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女性教师主观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的差异

2020-12-23陈素平

新一代 2020年15期
关键词:正性幸福感主观

陈素平

摘 要:本文采用Diener的《生活满意度量表》、Bradburn的《情感量表》,对湖南省的8个地级市的农村地区的406名乡村教师进行研究,运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乡村女性教师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在性别、收入、学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婚姻状况、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女性教师;主观幸福感

作为乡村教育真正的主力的乡村女性教师,她们的主观幸福感如何?李长娟在她的博士论文——乡村女性教师田野采访中指出社会性别歧视、社会评价不平等、传统性别文化影响都阻碍了女性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在工作生涯的规划以及在家庭中的地位平等,她们是知识分子,可是话语权却被男性霸权压制,主体性一直缺席着。因此本文将以乡村女性教师作为调查对象,探讨主观幸福感及人口学变量对其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

(1)乡村女教师主观幸福感总体特征

本研究对参与此次调查的243名乡村女性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及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中间值进行了单样本t检验。主观幸福感的中间值为30,生活满意度的中间值为25,正性情感分量表的中间值为3,负性情感的中间值为4,情感平衡得分的中间值为4。乡村女性教师在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及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略低于中间值,差异不明显,但是负性情感限制低于中间值。

(2)性别在乡村女教师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分析

在性别变量上,乡村教师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及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男性在各维度的得分都略高于女性。

(3)学历在乡村女性教师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分析

在学历变量上,乡村女性教师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及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负性情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平均值来看,高中/中专、专科学历的女性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略高于本科、硕士学历的女性教师。

(4)婚姻状况在乡村女性教师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分析

在婚姻状况变量上,乡村女性教师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生活满意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正性情感、负性情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发现在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方面,已婚和离异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都要显著高于未婚。从平均值来看,离异女性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最高。

4.17主观幸福感及各维度在婚姻状况上的差异分析(n=243)

(5)收入在乡村女性教师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分析

在收入变量上,乡村女性教师主观幸福感總体水平及其各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平均值来看,不同收入分组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水平都并无较大区别。

(6)年龄在乡村女性教师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分析

在年龄变量上,乡村女性教师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和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正性情感、负性情感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观幸福感方面,年龄在31~50的女性教师高于31以下的女性教师;生活满意度方面,31~ 40岁的女性教师要高于50岁以上的女性教师。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的平均值来看,31~ 50岁的女性教师差距较小,30岁以下的女性教师与50岁以上的女性教师差距较小。

4.19主观幸福感及各维度在年龄(周岁)上的差异分析(n=243)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乡村女性教师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在性别、收入、学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婚姻状况、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只在婚姻状况、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正性幸福感主观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国学教育理念带给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正性导向作用的研究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正性情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高校辅导员正性道德情感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