“黑院墙”为背景是文学创作的需要,而不是凸显“黑院墙”历史地位的需要。因此,“琼瑶说”不能为“黑院墙”历史地位提供佐证。

三、“黑院墙”遗址资源的学理梳理

任何历史文化遗址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都是多元的,“黑院墙”也不例外,我们应该重点挖掘其在当时中国美术界的价值,以及对后来中国美术史的影响,“美术”这个关键词不能游移。

(一)在国立艺专史上的地位

“黑院墙”虽是国立艺专的一段,但这段异常重要,可用半部西迁史、稳定办学史、艺术中兴史等关键词来概括。

1.半部西迁史

自1938年3月杭州艺专、北平艺专合并,至1946年夏返回杭州复校,国立艺专西迁共8年。而“黑院墙”就占了4年(1942年到1946年),占西迁史的一半。而其他西迁办学点时长均不及“黑院墙”,湖南沅陵3个月,贵州贵阳7个月,云南昆明呈贡县安江村1年10个月,四川璧山县天上宫及松林岗2年。

2.稳定办学史

西迁前4年,或内部派系斗争,或旅途颠沛流离,或频繁人事变动,或师资大量流失,教学秩序极不稳定。而黑院墙这4年,虽两易校长(陈之佛、潘天寿),但办学地点稳定、师资队伍充实,1943年入学到1946年毕业的三年制学生,是完整培养的一届。这一情况,是其他西迁办学点没有的。就是1943年入学的五年制学生,也在黑院墙度过了重要3年。另外,“黑院墙”也为之前入学而未毕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教育。

3.艺术中兴史

黑院墙时期被认为是国立艺专中兴时期,这个“中兴”是相对于之前之后“不兴”而言的。从1938年3月到1949年10月,国立艺专一共存在了11年7个月,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颠沛流离时期(1938年3月到1942年12月)、黑院墙时期(1942年冬到1946年夏)、杭州复校时期(1946年夏到1949年10月)。

颠沛流离时期“不兴”自不待言,就是杭州复校时期,虽然教学秩序渐趋正常,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内部争斗不断,3年2易校长(1947年11月潘天寿辞职后汪日章主政),加上外部时局动荡和内部学潮四起,想延续“中兴”之势都非常困难。

(二)在抗战美術史上的地位

1.一“心”两“核”与两“核”互动

战前中国美术版图主要有三派,即“海派”(以上海为中心的沪、宁、杭为一体的美术中心区域)、“京派”(以北平为中心的平、津为一体的美术中心区域)、“岭南画派”(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美术中心区域)。战时中国美术版图主要有三股力量,即“解放区美术”(以延安为中心共产党领导)、“大后方美术”(以重庆为中心的国民党统治区)、“沦陷区美术”(以上海、北平为代表)。

重庆既是大后方美术区域中心,更是战时中国美术中心。国立艺专是当时全国唯一的艺术类专门学校,1940年音乐组因缺乏教师,借读于重庆青木关的国立音乐学院之后未能恢复,同年入川前,建筑组并入国立中山大学,此时的国立艺专实质上成了“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国立”“美术”“唯一”等关键词,决定其在中国美术界的特殊地位。

2.战时美术地位的表现

从重要美术机构来看。1940年5月,中国美术会在渝成立,7人理事中潘天寿等4人与黑院墙有关。1941年6月上旬,中国艺术史学会改选,11人理事中陈之佛等3人与黑院墙有关。1944年3月,中华全国美术会改选,30人理事中傅抱石等11人与黑院墙有关。1945年3月30日,中华全国美术会第七届理监事选出,9人常务理事中秦宣夫等4人与黑院墙有关,31人理事中14人与黑院墙有关。

从重要美术获奖来看。1941到1945年,教育部专款奖励优秀美术创作。1941年6人获奖,刘开渠等2人与黑院墙有关。1942年8人获奖,王临乙等5人与黑院墙有关。1943年2人获奖,邓白1人与黑院墙有关。1945年3人获奖,邓白1人与黑院墙有关。1942年9月22日联合国艺术展览闭幕,20人获奖,王临乙等9人与黑院墙有关。[11]

