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室网纹甜瓜网纹形成期适宜通风温度初探

2020-12-23李婷朱莉曾剑波陈艳利王亚甡陈东升

中国瓜菜 2020年11期
关键词:品质产量

李婷 朱莉 曾剑波 陈艳利 王亚甡 陈东升

摘    要:为了探索深网纹甜瓜网纹形成期最佳的放风条件,根据纵网形成期(I期)和横网形成期(II期)对湿度的基本要求,设置3个放风温度处理,统计不同处理保持一定相对湿度的时长,比较3個处理条件下对商品率、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纵网形成期(I期)37 ℃和横网形成期(II期)40 ℃放风处理条件下利于网纹形成,果实商品率最高,品质和口感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比较认为,较佳的放风温度条件为 I期37 ℃和II期40 ℃。

关键词:网纹甜瓜;网纹形成期;相对湿度;商品率;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65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871(2020)11-035-04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best conditions during the nets formation stage of muskmelon , according to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vertical net formation period(phase I) and the horizontal net formation period(phase II), three wind treatments were set. The time of maintaining the certain relative humidity under different treatments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effects of three treatments on the commodity rate, fruit yield and quality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37 ℃ / II-40 ℃ treatment was benefit for the nets 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fruit commodity rate was found the highest, and the fruit quality and taste were observ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other treatments. In conclusion, the best ventilation temperature in the nets formation stage of muskmelon in greenhouse are(phase I) 37 ℃ and(phase II) 40 ℃.

Key words:Netted melon; Netting stage; Relative humidity; Commodity rate yield; Taste

甜瓜是全球十大水果之一[1]。网纹甜瓜属于厚皮甜瓜亚种网纹甜瓜变种,栽培过程k 对施肥、土壤温度、空气、湿度等要求条件较高[2],尤其裂网纹期间,必须严格控制好温湿度,如温湿度过高,裂口会增大,导致后期无法愈合;温湿度过低,则无法裂纹或网纹很少很细[3]。果实生育期较长,后期植株早衰,且病虫害发生较多,给果实的质量安全带来隐患[4]。

优质网纹甜瓜果实外观美丽、大小适中、果形近正球(果形指数1.0~1.1)、不畸形、不裂果、无病斑、无斑块、皮色鲜亮、花痕直径小于2 cm、瓜柄呈短“T”字形、果肉厚度3 cm以上、肉质致密、耐贮运。果肉脆、细、甜、爽口、纤维少、口味纯正、有芳香味、有回味,中心糖与边糖差异梯度小(一般相差2%~3%)[5]。孙晓法[6]对优美的网纹进行定性,其标准是每9 cm2上的网眼为50个以上,同时网纹凸起厚度在0.6 mm以上。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网纹甜瓜发展势头迅猛[7],自2016年起,北京地区引种深网纹甜瓜,并研究栽培技术[8-12]。 2018年全国种植面积约2 667 hm2,其中主要是细网类型网纹瓜品种,深网类型的网纹瓜面积较少,主要限制因素是其栽培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坐果后15~30 d网纹形成期的环境调控管理。笔者以阿鲁斯系的深网类型网纹甜瓜为研究对象,针对网纹形成阶段的纵网形成期(I期)和横网形成期(II期)开展放风条件试验,旨在探索网纹形成期最佳的放风条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所用甜瓜品种是阿鲁斯系深网纹类型品种‘维蜜。

1.2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在北京市通州区通农种业基地进行,于2018年12月5日播种育苗,2019年2月20日定植,4月10—17日熊蜂授粉,6月15日采收。试验地土壤pH为7.97,有效P质量分数为172.14 mg·kg-1,速效K质量分数为763.3 mg·kg-1,全氮质量分数为150 mg·kg-1,有机质质量分数为2.72%。根据网纹甜瓜生长需肥规律[13-14],试验中不再额外使用化肥。

1.3 试验设计

试验在设施结构和面积完全相同且相邻的3个日光温室G6、G7和G8中进行。在网纹甜瓜的不同阶段设置不同放风温度梯度:纵网形成期(I期)放风温度上限G6-33 ℃、G7-35 ℃和G8-37 ℃;横网形成期(II期)放风温度上限G6-36 ℃、G7-38 ℃和G8-40 ℃(根据生产实践,在有一定湿度的前提下,该作物可承受较短时间内较高的空气温度),具体处理见表1。单个日光温室种植面积约500 m2,单行吊蔓栽培,行距1.5 m,株距为40 cm,主蔓第13~15节子蔓选留1瓜,全生育期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地膜覆盖等管理均保持相同。

