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研究

2020-12-23席盼盼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6期
关键词:数学化小学数学研究

席盼盼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教师要注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化”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化;研究

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的上课方式也做出相应的变化,在开展小学数学课时,出现了数学化缺失的现象,该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应该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同时提高数学素养,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开展高效数学课堂,让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一、设计合理的教学情景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情景教学方式展开教学,从而使课堂更加活跃,学生能高效地参与到数学课程中。但是,在教师安排情境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情景的实际情况,使情景教学失去应有的优势。

比如,在开展“认识分数”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加强学生的真实感受,增强代入感。在课程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明过生日为故事背景,聪聪和小红、天天一起给小明买了生日蛋糕。在大家一起吹蜡烛之后,小明把蛋糕分成了大小相同的四份。此时,小刚和班级上的三位小朋友也来给小明过生日,这下蛋糕不够吃了。于是,聪明的聪聪向小明提出建议,把之前切好的蛋糕再分成四份,这样大家就都能吃到大小相同的蛋糕了。

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使用情景教学法时,保证情景的内容符合教材,通过设计和小学生年龄相同的人物,以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事情为切入点,让学生掌握分数知识,突出了情景教学的数学化。

二、改变当前的教学思路

虽然教师已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但是在上课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讲台上演讲,学生在座位上听,在讲课期间没有和学生进行互动,让原本晦涩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枯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开展数学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或者以游戏分组的方式教学。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学方式的特点,在课堂上展现新的教学思路。例如,在教学生认识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随机发图形,让学生根据手上图形的特点找到相应的分组,像拿着正方形、长方形等属于四边形组,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属于三角形组等。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通过游戏手段教学时,教师仍然要以课程知识为主,减少数学化缺失的现象。

在教育方式改变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式保持数学化能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的。

三、采用数学化解题方式

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的过程中,通过描述书中例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但是,教师在描述的过程中,過度使用口语化词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经验主义,导致数学课教学缺少数学化。

在描述例题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中的数学化,教师应该改变当前口语化的教学模式。比如,在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总结归纳技能时,在描述“比身高”例题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说,班级里的大明、玲玲、山姆和艾米四位同学要根据身高决定座位,其中,大明说他比山姆高;玲玲说艾米没有山姆高;艾米说自己比玲玲高。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决定四位同学的座位顺序。教师在讲解这类题目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口语化的讲解方式,比如,在分析每位小同学的话时,教师会说因为大明说他比山姆高,所以大明应该排第一。由于玲玲说艾米没有山姆高,所以山姆和艾米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位,那剩下的就是比大家都矮的玲玲了。通过例子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使用口语化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的思维混乱,提高了理解难度。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妨用简单的甲、乙、丙、丁和一、二、三、四代替题目中出现的人物和位置,把题目精简出来,通过数学化的方式进行分析,让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四、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思路方向分析题目,从而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题能力。学生通过数学化的训练方式,在遇到新问题时,根据所学知识,做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地解题策略,同时把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应用到解题过程中。

例如,在让学生认识数学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数小棍的方式解决书上的例题,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让学生自主寻找其他可以用数小棍方式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课堂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把数学化的概念融入学生的思维中,同时,学生解题的方式选择也更加明确。

在数学化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寻找适合的解题思路,数学化可以把数学知识整理成数学模型,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好理解。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对课堂上的数学模型进行思考,通过所学知识,以课堂模型为模板,不断完善模型,使之成为自己的学习模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紧跟教育大纲提出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保持数学科目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缺少数学化,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数学逻辑思维,养成良好的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数学化为核心,结合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当莲.关于数学教学中数学化缺失问题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2).

[2]宁彦锋.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化”[J].学科教育,2003(2).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数学化小学数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在数学化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概念教学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