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效果分析
2020-12-23陈浩岩
陈浩岩
【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效果。方法 104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每组52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临床护理, 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综合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分级、心功能相关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能量代谢当量值(METs)、左室射血分数(LVEF)]、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 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均较护理前降低, 康复组患者心功能分级(1.37±0.54)级低于对照组的(2.05±0.36)级,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的6MWD、METs、LVEF水平均优于护理前,且康复组患者的6MWD(432.84±67.32)m、METs(3.95±0.94)、LVEF(41.92±0.54)%均优于对照组的(387.94±54.35)m、(2.82±0.65)、(37.12±0.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QOL评分(89.75±4.67)分和护理满意率94.23%均高于对照组的(70.16±6.26)分、76.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开展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心功能, 改善各项临床指标, 对患者有更佳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综合康复护理;心功能;生活质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2.075
慢性心衰临床较为常见, 属于各类型心脏病的终末期, 此类患者预后并不理想, 有较高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也有不可忽视的病死率[1]。老年人常发生慢性心衰, 对于此类患者, 护理工作和积极治疗同样重要, 并且和患者的预后息息相关。此次研究分析了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04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各52例。康复组中男31例, 女21例;年龄60~83岁, 平均年龄(67.74±5.09)岁;病程5个月~8年, 平均病程(3.44±1.52)年。对照组中男30例, 女22例;年龄60~84岁, 平均年龄(66.82±5.73)岁;病程5个月~7年, 平均病程(3.04±1.32)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常规临床护理, 加强病情观察, 做好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予以用药护理等。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综合康复护理。①心理康复。患者由于疾病症状的消耗、经济负担加重或对预后的担忧, 心理方面可能存在较大波动, 也可能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会影响治疗和恢复效率, 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发现, 并给予及时干预。在治疗期间保持每天和患者进行一段时间交流, 对于患者的情绪变化予以及时的安抚, 对于患者的表达给予足够的尊重, 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进行准确评估, 讲解不良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 选择有效的干预方法, 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调节心理状态。②加强宣教。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积极性, 需要将健康教育工作贯穿患者治疗全程, 普及慢性心衰知识, 讲解治疗重点, 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 教会患者和家属怎样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护理, 与其共同分析不利于治疗的因素, 并教会其怎样预防。教会患者怎样使用床边呼叫设备, 讲解各类监测仪器的作用和各项指标代表的意义。③重视社会支持。因为疾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自理能力、心理状况, 也会使其社会支持缺乏, 进而使自护行为降低, 也会对疾病转归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治疗过程, 要和患者的家屬有效配合, 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关怀, 在护理服务中贯彻人文关怀, 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社会的温暖, 鼓励患者多和外界接触, 引导其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④营养干预。给予患者科学的饮食指导, 给予针对性的营养摄取建议。列出对疾病和患者康复有益的食物清单。帮助患者对钠盐的摄入进行严格限制, 确保食盐的摄入量<5 g/d, 嘱咐其水分的摄入保持1.5~2.0 L/d左右。叮嘱患者日常食物类型保持低热量, 每餐不要过饱, 对蛋白质进行合理补充, 并多食用新鲜的蔬果。帮助患者每天对出入量和膳食量进行准确记录, 保障能力、营养均衡摄入。⑤用药指导。对患者用药进行科学指导, 向其强调遵医嘱、规律用药的必要性, 详细说明用药方法、副作用和用药过程注意事项, 提醒患者不要私自调整药物应用剂量。关注患者的睡眠情况。对患者的作息时间进行合理安排, 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若其睡眠质量偏差, 可采用一些助眠措施帮助患者入睡。⑥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协助其选择合适的体位卧床, 若患者心功能偏弱, 需嘱咐其保持绝对卧床, 并帮助其选择端坐卧位、半坐卧位或高枕卧位, 注意定期协助患者翻身, 按摩受压肌肉。若身体情况和病情允许, 开展运动疗法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 本文患者以Fredric康复指导为基础, 根据心功能评估结果, 指导符合自身条件的运动处方, 鼓励并看护下进行康复锻炼。若患者心功能评估Ⅳ级, 提醒其绝对卧床, 期间以机体关节被动活动为主, 3~4次/d, 40 min/次, 在根据其住院期间病情恢复情况将运动量逐渐增加, 在卧床时间, 家属和护理人员协助对其进行审核护理。若患者评估心功能3级, 主要指导其进行室内步行, 3次/d, 10 min/次。