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愿意”类和“情愿”类语气词对命题评价意义的对比研究

2020-12-23彭家法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情愿助动词副词

张 倩,彭家法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贺阳(1992)认为“一个句子可以分为命题和语气两个部分,命题是对事物或事件本身的表述,语气则是对句中命题的再表述”[1],在汉语书面语中句子的语气主要通过七大形式标志来表达,其中包括助动词以及助动词可能的否定形式,同时明确指出句子的意愿语气由“愿意”“情愿”等助动词以及可能有的否定形式等表达。齐沪扬(2002)认为表达语气意义的语法形式不只是语气词一种,“表示语气的还可以是助动词,可以是语气副词”[2]。史金生(2003)讨论了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并在搜集大量连用实例的基础上总结出各类语气副词连用的顺序,同时认为表意愿的语气副词有“宁愿、宁可、宁可、只得、只好”等[3]。王天佑(2009)考察了“宁可、宁愿、宁肯”的差异,并认为“‘宁可’引导的取舍句主观性较弱,而‘宁愿’和‘宁肯’引导的取舍句主观性则较强”[4]99。此外“宁愿”表达意愿性的口气强于“宁肯”。周有斌(2010)则对意愿类助动词“情愿”“愿意”“愿”语义上的共性特征及差别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三者语义上的共性特征是均含有主观上乐意做某事这一义项,语义差异主要表现在主观性和语体上,“情愿”的主观性最强,“情愿”主要出现在口语中,“愿”主要出现在书面语中,“愿意”在口语、书面语中均能出现[5]。尽管前人对于助动词“愿意”“情愿”的语义差异做了一些分析,但现有的关于“愿意”“情愿”对命题评价意义的研究还有待更加细致的考查,尤其是通过同类词语的对比来研究对命题主观评价的差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意图通过对助动词“愿意”和“情愿”语义上的对比来研究其对于命题评价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愿意”类词语和“情愿”类词语对于命题评价的差异。

一、“愿意”“情愿”对命题的评价意义对比

朱冠明(2005)认为任何一个用于交流的句子都由两部分组成,“即说话人所要传递的客观信息(命题)及说话人对该信息的主观态度(情态)”[6]17,同时指出“汉语中的情态动词(一般称为助动词)是汉语情态范畴的核心成员”[6]17。简单来说,人们用于交流说出来的句子实际上包括两大层次,一是传递客观信息的基本义层次,二是表明语言使用者主观性的附加义层次。例如“他应该来”一句中,“他来”是句子的客观信息部分,而“应该”则体现了说话者的主观态度,表示说话者对“他来”这一命题的评价和态度,即在说话者看来“他来”是理应的。同样,在现代汉语中“愿意”“情愿”等意愿性助动词也可表达说话人的意志、愿望,形成意愿性情态,体现主体的主观愿望和态度,具有明显的命题评价意义。所谓对命题的评价意义即语言使用者对命题中所传达的客观信息(包括人、事、物等)所持有的情感、态度、观点、立场等。

(一)“情愿”和“愿意”命题评价意义的相同点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愿意”解释为助动词,有两个义项:①认为符合自己心愿而同意(做某事),②希望(发生某种情况);将“情愿”分别解释为动词心里愿意和副词宁愿、宁可。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版)将“愿意”释义为动词,表示做某事或发生某种情况符合心意;将“情愿”分别解释为动词心里愿意和助动词宁愿、宁肯。齐沪扬《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中“愿意”“情愿”都是助动词,其中“愿意”只有一个义项,即表示主观上乐意做某事。“情愿”则有两个义项,一表示心里愿意,二表示宁愿、宁可。三家对“情愿”“愿意”的词性及义项归纳存在差异,由于本文意在探讨助动词性质的“情愿”“愿意”对于命题的评价意义,以故采纳齐沪扬的观点。

助动词“愿意”“情愿”在语义上均可表示主观上乐意、甘愿做某事,体现了主体的一种意愿性,语义上都含有[+意愿性][+主动性]。如:

(1)我愿意做一个平常的人,有一颗为平常事业得失而哀乐的心,在人事上去竞争,出人头地便快乐,小小失望我便忧愁,见好女人我要,见有利可图就上前,这种我们常常瞧不上眼的所谓俗人,我是十分羡慕却永远学不会的。(《我的人生哲学》沈从文)

(2)村里的社不是要扩大了吗?我马上带头报名入社!我已经把赶骡的小聚打发了!我情愿带头把我的两个骡子一齐入到社里!(《三里湾》赵树理)

