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春愁沈祖棻
2020-12-23张勇潘凤
张勇 潘凤
沈祖棻是民国时期著名女作家,生于苏州名门望族,祖父沈祖谦曾任徐州兵备道,父兄与文化界名人来往密切。少女时期沈祖棻就学于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与南京渊源颇深。她是文坛的多面手,现代小说、散文、新诗、诗词文赋均清丽典雅、严谨贴切,尤工于传统诗词。白话文学创作细腻精妙,技巧高超,作品常见诸报刊,短篇小说《辩才禅师》被收入《新文学大系》。四十年代后主要以旧体诗词为抒情录史的方式,主张“暂凭词赋守心魂”,其诗词才气横溢、描摹景致委婉动人,备受前辈、同仁推崇,汪东、沈尹默、朱光潜等人曾将她誉为“当代李清照”,有“易安而后见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之赞。南京的文化滋养激发了她的新旧文学创作,构建了她的文学审美品位,这里不仅是她的求学之地,也是她创作的根源,更是她终生感情的牵挂。在她颠簸坎坷的一生中,文学是支撑生命的支柱,而在南京的求学、就职的履历训练了她的文学创作技法,也给予了她创作的情感来源,她在此收获了影响终身的师生情、真挚奉献的友情和相濡以沫的爱情。
衣钵传承师生情
沈祖棻本为苏州大家闺秀,“生小住江南,横塘春水蓝”。山水灵秀的家乡培养了沈祖棻温婉善良的气质。她自幼在家中接受私塾教育,兼修英文、算术等科目,在堂兄影响下对旧体诗词产生浓厚兴趣,传统文学功底扎实,性格端淑,精致秀美的江南风土造就了她执着宽和的品性,凝练出“骨秀神清”的创作风格。16岁沈祖棻考入上海坤范女子中学附小接受现代教育,并开始进行诗文创作。1930年考入中央大学上海商学院,因脾性与商科不合,1931年转入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受业于国学大师汪东、吴梅、汪辟疆、黄侃等。黄侃为她取字“子苾”。1934年金陵大学文学院成立国学研究班,沈祖棻考取了国学研究班学员(即研究生),吴梅为导师之一。她在《自传》中提到自己创作和研究的师承关系:“在校时,受汪东、吴梅两位老师的影响较深,决定了我以后努力的词的方向,在创作中寄托国家兴亡之感,不写吟风弄月的东西,及以后在教学中一贯地宣传民族意识、爱国主义精神。”
1932年时任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的汪东开设词选课,23岁的沈祖棻以一首《浣溪沙》展露出超凡的古典文学功底和灵秀才气,汪先生评为“后半佳绝,遂近少游”。词曰:
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
程千帆先生注明这首词写于1932年春。末尾一句“有斜阳处有春愁”既点明创作时间,又暗喻时局动荡,内忧外患甚重,外有日寇,内多国贼,国家危殆残败如夕阳,当此情境如何不让国人愁思深重?前文写景而不拘泥于细微处,末尾一笔宕开,语言凝练新奇,境界寥落宏大,因此得到世人赞赏,沈祖棻也因此得名“沈斜阳”。汪先生推重这种工整深刻的词风,对沈祖棻大加勉励,促使沈祖棻“专力倚声”,从此致力于古典诗词创作,从1932年到1949年创作完成了500多首词,筛选编订为《涉江词》。钱仲联在《近百年词坛点将录》称沈祖棻“出汪旭初门,能传旭初词学”,将其视为继承汪东先生词学衣钵的得意门生。而她自南京求学时期开始创作的《涉江词》由汪东先生亲自撰写序言为之推介,汪东评价沈祖棻自中央大学毕业前后的词作富有巧思、状物抒情贴切,“覃思多暇,摹绘景物,才情妍妙,故其辞窈然以舒”。成熟期词作则:“诸词皆风格高华,声韵沉咽,韦冯遗响,如在人间。一千年无此作矣。”赞许之意跃然纸上,这位女弟子在民国诗坛上声名日盛,黄裳评价她创作格调远超时人,“高出于三百年来的女词人”。陈永正则将其定位为聚敛天地钟秀毓秀之气酝酿而成的绝世才女,诗词成就与李清照相比毫不逊色:“时人每谓涉江为易安而后一人。窃以为其才情之富,学养之深,题材之广,似更凌而上之,谓为千古以来第一女词人亦无不可。”
