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国际组织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20-12-23庞东贺王奕王雪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7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庞东贺 王奕 王雪

[摘 要]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一步。高校应责无旁贷成为国家培养、造就、输送国际组织人才的坚强阵地。对标国际组织人才的核心价值与能力,探索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此推送更多优秀人才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全球治理、发出中国强音,提供措施建议。

[关键词]国际组织;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庞东贺(1986—),女,黑龙江五常人,工学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 奕(1990—),女,黑龙江富锦人,文学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辅导员,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 雪(1997—),女,河北秦皇岛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俄语)。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7-0-02[收稿日期] 2020-06-15

一、背景

党的十九大发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庄重宣誓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的真诚愿望。在世界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国际社会更加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也希望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多更重要的作用。国际组织是深化全球治理、调整国家间关系、推动国际关系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力量的重要舞台。因此,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發展的重要一步,高校更应助力扩大我国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的后备人才队伍、助力扩大我国在国际组织人员规模贡献力量。

二、加强培养选送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工作的必要性

国际组织顺畅高效运行,必须依托大量高素质人才。作为人口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国,中国应该担负起为国际组织输送优秀人才的责任和担当。二是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者和践行者,中国在建设和发展中,积累形成了大量宝贵的经验,需要我们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也需要有大量的人才作为枢纽进行传播主体和扩散。三是中国要广泛深入地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也需要通过多边国际组织掌握更多的代表权和话语权,发挥应有的影响力。

然而,当前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人才储备却十分薄弱,在整体数量上严重短缺,输送人员以实习生为主体,任职层次较低。根据联合国公布的相关数据,中国作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任职的国际职员人数明显偏低。国际职员任职数量与我国所缴纳的会费及做出的贡献不相匹配。同时,中国的国际职员主要集中于基础性的工作岗位上,影响力较小,一定程度上缺乏话语权,难以对中国参与国际治理起到支撑作用。

面对新的形式和需求,加快培养全球治理人才,特别是适应国际组织需要的尖端人才,让更多中国面孔更加自信、从容地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议题。

三、面向国际组织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高校应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加强精神文明教育、激发学生意识兴趣、推动核心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等人才培养,全力推动校园氛围建设、教育实践平台建设、能力提升平台与教育资源建设和第二课堂活动建设等,努力培养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推送更多优秀人才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全球治理、发出中国强音。

(一)营造浓厚氛围,激发学生意识兴趣

一是紧抓氛围营造、意识激发。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国际视野,强化开放意识、放眼国际舞台。通过整理分享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心得、榜样宣讲引领与带动、成立游学顾问团、开展外语学习沙龙和推送国际组织实习任职相关信息等方式帮助同学们了解国际组织,使其浸润于成熟的国际化环境中。二是将锤炼外语技能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紧密结合。积极依托举办的各类国际会议论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相关活动的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使其在实践中锤炼提升自我并体验多元文化碰撞。三是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重点将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作为引导教育的重要内容,注重对学生内在动力的挖掘和国际化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引导学生找准个人发展与国际化发展的结合点。

(二)凝聚发展合力,推动核心素质教育

一是整合师资、课程资源,注重“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深化“外语+”概念内涵,在课程设置上,探索设置以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提升、国际法律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多维度课程体系。二是依托学校教学科研机构,打造高品质交流交融项目。高校应积极推动合作办学,促进协同育人。利用学校的国际合作平台和校际交换协议,与其他国家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国际化培养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渠道。三是面向国际组织专门成立专业或组织短期培训,打造专业的系列化的培养课程和项目,精准培养面向国际组织的人才。

(三)注重思想引领,加强精神文明教育

一是推进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依托课程思政工程,将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充分融合,让教师在专业课讲授的同时讲大势、传大道,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入脑入心;二是发挥高校党团组织的教育引领作用,在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学生的过程中,使学生自觉坚定政治信念、提升道德素养;三是通过日常思政教育厚植学生爱国底色。将爱国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渗透育人全过程,如结合国庆、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内容,形成“精神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育人格局,达到了层层覆盖、面面开花。

(四)打造多样平台,提升学生外语能力

通过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外语能力,融汇中西文化,助推学生外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是举办听说读写等外语能力提升系列比赛或趣味竞赛;二是依托跨文化交流学生社团,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外语类活动;三是通过举办讲坛论坛沙龙,依托学科、师资及科研成果等,广泛邀请海内外专家为学生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四是鼓励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学校的联合培养、短期游学和海外培训等项目,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五)着眼国际组织,精准人才培养措施

一是对标国际组织价值、素质和能力要求,将其贯穿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中;二是对接国际组织人才需求,将专业化与泛专业化相结合,联络并对接国际组织,探讨合作事宜,形成固定、通畅的人才输送出口;三是建立人才储备库。建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人才储备库,并根据国际组织职员招聘岗位需求,及时将招聘信息传送给相关人员,在其竞聘相关岗位时进行一定的业务培训。

四、结语

上述论述已经提到,中国必须具备将中国声音传向世界的能力,具备新观点新价值的构建、传播和践行能力。在这些环节中,国际组织的专业性人才资源将发挥更重要作用,他们能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参与度充分掌握决策的话语权。高校亟须大力推动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建设和发展,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方面体现中国特色,向我国争取国际话语权和合法权益,储备国际人才的发展方向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郭文强,侯勇严,李光明,文正威.“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327-328.

[2]邓世平,王雪梅.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径—新文科背景下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20,41(02):133-135.

[3]段世飞,马雪梅.高等教育的全球治理:国际组织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管理,2019(07):28-35.

[4]陈坚,陈佳,周文萍,张爱玲.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上海实践[J].中国研究生,2019(06):20-22.

[5]张韵.全球胜任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可迁移能力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47):95-97.

[6]叶硕,屠中华.大力加强国际化教育,提高研究生国际竞争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4):22-25.

[7]刘宝存,肖军.“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与改革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18,12(05):1-7.

[8]郦莉.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及中国的培养机制[J].比较教育研究,2018,40(04):39-47.

[9]徐惊奇,檀淑君.高校国际公务员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学理论,2016(11):187-189.

[10]焦以璇.国际组织急缺中国人才,高校如何发力[N].中国教育报,2018-01-31(001).

Abstract: The talent training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s a key move for China to step further toward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stage and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global governan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unswervingly for the country to train, cultivate and transfer talents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aking the core value and capabilities of talents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s a standar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xplore a training model of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global competence, in order to cultivate more outstanding talents to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who can participate in global governance and give a strong Chinese voice.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al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aining model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