1.4 取样和分析方法

每个温室内随机选5点安装远程温湿度计—ZW720(徐州法拉电子),避开过道和风口位置,距地高度为1 m,5组数据平均后记录为每个处理网纹形成期的放风时间的温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纵网形成期保持相对湿度在50%以上、60%以上和70%以上的时间长度,横网形成期保持相对湿度60%以上、70%以上和80%以上的时间长度;统计每个处理果实的商品率(3星瓜和4星瓜,具体标准详见后表),每个处理样本量为200个;网纹甜瓜成熟后,随机取样10个,利用天平测量单瓜质量;用手持测糖仪测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最小刻度1 mm的刻度尺测量甜瓜纵切面的纵径和横径,内腔纵切面的纵径、横径以及肉厚;计算果形指数(果形指数=纵径/横径);评价甜瓜瓜瓤质地和纤维。试验数据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处理及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放风策略棚室的温湿度条件分析

网纹甜瓜管理的关键是网纹形成期温湿度的调控。深网类型网纹甜瓜一般是在授粉后3~10 d果实膨大,11~14 d进入果实硬化期,15~21 d为纵网形成期,纵网形成期要控制根部灌水,避免纵向裂口太大,后期无法愈合影响外观,甚至后期裂瓜。保护地内早上应保持60%~70%的相对湿度,促进网纹发生良好。22~31 d为横网形成期,就是在纵网之间开始裂出横网,此时要保证更大的相对湿度,促进横网形成。要求保持的湿度包括湿度的高低和该湿度条件下维持的时间。

纵网形成期(I期)设置3个处理开风口的温度为33、35、37 ℃,记录了3个温室从7:30(卷棉被的时间,作物开始光合作用)开始至相对湿度50%、60%和70%保持的时间,见表2。

3个处理开风口时的温度依次递增,相对湿度在大于或等于70%的时间也依次增长。夜间棚室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往往可达到95%以上,次日7:30园区统一卷棉被,湿度也逐渐降低,处理3待温度上升至37 ℃再开风口时,温室内保持70%相对湿度的时长较处理1和处理2分别长出34.57、15.71 min,该阶段是7 d,累计时间长241.99、109.97 min。

而相对湿度保持60%以上的时间依次递减,分析原因为处理1在33 ℃开风口,之后温度升高速度较其他处理慢,虽然保持相对湿度70%以上的时间不长,但是维持相对湿度在60%以上的时间最长,处理2和处理3湿度保持相对湿度在60%以上的时间非常接近,仅差0.88 min,在生产中可以忽略。相对湿度保持50%以上的时间长短趋势和60%以上相同,其原因也类似。

横网形成期(II期)应保持更高的相对湿度。随外部空气温度的提高,该阶段3个处理开风口的温度应提高到36 ℃、38 ℃和40 ℃,统计了3个温室从7:30开始至相对湿度60%以上、70%以上和80%以上保持的时间,见表3。

处理1~3开风口时的温度依次递增,相对湿度保持80%以上的时间也依次增加,该阶段夜间已经不需要放棉被,自凌晨随着时间推移湿度开始逐渐降低,处理3是在温度上升至40 ℃再开风口,保持80%以上相对湿度的时间较处理1和处理2分别长18.83 min和10.41 min,该阶段是10 d,保持80%以上相对湿度的时间累计长188.3 min和104.1 min。

相对湿度保持70%以上的平均时长和放风温度梯度趋势不尽相同,处理2最高,其次是处理3,最后是处理1,不过处理3和处理1时长相差很小为3.58 min;相对湿度保持60%的平均时长和放风温度梯度趋势相反,处理1的放风温度最低,保持的时间最长,分析原因,处理1最早达到36 ℃,最早开风口,随后温度上升的速度较其他处理降缓,相对湿度保持的时间也比其他处理长。

2.2 不同放风策略棚室甜瓜的商品率分析

近几年网纹甜瓜在中国市场发展速度迅猛,虽然目前市场的浅网类型甜瓜占大多数,并且一般都是从外观网纹和质量分2~3个等级进行销售,没有适合深网类型品种的分级标准。笔者根据日本静冈蜜瓜的分级标准,并结合中国市场和中国栽培情况,确定了本试验分级标准,见表4。

根据表4的分级标準,田间取样200个网纹甜瓜,统计商品率,3个处理95%均达到2星以上,故不在表5中体现。达到3星级和4星级的比例见表5。结果表明,处理3的3星级瓜和4星级瓜的比例均高于其他处理,且2个等级瓜商品率总和超过84%。商品率直接决定经济效益,此结果表明处理3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商品率。

2.3 不同放风策略棚室甜瓜的果实产量和品质分析

由表6可知,各参试品种单瓜质量差异不显著,根据日本网纹瓜的分级标准,结合中国流通市场的具体情况,单瓜质量在1.25~2 kg均可进入市场,且1.4~1.7 kg最为适合,超过1.7 kg或者低于1.4 kg的商品瓜从分级角度上将降级,价格也会打折扣,在同等地力基础条件下,通过栽培技术的调控,单瓜质量均符合标准,且3个处理差异不显著。网纹甜瓜果形为高圆形(果形指数1.0~1.1),试验结果表明,3个处理的果形指数差异不大,且略大于1.1,也就是说果形略偏长。分析原因,一方面是果实膨大前期植株长势较旺,后期长势有衰减趋势,从而造成果实纵向伸长较好,横向伸长略差;另一方面是坐果节位的因素,早春坐瓜时温度较低,管理者在最适宜位置上调1~2个节位坐瓜,致使瓜形偏长。