从重要美术展览来看。1945年1月“现代绘画联展”,12位代表作者中林风眠等8位与黑院墙有关。1945年6月,10名西画代表作者在中央图书馆举办“独立美展”,关良等6人与黑院墙有关。1943年10月11日,国立艺专木刻研究会主办第二届全国木刻展览会。与黑院墙有关的美术家黄君璧、关良、傅抱石、赵无极、吕凤子、陈之佛、丰子恺、倪贻德、李可染等都举办过个展,傅抱石、黄君璧举办过两次以上个展。

从重要美术学术活动来看。1943年1月3日到10日的第三届全国美术展览期间,在重庆举办7场全国美展美术讲座,其中3场与黑院墙有关。

(三)对现当代美术史的影响

央视大型人物传记系列纪录片《百年巨匠》第一季分三部介绍了12位近现代画坛巨匠,其中第二部的潘天寿、傅抱石、林风眠、李可染等4位画家均与黑院墙有关。“黑院墙”对现当代中国美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1.对现代美术教育优良基因的传承

进驻黑院墙之后,国立艺专出现了中兴局面。这不仅是学校的中兴,而且现代美术教育优良基因得到了较好传承,具体表现为:

完善的课程设置,国画、西画、雕塑、应用美术等专业,除开设完整的专业课外,还开设了伦理、国文、外语、史地、教育、音乐、艺术理论、中国文化、美学、哲学等公共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规范的教学管理,校长下设教务、秘书、总务、训导等若干科室,以1943年度为例,有管理人员46人、教员54人,而同期学生308人,[12]管理人员、教员、学生比例为1:1.7:5.7,这么高的配比在今天也不多见。

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推动雕塑、西画等专业与国际接轨,这两个专业都开设有英文、法文课程,当时开设法文课的教师有程曼叔等,开设英文课的有贺绍兰等。值得一提的是,程曼叔还讲授雕塑和雕刻史等课程。

严格的制度规范,与今天艺术院系管理制度颇为宽松不同的是,“黑院墙”的制度规范非常严格。仅以考试为例,教务主任謝海燕认为,新生入学考试很重要,如有舞弊,立即取消考试资格,绝不姑息;当时就有所谓“护航队”,两个人和考生一同报名,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到了考场,互调卷子;当时有好几个作弊的被赶出考场。[13]

至上的专业精神,校长潘天寿对招生亲自把关,3 000多考生,仅30人被录取。当时赫赫有名的CC头目、国民党文化运动委员会主任张道藩,致信潘天寿,恳求让其妹张琨免考就读,他没有答应。[14]

2.对美术教育体系完整性的保存

1940年入川前,建筑专业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入川后音乐专业并入国立音乐学院,“国立艺专—音乐专业—建筑专业=国立美专”这一美术专业化之路,在1940年就已经完成。

1942年进驻黑院墙之后,国立艺专拥有国画、西画、雕塑、应用美术等4个美术专业,中央大学艺术系只有国画、西画专业。私立武昌艺专和正则艺专虽然专业较多,但是办学困难,教学秩序不稳定,教学质量难保障。唯有国立艺专,责无旁贷地保存了美术教育的专业性和完整性。

3.对美术风格多样性的保护

整个抗战时期,写实主义绘画体系是中国美术的主流,在战时美术中心重庆,以徐悲鸿为代表的中央大学艺术系就是典型代表。而国立艺专,“在大众化艺术潮流涌动之时,大多数师生依然不失去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中还是将更多的热情投向现代主义绘画,对于写实的画风依然没有兴趣。”[15]

这种非现实主义艺术虽然当时招致猛烈批评,但是这股潜流一直存在,与风格单一的写实主义绘画相比,他们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客观上保护了美术风格的多样性。