若患者心功能评估为Ⅰ或Ⅱ级, 指导其利用下肢康复仪器完成锻炼, 锻炼时间20 min/次, 在锻炼过程注意监测其血压、心率水平, 保障锻炼安全性。所有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期间, 提醒其若存在头晕、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等状况, 立即将运动停止, 并及时的告知医护人员。⑦延续性康复护理。出院时, 帮助患者指导出院后的运动计划, 嘱咐家属在患者活动时做好陪伴工作, 提醒患者活动强度以不感到不适或劳累为宜。出院后进行随访, 通过电话形式给予患者用药、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指导和监督。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分级、心功能相关指标以及QO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心功能分级采用NYHA分级标准评估, 分级越低说明心功能越好。心功能相关指标包括6MWD、LVEF、METs。采用QOL评估患者出院时的生活质量, 分值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分为满意和不满意。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分级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均较护理前降低, 康复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6MWD、METs、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的6MWD、METs、LVEF水平均较护理前改善, 且康复组患者的6MWD、METs、LVEF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QO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康复组患者的QOL评分(89.75±4.67)分和护理满意率94.23%均高于对照组的(70.16±6.26)分、76.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心衰属临床常见病, 各类心血管疾病进展至终末期, 均可能诱发心衰, 主要的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群, 此症发生以体、肺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 也会造成心排血量[2]。慢性心衰的发生主要是患者心脏长时间保持为负荷加重状态, 使得左室心肌增厚, 并且提高了充盈压, 造成血浆中的儿茶酚胺被大量的释放引起心肌细胞死亡与心室重构, 最终诱发心衰[3, 4]。老年人在慢性心衰患者中所占比重较高, 这类患者常常是机体整体状况不佳、合并疾病多且免疫、耐受能力较差, 因此无论是治疗、还是护理均有较高的难度。而且很多老年患者心理状况堪忧, 容易存在信心缺失状况, 加上日常生活受到的影响和对预后的担心, 或者在认知程度方面的受限, 使得治疗依从性与康复效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5]。
對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 帮助其改善心功能和机体整体状态, 对其预后和生活质量均有重要的意义。而仅仅依靠用药治疗获得的效果并不十分满意, 护理工作是此类患者患者治疗过程重要环节, 也需要通过高效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营养状态, 提高配合度和认知度, 并能够科学的进行康复锻炼[6]。但常规的护理, 对于此类患者针对性不足, 也没有细节化的干预手段, 同时也疏于康复护理的配合。综合康复护理是更加契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需求的护理方法, 也是具备全面性、针对性的护理手段, 主张提供给患者个体化的综合护理服务, 并关注护理工作的持续性,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生活、饮食、用药、运动习惯。此次研究将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用于康复组, 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 实施全程宣教保障患者有更高的疾病认知和配合度, 进行心理康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助其树立信心, 积极参与治疗;予以饮食、用药指导, 帮助患者科学饮食, 保持能量、营养均衡摄入, 同时能够保障最佳的用药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功能指导其进行个体化的康复锻炼。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 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均较护理前降低, 康复组患者心功能分级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6MWD、METs、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的6MWD、METs、LVEF水平均较护理前改善, 且康复组患者的6MWD、METs、LVEF水平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的QOL评分(89.75±4.67)分和护理满意率94.23%均高于对照组的(70.16±6.26)分、76.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了综合康复护理落实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开展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提高心功能, 改善各项临床指标, 对患者有更佳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静, 赵绕绕, 张艳美.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5, 2(4):716-717.
[2] 陈丽.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27):205.
[3] 邹玉. 综合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的影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6, 3(45):9000-9001.
[4] 马萍, 钱爱新, 付淑红. 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6):104-106.
[5] 樊慧娟. 综合康复护理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 31(23):3615-3617.
[6] 唐红琴, 吴晓怡, 张琳. 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 5(6):106-108.
[收稿日期:20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