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也精彩
2020-12-23李敏
李敏
摘 要:在低年级儿童教学中儿童诗是培养学生综合文学素养,开发学生创作思维的关键教学内容。儿童诗浅显易懂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学内涵,十分符合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学习。但在当前儿童诗教学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传输式教学法,让学生记忆诗文中的重点知识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教学模式忽略了诗歌教学对于学生心智开发和陶冶情操的作用,会为学生未来的成長与发展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低年级儿童试教学的教学策略展开探讨,希望可通过儿童诗教学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快速成长。
关键词:儿童诗教学;低年级教学;教学策略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展开良好的诗歌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儿童诗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魅力,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儿童诗歌本身诙谐有趣,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针对低年级儿童展开诗歌教学,也就成为当前教师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深入挖掘诗歌内涵,提高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
儿童诗歌教学与其他语文课程教学来说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儿童诗歌教学除了要传授给学生基础语文知识以外,还需要让学生通过诗歌教学加强个人思想情感的认识,通过诗歌陶冶学生的情操。但是在当前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计教学任务,忽略了学生自主探索感悟诗歌内容的教学。因此在低年级儿童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度挖掘诗歌内涵,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来编排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将诗歌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展开联系进行教学。例如在《秋晚的江上》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当我们走过春天度过夏天之后即将进入秋天的时候,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联想到哪些事物。让学生根据个人日常生活经验来介绍秋天,引发学生的思想认知,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容易融入教学活动中。其次再遇到一些比较有特点的叙述诗文时,诗文中不仅描写了一件事情而且抒发了诗人的内在情感,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在诗歌中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欢快的节日》教学中,诗文主要是想体现节日欢快的情感,此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节日经常播出的音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在诗文中所隐藏的思想情感。也就加强了学生对于诗歌教学内涵的认知与理解。
二、利用多媒体展开诗歌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诗歌教学内容往往较为抽象,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仍然不够成熟,无法通过诗文的描述就想象出诗文的景物特点,此时教师就应当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播放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或者影视作品,以帮助学生去更加直观地了解诗歌描写内容,并且引导学生感受到诗歌独特的意境之美。这样的教学模式还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花牛歌》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诗歌的朗诵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进行跟读,学生通过录音的语气就可以更加容易理解诗歌的主要情感表达。此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童年美好幻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去查找哪些片段与教学内容比较相似,引导学生去联想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想象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并且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想象内容,让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诗歌的核心内涵,并且让学生记录下了自己的童年梦想,对于学生思想的发展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在教学结束之前,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复习课堂教学内容,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回忆学习到哪些知识,从而加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识。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优美的音乐,伴随着音乐进行朗诵练习,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习利用自己语气语调表达出诗歌的内在情感,从侧面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三、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探索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思维认识都有所不同,所以即便阅读同样的诗文也会对诗文产生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传统统一的教学模式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导致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体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在儿童诗歌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可以对诗文产生独特的理解与看法,从而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艺术素养。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部真正将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充分表达出来,也通过其他小组成员的想法来完善个人的思想认知,促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思维表达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所提高。教师需要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对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总结与分析,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前行。
总之,低年级儿童诗歌教学在整个教学阶段对学生的成长都有较强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对儿童式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不断提高低年级儿童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旖.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153.
[2]陈卓颖.巧用方法,播种诗意语文教学新田园:关于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23-124.
[3]陈瑞珍.基于低年级儿童心理特点的直观识字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12):71-72.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