4.国画教学改革的深远影响

国立艺专“黑院墙”时期及之前和之后的国画教学改革,对中国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国画专业开设素描课为基础推动中国画改革。以1943年三年制国画组为例,素描课开设在一年级,课时分布为上8下8。[12]安排在一年级,说明把素描当成国画专业的基础课,上8下8课时量比较重,说明当时国画专业教学中对素描的重视。素描课程的引入,对国画教学中构图、造型等产生积极影响,是传统国画教学所不及的。

二是国画组的独立与中国画独立教学体系形成和中国画地位的确立。在20世纪早期,传统的中国画教育观念逐渐走向“边缘化”,无论是其“实用目的”还是其“艺术目的”都没有形成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制,这种状况直到潘天寿于1939年提出中国画独立教学才有所改观。[16]潘天寿这一主张表现为国画组和西画组分开建系、独立教学。由于当时频繁变迁校址、躲避战乱、高层异动、师资流失、派系斗争等因素,潘天寿的想法到“黑院墙”才得以实现,特别是担任校长后才全面贯彻执行。

三是国画分科教学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自国立艺专始,潘天寿一直力推中国画教学改革。1961年4月,他在全国文科教材会议提出《中国画系人物、山水、花鸟三科应该分科学习的意见》。[17]这一意见,是之前国画教学改革思想的延续,把国画教学改革推向纵深。

5.画室制对油画教学的影响

“黑院墙”在西画教学中推行画室制,对中国油画教学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学校1945年创画室制,设立多个画室,由一位教授主持,三年制二年级学生、五年制四年级学生均可自愿选一画室学习。“画室制有利于不同流派在竞争中发展和促进,这在中国美术教育史上是一件大事。”[18]时至如今,画室制依然成为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艺术院校油画专业的教学模式。

2.交通条件

“黑院墙”地处大石坝社区中心区,有红石路等多条交通要道交汇,到沙坪坝、渝北、渝中等都十分方便,有利于客源的快速聚集和疏散。

3.周边历史文化资源

除了中国美术学院旧址(市级文物),周边还有第十兵工厂旧址(国家级文物)、蜀都中学旧址(市级文物)、东汉磐溪无名阙(市级文物)、磐溪石虎(区级文物)等历史文化资源。这对于以“黑院墙”和中国美术学院这两点一轴为基地打造中国现代美术基因库有辅助作用和承载功能。

五、“黑院墙”基地中国现代美术基因库的关键点

(一)关于文化地标的定位

要打造新的文化地标,自然不能满足于增加一项文化基础设施,其基本诉求应该是尽可能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社会效益

除了实实在在的公共文化服务外,更重要的是在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和传承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黑院墙”基地中国现代美术基因库的建立,正是新建文化地标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有力途径。

2.经济效益

任何公益性文化项目都不排斥相应的产业支撑。除了现有产业基础外,合理的业态布局至关重要。另外,项目所在环境的市场聚合能力和辐射能力也很關键。“黑院墙”基地中国现代美术基因库在文化产业发展之路上,在基础性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应重点寻求业态布局的突破。

(二)关于基因库的空间

1.黑院墙的空间优势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没有哪个城市能够像战时重庆那样高度聚合全国美术资源,没有哪个区域能够像磐溪那样成为战时中国美术中心“两核”融汇驱动的焦点。

因此,打造中国现代美术基因库舍重庆其谁?舍磐溪其谁?