例(1)例(2)中的“愿意”和“情愿”分别表明了做某事是说话者自发主动性的动作行为,表达了主体的意志、愿望,同时也体现了说话者对于命题内容积极肯定的主观评价。例(1)中“我愿意做一个平常的人”,句中的客观信息为“我做一个平常的人”,而助动词“愿意”则是附加的主观信息,表明了“我”对句中客观信息的主观判断和评价,即“我”主观上乐意做一个平常的人。例(2)中“我带头把我的两个骡子一齐入到社里”是句子的客观信息部分,“情愿”则是附加给命题的主观信息,表明“我”对于这一事件的态度是主观自愿的。两例中的“愿意”“情愿”都表达了意愿发出者积极肯定的主观愿望,可见二者对于客观命题内容具有相同的评价意义。

由于“愿意”“情愿”含有相同的语义特征且词性相同,因此有时“愿意”“情愿”可以相互替换,且替换后句子所体现出的说话者的情感、态度等也没有发生变化,即对命题的评价意义没有发生变化,如例(1)中的“愿意”可替换为“情愿”:

(3)我情愿做一个平常的人,有一颗为平常事业得失而哀乐的心,在人事上去竞争,出人头地便快乐,小小失望我便忧愁,见好女人我要,见有利可图就上前,这种我们常常瞧不上眼的所谓俗人,我是十分羡慕却永远学不会的。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情愿”“愿意”都含有[+意愿性][+主动性]的语义特征,都体现了说话者对客观命题积极肯定的主观评价,因此二者可相互替换并且替换后主体对命题的评价意义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愿意”“情愿”可以表达相等程度的意愿,即二者具有相同的意愿等级。

高亮(2017)受到Givón(1980)将语义等级与句法等级对应起来研究的启发,认为意愿情态动词具有不均质性,各意愿情态动词的意愿等级存在差异,因而在句法形式方面的表现也就不同。根据Givón提出的一个动词具有越高的约束等级,其补足语中施事的特征越不明显这一原则[7],高亮提出了控制力假设,其基本内容为“主要动词的意愿等级越高,主要动词对次要动词的控制度越强,二者的语义联系和句法关系越紧密;反之主要动词的意愿等级越低,主要动词对次要动词的控制度越弱,二者的语义联系和句法关系则越疏远”[8],并且论证了“会、肯”等意愿情态动词的意愿等级高于“愿意、希望”。他的论证过程如下:

根据Givón提出的原则,主要动词具有越高的约束等级,其补足语中施事的特征便越加不明显。

1.VM(1)VM代表意愿情态动词(Volition Modal verb,简称VM)。+VP

(1)我会/肯/愿意/希望参加你的婚礼。

例(1)补足语中的施事与主句主语一致,补足语中的施事为空语类,施事形式最为简单,所以此时VM与其后的动词构成的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VM对其后VP的控制度最高。

2.VM+S’(小句主语)+VP

(2)我愿意/希望你来参加我的婚礼。

(3)※(2)※在本文中表示句子不成立。我会/肯他去北京。

例(2)中VM加S’(小句主语)时,S’由一定的词汇形式“你”充当,比空语类形式明显,说明VM对VP控制力的降低。而“会、肯”则不能后接完整的小句,如例(3)。

综上所述,高亮得出“会、肯”的意愿等级高于“愿意、希望”。

我们认为意愿等级经过句法形式方面的论证更具说服力,因此根据高亮的分析方法以及Givón提出的原则,我们试图论证“情愿”“愿意”的意愿等级。“情愿”“愿意”作为助动词,均可直接加VP结构,如例(4a)例(4b):

(4)a.我愿意奉献一切。

b.我情愿奉献一切。

(5)a.我i愿意[PROi]奉献一切。

b.我i情愿[PROi]奉献一切。

(6)a.我愿意你们留下来。

b.我情愿你爱上一个女人,总比去当一个雅各宾派强些。我情愿你爱上一条短布裙,见他妈的鬼!(《悲惨世界》雨果)

通过例(5a)例(5b),我们发现“愿意”“情愿”补足语中的施事均由空语类PRO来充当,由于空语类PRO只有语义内容而没有语音形式,因此例(5a)例(5b)补足语中次要动词“奉献”的施事特征都不明显,例(5a)和例(5b)中的主要动词“愿意”“情愿”分别对各自补足语中的次要动词“奉献”的控制度相等,这说明“情愿”“愿意”具有相同的意愿等级。此外“愿意”“情愿”后的补足语都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例(6a)例(6b)。此时二者补足语中的施事均具有具体的词汇形式,施事特征明显,说明“愿意”“情愿”对补足语中的次要动词的控制度都较低,这同样表明“愿意”“情愿”具有相同的意愿等级。