果实肉厚、含糖量和口感是果实的口感品质指标,精品网纹瓜果肉厚度必须在3.5 cm以上。通过测量3个处理果肉厚度,处理1大于处理2,也大于处理3,但差异不显著,高温管理会使果腔稍微变大,果肉相对变薄。

由表6数据可以发现,果肉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肉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处理2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处理3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同样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分析原因可能是处理2的温度利于糖分积累,不过处理3的相对高温加快果实成熟期进程。在其他因素一致的前提下,果实成熟进程越快,边部上升会越快。3个处理为同一品种,香味口感和纤维差异均不显著。

用9 cm2上的网眼数定量描述网纹甜瓜的商品率,根据表6数据可以发现,处理3的平均网眼数最多,且显著多于处理1和处理2,处理3的外观商品率显著高于处理1和处理2。

3 讨论与结论

深网类型网纹甜瓜种植难度大,特别是网纹形成期环境的管理。笔者针对果实发育过程的纵网形成期(I期)和横网形成期(II期)对湿度的基本要求,进行不同放风条件设置,统计出不同放风条件保持一定相对湿度的时长,比较了3个处理条件下对商品率、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处理3的商品率最高,特别是外观商品率,而在纵网形成期(I期)仅处理3相对湿度为70%以上保持的时间最长,60%以上和50%以上两个湿度都是处理1的时间最长,由此可认为该阶段保证高商品率的湿度条件应为尽可能长时间保持相对湿度在70%以上。在横网形成期(II期),处理3相对湿度80%以上保持时间最长,处理2相对湿度70%以上保持时间最长,处理1相对湿度60%以上保持时间最长。结合处理3商品率最高的结果,可以认为该阶段保证高商品率的湿度条件应为尽可能长时间保持相对湿度80%以上。两个阶段处理1都是相对湿度60%以上保持时间最长,而最终的果实商品率最低,也由此得出植株长势正常的前提下(不过于旺也不过于弱),阿鲁斯系网纹甜瓜无论是纵网形成期还是横网形成期,80%的相对湿度更有利于促进网纹形成,该结果也与笔者近几年田间管理经验相一致。

试验处理3(I期-37 ℃/II期-40 ℃)果实的商品果数量优于其他2个处理,主要是其在网纹形成期2个阶段保持70%以上和80%以上相对湿度的时间最长。较高的相对空气湿度可以使棚室维持较长时间的较低的温度,蒸腾作用减弱,造成果实内部膨压上升,利于网纹形成,且较大的湿度利于愈伤组织木栓化。综合比较认为,可指导生产的最佳的放风温度为:纵网形成期(I期)37 ℃和横网形成期(II期)40 ℃。

参考文献

[1] 王坚.中国西瓜甜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66-368.

[2] 张容,曹艺,尹欢,等.上海精品网纹瓜的推广实践与思考[J].上海蔬菜,2017(5):71-73.

[3] 马德伟,芦金生,刘海河,等.网纹甜瓜栽培技术规程[J].中国瓜菜,2011,24(1):39-40.

[4] 庞荣丽,吴斯洋,郭琳琳,等.我国西瓜甜瓜质量安全标准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建议[J].中国瓜菜,2019,32(6):1-8.

[5] 王毓洪.日本网纹甜瓜‘阿鲁斯达令引种与关键栽培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6] 孙晓法,丁长命.网纹甜瓜的品种类型与栽培特性[J].中国西瓜甜瓜,2000(3):28-30.

[7] 懷燕.日本网纹甜瓜产业发展概况[J] .中国瓜菜,2006,19(5):31-32.

[8] 蔡连卫,何秉青,于静湜,等.网纹甜瓜早春温室栽培要点[J].中国果菜,2019,39(6):74-76.

[9] 毛世强,李万元,李玉江,等.日光温室深网纹甜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4):69-72.

[10] 朱白婢,胡艳平,廖道龙,等.整枝方式对网纹甜瓜产量、品质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研究[J].热带农业工程,2017,41(4):19-22.

[11] 祝宁,李婷,张容,等.不同嫁接砧木对网纹甜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果菜,2019,39(2):27-29.

[12] 李婷,曾剑波,刘中华,等.新型可降解地膜对网纹甜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长江蔬菜,2018(2):71-73.

[13] 罗菊花,黄丹枫.网纹甜瓜温室基质栽培施肥量试验[J].上海农学院学报,2000,18(1):47-52.

[14] 王家辉,牛庆良,黄丹枫,等.灌溉水量对网纹甜瓜基质苗生长的影响[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1):25-31.

猜你喜欢

品质产量
国家统计局:2019年猪肉产量4255万吨 下降21.3%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拓展语文外延 提升核心素养
小学教育中转化差生之我见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