2.基因库的空间拓展

“黑院墙”基地中国现代美术基因库要做的不只是江北的事情,不只是重庆的事情,而是一个基于历史、影响全国的事情。因此,基因库的空间布局上不能仅仅局限于“黑院墙”遗址,可以“黑院墙”和中国美术学院两点一线为轴,扩展到磐溪地区,来综合打造。

(三)关于基因库的时间

1.黑院墙的时间坐标

无论是“黑院墙”国立艺专,还是磐溪中国美术学院,存在时间都只有4年,而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有8年半,作为“中国陪都”有9年多时间。显然,中国现代美术基因库不能受这几个时间段的束缚,应该放眼整个中国现代美术史。

2.基因库的时间范畴

鉴于黑院墙、国立艺专、中国美术学院、战时首都重庆、陪都重庆、中国现代美术史之间的复杂时间关系,因此,中国现代美术基因库在时间确定上,应与中国现代史相吻合。这样更有利从整个中国现代美术史角度,来审视战时中国美术中心重庆美术那段历史。

(四)关于基因的构成

1.基因的选择原则

打造美术基因库,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国现代美术资源。因此,凡是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存在且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有重要影响的、起重要作用的、具标志意义的、甚至是稀缺的美术资源,都可以纳入。

美术基因选择应本着完整性和唯一性的原则,所谓完整性,就是其他地方都不能一站式解决的,基因库可以;所谓唯一性,就是其他地方都没有的,基因库有。

2.基因库的主要类别

美术基因库可以重点围绕美术家、美术作品、美术思潮、美术流派、美术教育、美术学术、美术活动、美术社团、美术机构、美术刊物、美术材料、美术文物基等方面内容,来进行构建。能够寻找第一手资源的,尽可能搜集;不能拥有第一手资源的,尽可能原样复制;第一手资源缺失的,可根据相关历史文献复原。

(五)关于资源的整合

随着本文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明白一个道理,孤立开发利用“黑院墙”遗址,已经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唯有最大限度整合美术资源,打造中国现代美术基因库,才是对“黑院墙”遗址最好的开发和利用。

1.校际资源的整合

从校际联系来看,基因库除了横向整合当时“黑院墙”国立艺专、中央大学艺术系、磐溪中国美术学院资源外,还应该纵向整合这些院校之前及之后的资源。国立艺专存在的12年历史,国立艺专的前世北平艺专和杭州艺专,以及国立艺专的今生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应该全方位整合自不待言。就是中央大学艺术系这支文脉,资源也非常丰富,今天的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都与中央大学艺术系一脉相传。

2.跨区域资源的整合

从区域联系来看,作为战时中国美术中心的重庆美术,无论是与国统区其他区域美术,还是与共产党领导的延安等解放区美术,都有频繁的交流互动。依托美术活动去整合这些地方的美术资源,很有必要。

3.国外资源的整合

从对外交流来看,战时重庆美术对外交流活跃,特别是与苏联之间的美术交流尤甚。因此,以对外交流为线索,去整合当时的中外美术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相当一部分中国现代美术家均有海外留学背景,集中在法国和日本,他们都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以此为线索整合相关国家美术资源也很有必要。

(六)关于基因库的业态布局

中国现代美术基因库应该是一个基于文化事业并向文化产业拓展的综合性文化地标项目,其业态布局可围绕以下几个圈层展开。

1.第一圈层:公共美术服务

全面、系统、专业的各类现代美术基因的集聚,是基因库立库之本,也是基因库借助公共美术服务扩大社会影响,助推美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基因库可以开展美术基因展览服务、查询服务、公益性美术讲座等公共美术服务,最好能培育几个有影响的公共美术服务品牌。

2.第二圈层:美术教育及培训

非学历性美术教育及培训市场蛋糕诱人,培训机构众多,基因库可以充分利用其院校资源优势,开展高起点的各类美术教育及培训,特别是中小学美术培训及高考美术培训。

3.第三圈层:美术品交易、美术市场投融资

美术交易市场凌乱、美术投融资市场不成熟,全国都很普遍,重庆尤为突出。基因库应该以振兴重庆美术产业为己任,力争打造市级层面的美术交易市场和美术投融资平台,强化对周边省市美术产业的吸附能力和辐射能力。