沈祖棻就读于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时,除汪东先生外,吴梅先生对其指导颇多,师生均来自苏州,从1932年10月沈祖棻第一次拜访吴先生起,师生互相激赏,《吴梅日记》中多次记录沈祖棻到访,吴梅赞沈祖棻容貌端秀,“沈极美,又是吴人,吾妇颇投契也”。吴梅先生开设词学概论课,组织学生组建社团进行诗词创作,沈祖棻诗词灵秀且学曲兴致浓厚,与师长交流频繁。1934年沈祖棻自中央大学毕业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后,吴梅在日记里记录沈祖棻成绩优异,为当年毕业生中“女生之翘楚”,并多次记录沈祖棻的词作。师生交往密切,沈祖棻在老师家中学拍昆曲,饭点便留下进餐,时常联句唱和,多次借阅各类图书并交流习作。每逢节日前往拜望,吴梅或师母生病时沈祖棻也必来探视,婚丧嫁娶均来致礼,师生相处如亲人。沈祖棻组诗社请吴梅先生每周评点作品,日常写作遇到瓶颈时便来求教,毕业时来求字求职,学潮来临时向老师通报消息,师生相得,尽得真传。吴梅先生对自己的得意门生爱护有加,1936年因沈祖棻请托谋职,便将戏剧学校的兼职让给她,1937年听说湖州女中聘国文教师,立刻写信给沈祖棻推荐她就职。为师者爱惜人才,为学生计之长远。沈祖棻何其有幸,遇到中央大学、金陵大学这些学养深厚、品性端方的教师,滋养丰厚了自己的学识,也发掘训练出超常的文学创作才华,成为民国诗词领域深情隽永的“集大成者”。
沈祖棻自师长那里习得了古典诗词创作的技法,建立贯穿一生的对古典诗词的挚爱。她曾借小说《辩才禅师》清晰表述对文学难以割舍的情谊,这部小说被收录进《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五集中。小说描述辩才禅师遭唐太宗设计骗走王羲之的书法瑰宝《兰亭集序》的故事。这一稀世珍宝由王羲之第七代孙智永禅师传给了自己的弟子辩才禅师,并成为辩才禅师钟爱的艺术品,“那一幅虽然经过了悠长的岁月而略泛灰黄色但仍不失其光洁的蚕茧纸,上面分布着那用书者的灵魂的液汁注入鲜润的墨光里所表现的字,一个个像生龙活虎般跳进他的眼睛,摄住他的感觉,攫住他的灵魂。”绝妙的佳品摄人魂魄,让人欲罢不能,辩才法师遇到萧生时,以为自己得到了可以不拘形迹地进行精神交流的至交,不料此人是唐太宗派来取《兰亭》的御史。被皇权抢走了《兰亭集序》的辩才禅师,失去了生命的追求,“他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他开始奇怪自己的活着。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衰老,死的幕在他的面前揭开了。”透过创作于1935年的这篇小说可以看出青年沈祖棻淡泊名利,对艺术的追求不以获取声名利禄为导向,以端丽清隽的文字表述出对艺术纯美的追求。青春稚嫩的作者未经世事风霜,将艺术视为自己的灵魂和一切,情感虽真挚却多难持久,但沈祖棻始终如一,视文学为人生最高要义,为其九死而不悔。“至亲惟有诗,抱心死有归。”四十年代因战乱流离于重庆时,她忧心于自己多年积攒的作品可能毁于战火,在致老师汪东、汪辟疆的书信中自陈:“受业向爱文学,甚于生命。”每有空袭警报必携带词稿,甚至设想如果词稿和自己只能二存一,宁可“人亡而词留”。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辩才禅师视《兰亭集序》为灵魂所系是一致的,文学是沈祖棻终生的信仰。正是南京求学时遇到的这些名师引领,让她踏进文学殿堂,从此醉心于词海。
惺惺相惜长为友
沈祖棻性情温婉,与人为善,吴宓曾盛赞“棻品性纯淑端和”,在南京求学、任职期间与爱好相近的同学们结下深厚友情,经多年动荡后友谊历久弥新。这番情意是她多年坎坷生涯里的慰藉,也是她忠贞纯净的诗人品性的回响。
1932年沈祖棻就读于中央大学时,受汪东、吴梅老师的影响,与同学尉素秋、王嘉懿、曾昭燏、龙芷芬成立词社,因第一次聚会地点在今日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内六朝松下的“梅庵”,故此名为“梅社”。这个女生社团每两周聚会一次,轮流做东,每次指定一词牌名作诗,一周后交卷并互相评点,聚会结束后将作品抄录交给吴梅先生批改。后期中央大学知名才女徐品玉、张丕环等人也加入进来。词社成员均以词牌名代称,沈祖棻为“点绛唇”,尉素秋在《词林旧侣》提及沈祖棻笔名的由来:“她是苏州人,明眸皓齿,服饰入时。当时在校女同学很少使用口红化妆,祖棻唇上胭脂,显示她的特色。”“霜花腴”是曾国藩曾孙曾昭燏;“钗头凤”龙芷芬行走时身姿窈窕;“西江月”尉素秋为人疏爽;热诚善良;徐品玉人称“菩萨蛮”;章伯璠号为“虞美人”。这些初学诗词的少女在创作中情思精妙,文风清婉,辞藻古雅纯正,模仿南宋名家文风,作品轻灵飘逸。创社的五位女生友情深厚,雅集地点遍及南京的各处历史遗迹,如明孝陵、玄武湖、灵谷寺、台城、栖霞山、秦淮河等地。