此外我们将例(5)例(6)的结构树形图表示如下:

通过比较例(5)例(6)的结构树形图,我们发现二者的差异就在于补足语子句中施事形式的差异。例(5a)例(5b)中的“愿意”“情愿”均为二元谓词,包括一个施事论元和一个事件论元,分别指派给主句主语“我”和VP“奉献一切”,这样“愿意”“情愿”的论旨关系得到满足。而其补足语VP中的次要动词“奉献”同样为二价谓词,受事论元由“一切”充当,“奉献”还得指派一个施事论元,显然不能指派给主句主语“我”,因为这样“我”就获得了两个论旨角色,违反了题元准则。所以“愿意”“情愿”补足语中都存在着空主语PRO,语义指向主句主语,为主语“我”所控制。在例(6a)例(6b)中“愿意”“情愿”补足语子句中的施事分别由具体词汇“你们”“你”充当,相较于空主语PRO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我们认为主体发出做某事的意愿越强烈,越会亲自采取行动去实现这一意愿,意愿实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样对于补足语是VP的“愿意”“情愿”而言,意愿的发出者是“我”,动作的执行者虽然由空语类PRO充当,但是它的语义指向“我”,为“我”所控制,实际的动作执行者也就是“我”,说明这一意愿实现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反过来也表明此时二者的意愿性都更强烈。而对于补足语是小句的“愿意”“情愿”来说,意愿的发出者是“我”,动作的执行者是“你们”“你”“我”的意愿的达成需要对方的配合,“我”对动作的执行不具有可控性,也就是说,意愿的发出者“我”和动作执行者“你们”“你”之间是独立的,那么这一意愿实现的可能性就较低,说明此时二者的意愿性都在降低。不管“愿意”“情愿”所表示的意愿性是高还是低,可以肯定的是二者均具有相等的意愿等级。

通过以上语义和句法的综合比较,我们认为“愿意”“情愿”具有相同的意愿等级,且都体现了对命题内容积极肯定的评价意义。

此外,“情愿”“愿意”都可前加程度副词以强化对命题的主观评价。从语义上看,“情愿”“愿意”表示主观上乐意做某事,加上程度副词后则增强了主体的意愿性程度,如程度副词“很”“极”“非常”“十分”等,体现出强烈的命题评价性。如:

(7)这本集子是那位北京的朋友鼓励我编辑的,我感谢他的帮助,我还请求他允许我把我的《序跋集》献给下一代和再下一代的读者,我非常愿意接受他们的批判。(《随想录》巴金)

(8)他很愿意闭着眼,仅只让这温暖的人潮在身上冲洗着,但是他不得不勉强使自己开口说话。(《赤地之恋》张爱玲)

(9)但是王仙客偏觉得这事情很古怪,因为根据鱼玄机的供词,她是很情愿被判死刑的。(《青铜时代》王小波)

(二)“情愿”和“愿意”命题评价意义的不同点

“情愿”除了表示“心里愿意”外,还表示“宁愿、宁可”义,而“愿意”则没有。我们认为“宁愿、宁可”的意思也就是“心里愿意”,只是“心里愿意”的程度更高。由此“愿意”“情愿”在某些情况下对命题的评价意义也有所不同,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命题评价的主观意愿性强弱差异。“情愿”和“愿意”虽然都是表示主观意愿的助动词,都对命题含有主观判断评价,但二者所表现出的主观意愿性程度并不相等。“情愿”含有[+强意愿性]的语义特征,可表达出更愿意的意思,尤其体现在“情愿……也不/也要……”这样的强意愿性选择句式中。而“愿意”则没有[+强意愿性]的语义特征,也没有“愿意……也不/也要……”的句式。可见“情愿”对命题评价的主观意愿性强于“愿意”,即“情愿”的意愿性等级优于“愿意”。意愿性等级越高,说明其表现出对命题更加强烈的态度、情感、立场等,具有更强的评价意义。因此较之“愿意”“情愿”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意愿性,对命题也具有更加强烈的评价意义。试比较下列例句:

(10)要命的是萍萍理解错我的话了,她含着眼泪对我说:“我愿意做你的妻子,我听了你刚才的那一番话以后,我就愿意做你的妻子了。”(《我为什么结婚》余华)

