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施教,慎选妙用才有效
2020-12-23刘娟
刘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生活中有许多的素材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但是并不意味着都可以拿来用于教学,生活素材的选择运用应当是有利于数学教学的。另外,一些一线教师基于自身专业素养的限制,在实施数学情境的生活化时存在误区,把数学与生活等同起来,但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因此,教师能否对生活素材做到既准确选择、科学处理,又能够巧妙运用、变通创造,是开展有效课堂的关键之一。那么怎样选择、使用生活素材才能促进有效学习呢?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学习浅谈几点体会。
1 立足教学内容,关注知识的联系,取“材”建构体系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很多新知识都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是因为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形成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对小学生来说,注重数学知识的整体性,理解和领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才能真正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识比》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因此,一位特级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两个例题:通过学生熟悉的国旗进行比较,引出了两个量存在的相差关系和相除关系,再阅读国旗法,让学生明白两个量存在相除关系时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通过例2比较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理解比。这两个例题各有侧重点,同时又互相关联,循序渐进。例1是同类量之间的比较,例2不是同类量之间的比较。这样在学生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通过对比总结概括出比的意义,即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此外,为使学生清晰地掌握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中教师巧妙地通过设问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即“比为什么可以写成分数形式”这一问题。学生自然会联系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已经学过了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而两个数相除又可以用比来表示,那么比和分数必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通过表格的形式和学生一道整理出三者之间的关系,整个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在学生主动思考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完善的。
这样的课堂学习,不仅让学生牢固地掌握重要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自然而然建立所学的知识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者的需要,立足在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之上,关注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生活素材,科学处理,巧妙运用,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 立足教学内容,关注知识的生长,取“材”追根溯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注意创设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因此,教师的教学视野必须从“如何有效让学生接受知识是这样的”进而关注“如何发展让学生思考知识是怎样生长成这样的。”
《認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起始课,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扩展,是一次质的飞跃,因为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数单位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一位特级教师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一课中,学生在表示“半个”时,出现与两个答案,为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分数理解其意义,特级教师向学生介绍分数产生的背景与过程。其实分数早就产生了,在古代,人们分东西(果实、猎物)时经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于是,渐渐产生了分数。在一开始,人们对分数也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分数,最初用算筹表示,例如,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1份就表示成。古埃及人曾用象形符号表示分数,把写在整数的上端,表明这是一个分数。例如: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1份就表示成这样:。古巴比伦人用楔形文字表示分数,例如: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60份,其中的20份就表示成。
后来印度人发明了数字,用和我国相似的方法表示分数。例如: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1份就表示成 。不同地区不同的表示方法,你觉得他们如果相互交流起来会怎样?(相互不理解)。因此,为了交流、沟通起来更加方便,人们逐渐统一了分数的书写形式。随着印度人发明了数字,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就把分数表示成现在这样了。例如:把 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1份就表示成,一般读成“二分之一”。注意看二分之一怎样写。(教师板书示范)
教师丰富了教材原有的教学内容,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怎样表示每人分得多少,出现了与两种表示方法,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书写方式,教师抓住这次的生成性资源,再向学生介绍今天创造出来的数,即分数产生的背景与过程,使学生不在囿于“分数就是这样的”,而是让学生真正了解分数是在哪里生长出来的,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与掌握。
这样一种学习经历,使得数学在学生的眼里不再是枯燥和深奥的,相反数学是一种鲜活的事物、创造的启迪。它产生于人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但又不够解决新的问题,于是,渐渐人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者的需要,立足在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之上,引入适合学生学习的生活素材,科学处理,巧妙运用,从而引导学生探寻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立足教学内容,关注知识的应用,取“材”服务生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要注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在对生活的体验中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中数学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常常被数学内容的严密、抽象性所掩盖,所以导致学生应用数学意识淡薄,应用能力不强。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时,教材呈现四根有长度的小棒,让学生任意选三根小棒围一围,看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虽然在操作与交流中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但数学学习显得有点枯糙,只是为了发现和掌握“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点,缺乏“为什么要探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探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以解决生活中什么问题”等问題意识,从而导致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脱轨。
那么在情境导入环节可以巧用生活素材(如上第二幅图),这个素材在一年级教学《比一比》中出现过,当时学生只能凭借生活体验直观地比较两条路线的长短,但无法用数学理论知识去说明。直到学生学习用四上的知识点来解释,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但在这里它被赋予新的生命力,是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生活载体,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索理解相关知识之后应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也是如此。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地将生活素材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回归于生活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显示数学的生活价值和实用魅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总之,倡导数学教学生活化,要切合实际。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我们面对的广大学生实际为基本出发点,立足在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之上,不盲目把生活素材当作教学内容,而是要关注学科本身知识形成的需要。因此,教学时我们不能滥用生活素材,要合理适度地选用生活素材,让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威尼斯水城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