这段美好的回忆在沈祖棻的诗词中多有体现,她常以梅社雅集的盛况入词:“记梅花结社,红叶题词,商略清游。蔓草台城路,趁晨曦踏露,曲径寻幽。”(《忆旧游》)毫无功利之心的同人社团活动既让这些少女建立了对古典诗词的终生热爱和艺术追求,也成为师生、同学之间感情加深的机缘。离开学校后,她们在战乱中分离,但年少时的情谊让她们彼此牵念、互相探问。抗战时期沈祖棻避难于安徽,得好友尉素秋帮助。1938年后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师生陆续入川,汪东、汪辟疆、章璠、尉素秋、杭淑娟等相聚于重庆,大家重兴词社,登山临水,饮酒赋诗。“旭初师和‘梅社的我们几个,常在重庆作诗酒之会。”此后梅社成员虽各有遭际,但在形势许可时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历久弥新的友情和矢志不移的文学爱好让他们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
沈祖棻对文学的爱好出自天性,她的才情在白话诗歌、散文和小说创作中同样夺目。早在1930年她便发表新诗《一棵无名的小草》,展现出独特的人生追求,大部分人对名利、财富和权势无法做到“没兴趣、无利益、不参与”。而沈祖棻慧心独具,早就参透了人生的要义,在她眼中无名的小草不需去争取任何人的关注,默默无闻却坚韧独立的生存便是它的价值所在。除了自发的诗歌创作外,1934年她与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学生常任侠、汪铭竹、孙望、程千帆、滕刚、章铁昭、艾珂七个人组织了一个新诗社团《土星笔会》,从1934年9月1日到1937年5月编辑出版同人期刊新诗刊物《诗帆》半月刊。《诗帆》中的作者多善于运用古典意象营造诗情氛围,从古典诗词尤其是唐诗和宋词中汲取营养,运用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或典故来传达现代意义的情绪,达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沈祖棻是其中唯一的女性成员,其现代诗风格鲜明,“从旧的事物中也能找到新的诗情”,结成一种特别风味的新诗。她吸纳传统文学资源,融入现代生活感受的努力,远比早期“一些古乐府式的白话诗,一些《击壤集》式的白话诗,一个词式和曲式的白话诗”稳练,也比一味模仿西方诗歌形式和语言的让人读不懂的新诗更成熟,更符合中国读者的欣赏习惯。《给碧蒂》《来》《忍耐》《过客》中的爱情既有中国传统道德所崇尚的忠贞专一、温柔贤淑的特色,“来吧,来休息一会吧,这里是你温暖的家!”又有现代女性意识独立自尊的烙印,“我凝望着我的过客远去的背影,用早祷时宁静的心情替他祝福;但是我从此关上那扇静静的门,不再招待冬夜山中风雨的过客;我不在四谷的月光下寻找失落的梦,只默默地燃一炉火,唱起我自己的歌。”坚韧与温柔恰到好处地糅合成现代知识女性落落大方的气质,展现出女性细腻的情致和自信的态度。“土星笔会”集结了校园同好创建刊物,在三十年代的南京文学创作领域形成一定影响,填补了南京新诗界的空白,但因传播途径有限,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并不大,代售处仅有南京花牌楼现代群众书局和上海杂志公司,另寄赠各大图书馆,刊物在市面上并不常见,客观上制约了社团发展和诗会的新诗理念的传播。但在这个社团中沈祖棻遇到了自己的灵魂伴侣程千帆先生,1934年秋后诗社中彼此欣赏的两位诗人定情,从此携手一生,而在南京诗社的时光则是他们生命中最甜蜜稳定、踌躇满志的阶段。
相濡以沫今“程沈”
少年成名的沈祖棻与爱人程千帆年纪相差四岁,相遇时学业和社会声誉上似乎并不相配。当时沈祖棻已经是文坛上小有名气的新文学作家。1931年沈祖棻在《新时代》月刊中发表大量新诗、小说和剧本,并凭借小说《暮春之夜》获得该刊的征文比赛头奖,获得“造崭新时代”银盾一座、书券三元、专号一册。文坛消息中将她称为有名的“无名作家”,并盛赞她为脱颖而出的青年作家。而此时程千帆仍在蓄力积累阶段,在文学创作上比较稚嫩,尚未崭露头角。二人自1934年共同组建诗社“土星笔会”,在创作诗歌、编订刊物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了解,因观念投契,彼此欣赏,相恋四年后,于1937年結为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