(11)我愿意去西藏工作。

(12)说实在的,我的虚弱和处境已经使我心灰意冷了,以至于我情愿死,也不想再求活命而继续受这份罪了。(《淑女的眼泪》萨德)

(13)我情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好我爱的人。

例(10)例(11)中的“愿意”都表达了“我”做某事的主观意志和愿望,“我”的决定与其他人或事无关,是“我”自发性的动作行为,因此“愿意”体现出主体对命题内容的一般意愿性评价。而例(12)中的“我”要在“死”和“继续受这份罪”之间做出决定,经过权衡“我”选择了“死”,而权衡比较的结果就是产生程度上的差异,即和“继续受这份罪”相比,“我”更愿意“死”“情愿”体现了说话者的强意愿性和选择倾向性。同理例(13)中“情愿”所表达的含义就是“我”在“牺牲自己的生命”和“保护好我爱的人”之间“我”更愿意选择前者。由于“情愿”含有[+强意愿性]的语义特征,则“情愿”明显表达出主体更加强烈的意愿,也体现出主体对命题内容更加强烈的情感、态度评价等。

2.对命题评价的肯否差异。我们认为表宁愿、宁可义的“情愿”的语义中还含有[+否定性意味]的语义特征,而“愿意”则没有此语义特征,这使得二者在对命题的肯否评价上形成差异。请看下列例句:

(14)a.我愿意吃饭。

b.我不愿意吃饭。

(15)a.我情愿说他好。

b.我愿意说他好。

c.我情愿说他好(也不说张三好)。

d.我不情愿说他好。

例(14a)中的“愿意”表达了“我吃饭”这一事件对说话者而言是符合其内心意愿的,体现了对命题积极、肯定的评价意义。如果说话者要表达对“我吃饭”这一客观命题的否定性意愿态度时,则要在表主观意愿态度的“愿意”前加否定副词“不”构成“不愿意”来体现,如例(14b)中的“不愿意”就体现了说话者对命题内容的否定性评价。也就是说当“愿意”单独出现在句子中时,“愿意”只能附加给客观命题内容肯定性的评价,如果要表达对命题的否定性评价,则要通过“愿意”的否定形式“不愿意”来体现。

而当“情愿”单独出现在句子中时,它既能表达主体对命题的肯定评价,也能表达主体对命题的否定评价,即“情愿”在相同的句子中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评价。例(15a)中的“情愿”表示甘愿、愿意做某事,可与“愿意”互换,如例(15b)。不管是“愿意”还是“情愿”都表明了说话者是心甘情愿地“说他好”,表达了合乎主体主观心愿的情感态度,体现了说话者对命题内容积极肯定的评价。例(15c)中的“情愿”则表示宁愿、宁可义,此时“情愿”的语义中含有[+否定性意味]的语义特征,尤其体现在“情愿”构成的“情愿……也不/也要……”的选择句式中。即使没有构成显性的“情愿……也不……”选择句式,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情愿”的这一义项,补出后面省略的内容,如例(15c)。也就是说,表宁愿、宁可义的“情愿”出现的语境一定关联着两个或几个选项,两个或几个选项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只出现一个选项。当只出现一个选项时,我们根据意思可以补出另外一个选项,而且“情愿”后面的选项一定是说话者在这两个或几个选项之间经过权衡做出的相对符合主观意愿的结果,但实际上说话者对这一表面上的倾向性选择也是持否定态度的,“我”既不愿意“说他好”,也不愿意“说张三好”“我”由于选项的限制只好做出相对符合主观意愿的取舍。所以,“情愿”附加给命题事实上是一种消极、否定的评价意义。当然“情愿”也可以通过前加否定副词“不”构成“不情愿”这样的显性否定形式来体现主体对命题的否定评价,如例(15d)。

简言之,当“愿意”单独出现在句中时,体现了主体对命题的肯定评价,主体若要表达对命题的否定评价,则要在“愿意”前加否定副词“不”来表示;而当“情愿”单独出现在句中时,相同的句子可以表达不同的命题评价,它既能表达主体对命题的肯定评价,如例(15a),也能表达主体对命题的否定评价,如例(15c),还可以通过构成“情愿”的否定形式“不情愿”来表达对命题的显性否定。