4.第四圈层:美术用品的生产及销售

在美术教育及培训产业壮大的同时,美术用品需求量也增大,新华书店美术用品大多不全,虽说四川美术学院附近商店美术用品比较齐全,可是该校黄桷坪校区和大学城校区都相对比较偏远,对于渝中、渝北、江北、南岸及沙坪坝三峡广场周边的大量消费者来说,很不方便。美术用品的生产及销售产业的培育,不仅能满足基因库附着美术教育及培训产业消费者需求,也能吸引周边消费者。

5.第五圈层:其他相关配套服务业

大量美术参观者、培训者、旅游者等人员集聚,必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建议基因库周边配套服务业也凸显美术主题,如美术主题酒店、美术主题餐饮、美术主题商城等。

总之,“黑院墙”国立艺专遗址值得开发,这种开发是传承文化基因视角下的理性开发,而构建中国现代美术基因库就是其理性开发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1-26(6).

[2]姜孝德.国立艺专在重庆的日子[J].重庆:红岩春秋,2016(8):34-37.

[3]姜孝德.黑院墙里的大师们[M].重庆市江北区文联“黑院墻”课题组内部资料,2017.

[4]竺照轩.重走西迁路系列八:最后的黑院墙(一)[EB/OL].(2007-08-18)[2020-06-01].http://zgmsxytw.blog.sohu.com/60319254.html.

[5]重庆抗战往事:盘溪“黑院墙”是中国现代美术的摇篮[EB/OL].(2015-09-14)[2020-06-01].http://news.artxun.com/zhongguohua-1761-8804613.shtml.

[6]吴本新.“黑院墙”背后的故事[EB/OL].(2019-08-02)[2020-06-01].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f0f26c0102vh8f.html.

[7]黑院墙国立艺专师生作品选[Z].重庆市江北区文联“黑院墙”课题组内部资料,2018.

[8]徐新立.抗战陪都的艺路薪火——寻访北平艺专南迁之路侧记[EB/OL].(2014-04-24)[2020-06-01].http://www.cafa.edu.cn/info/?c=901&N=7151.

[9]第1眼-重庆广电.黑院墙:琼瑶以它为背景,写出了《几度夕阳红》[EB/OL].(2018-06-19)[2020-06-01].http://www.cqwb.com.cn/mxw/2018-06/19/content_390505285780227.htm.

[10]琼瑶.几度夕阳红[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

[11]阮荣春,胡光华.中国民国美术史[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1.

[12]国立艺专校在江北——史料编研[Z].重庆市江北区文联“黑院墙”课题组内部资料,2018.

[13]吴冠中,李浴,李霖灿,等.烽火艺程——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友回忆录[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

[14]卢炘.潘天寿[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15]李超,徐明松.为艺术而战——国立艺专及其西画实践[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

[16]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

[17]潘天寿.名家讲稿:潘天寿花鸟画论稿[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18]张文俊,曹增明.海燕老师和国立艺专[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1988(3):45-51.

[19]黄宗贤.抗日战争美术图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20]中国学院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EB/OL].(2017-12-28)[2020-06-01].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kpgjg/.

[21]傅绍贤.历史上的“中国美术学院”[N].美术报,2017-7-13.

[22]磐溪版画院.纯公益性社区艺术[EB/OL].(2016-12-04)[2020-06-01].http://ccf.cqnews.net/html/2016-12/04/content_39777432.htm.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Gene Inheritance

Zhang Chunlin,Li Qun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ongqing400031,China)

Abstract:Returning to rationality is the must-take way to develop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s. Inheriting cultural genes is the value cho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s. On the basis of rational evaluation and in-depth excava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of the "black courtyard wall" National Art College site,combined with practical conditions,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gene bank of modern Chinese art,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ural landmark positioning, gene bank space, gene bank time, gene conglomeration, resource integration, format layout, etc. Although it is a specific case study, the paper has universal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s.

Key words: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es; gene of culture; rational;development

责任编辑:许  丹

猜你喜欢

文化基因开发理性
舞蹈人类学视角下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基因解码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浅析泉州侨批的传统文化基因
河南方言文化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德国“国富民强”的奥秘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