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次案例谈科学探究活动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

2020-12-23魏媛媛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垃圾分类探究

魏媛媛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科学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

【关键词】 科学活动;探究;身边;垃圾分类

一、活动的生成与计划制定

《探究身边的垃圾》是基于习总书记提出的垃圾分类倡导所产生的,活动意在推动学生和身边人认识垃圾相关问题。

活动内容包括:确定小组研究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展示交流等。

小组讨论制定初步的活动计划,对活动可利用资源和活动可行性进行评估。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学校情况调研和访谈学科教师了解到,开展学生《身边生活垃圾的研究》主题科学探究的优势是:第一,学生的已有认知和能力能够支持学生开展此主题的科学研究;第二,活动中新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学生打开思维,拓宽学生视野,突破学生固有认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第三,本主题活动是基于学生生活的,便于学生开展活动。第四,通过调研了解到学生日常垃圾投放习惯不佳,学生在此主题下开展活动有利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习惯的养成。

学生开展《身边生活垃圾的研究》主题科学探究的障碍是:第一,基于日常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在开展调查研究活动中会有部分学生活动积极性低。第二,在开展设计制作活动中,学生固有认知影响大,学生思维突破创新意识低。

三、活动目标

价值体现:通过对身边垃圾开展调查,认识到对垃圾开展研究的意义,每一个人通过自身约束改变生活环境,体会自身对环保做出贡献的意义,通过调查过程的锻炼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责任担当:通过对身边垃圾开展调查,认识到减少垃圾、垃圾再利用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树立保护学校、家庭、社区及周边生活环境的责任意识及向身边人宣传减少垃圾、垃圾再利用和垃圾分类的责任。

问题解决:能够对校园及周边开展垃圾调查研究,针对调查结果开展活动,改善身边的垃圾问题,宣传环保政策和知识。

创意物化:能够针对主题设计制作环保作品支持活动开展。

四、评价与反思

对学生活动全过程进行综合考察,采用多元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活动过程和活动成果的综合评价,给予学生发展方向的指引。

本次主题科学探究评价内容多样,涉及学生个人表现、小组合作表现、活动作品等多方面,不对评价内容做过多限制,根据学生的自身需求进行评价内容的选择,点明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2] 苏粉芝. 简析生本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7(6):179.

(责任编辑:余麗柃)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垃圾分类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小学校本课程《垃圾分类》智慧教育案例研究
浅析我国农村垃圾处理难题
日本城市垃圾分类的做法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