通过以上对比研究,我们发现“情愿”和“愿意”之所以会对命题产生相反的主观评价,与二者的语义差异相关。“情愿”除了具有“愿意”所表示的因符合内心主观意愿而乐意做某事这一义项之外,还能表示宁愿、宁可之义。当它表宁愿、宁可之义时,实际上含有否定性意味。因此,当“情愿”单独出现在命题中时,它会对命题产生否定性的主观评价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愿意”“情愿”的语义差异描写为:

愿意[+意愿性][+主动性][-强意愿性][-否定性意味]情愿[+意愿性][+主动性][+强意愿性][+否定性意味]。

二、“愿意”类词语和“情愿”类词语对命题评价的对比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认为“愿意”语义上表达了主体主观上乐意、甘愿做某事的意愿,体现了主体对命题积极肯定的评价。而“情愿”在语义上既能表达做某事是主体心里愿意的,又能表达主体经过权衡而选择愿意做某事,实际上并不符合主观意愿。因此“情愿”在相同的句子里既能体现对命题积极肯定的评价,又能体现对命题的消极否定评价。据此我们对齐沪扬《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中收入的303个语气成分进行考察,并将只能对命题进行肯定评价的词语归入“愿意”类词语,只能对命题进行否定评价的词语归入“情愿”类词语。

(一)“愿意”类词语

“愿意”类词语都体现了主体对命题的肯定评价,我们根据语义将其内部成员分为以下几类。

1.“确实”类词语。“确实”类词语含有对客观事实表示肯定的语义,体现了主体对命题的肯定性评价。据此我们对齐沪扬《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中205条语气副词进行考察,发现“实、实在、委实、的确、确乎、确实、确然、诚然”都可以表示肯定的语气。由于篇幅限制,我们从中选取较具代表性的“的确、确实、委实”进行分析和比较:

“的确、确实、委实”都表示肯定、确认的语气,体现主体对客观命题的肯定评价,有时三者可相互替换,如:

(16)这个故事的确/确实/委实感人。

“的确、确实、委实”都可以构成AABB式来加强肯定语气,体现主体更加强烈的主观评价。如:

(17)a.中美关系的的确确面临着严峻的考研。

b.我确确实实在哪儿见过这个人。

c.这几句话,委委实实是一个平凡的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

但是“委实”构成的AABB式的使用频率要远低于“的确”“确实”。我们在BCC语料库中分别输入三者的AABB式,发现“的的确确”的用例有300条,“确确实实”的用例有335条,而“委委实实”则无用例,但我们在齐沪扬《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中发现3条用例,其中1条为例(17c)。

此外三者在句中的位置也有差异,即“的确”“确实”可以用在句首,后面有停顿,而“委实”无此用法,只能用在句中。如:

(18)a.的确/确实,我上个月见过他们。

b.我上个月的确/确实见过他们。

(19)a.※委实,我上个月见过他们。

b.我上个月委实见过他们。

“的确、确实、委实”句法位置的差异表明三者的评注范围也有差异,“的确”“确实”既可以位于句中也可以位于句首,使其不仅能对句中的谓语进行评注,还能对整个句子进行评注。而“委实”只能位于主谓之间,对谓语进行评注。可见,“的确”“确实”的评注范围大于“委实”。

最后,“的确、确实、委实”在语体的使用上也有差异,“委实”多用于书面语,“的确”“确实”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均可使用。

2.“意愿”类词语。“意愿”类词语语义上表示主体的意志、愿望,包括“高兴、乐意、乐得、乐于、想要、肯、要”。同样由于篇幅限制,我们仅选取“高兴、乐意、肯”进行分析和研究。

从语义上看“高兴、乐意、肯”都表示主体内心里愿意做某事。如:

(20)我高兴背着他。

(21)我乐意帮助张三渡过难关。

(22)我肯陪着他去医院。

例(20)的“高兴”表达了主体“我”对于“我背着他”这件事情的态度,“我”是愿意这么做的,也体现了“我”对这件事的肯定评价。同样例(21)例(22)中的“乐意”“肯”也体现了说话者对命题的肯定评价。

同“愿意”一样,“高兴”“乐意”“肯”单独在句子中使用时只能体现对命题的肯定评价,若要表达主体对命题的否定评价,则需要借助否定副词“不”构成相应的否定形式“不高兴”“不乐意”“不肯”,如:

(23)a.柔嘉顿足道:“你为什么不早跟我说?我家里没有这一套,我自己刚脱离学校,全不知道这些奶奶经!麻烦死了,我不高兴做你们方家的媳妇了!”(《围城》钱钟书)

b.我不乐意参加他们的聚会。

c.他不肯离开这个家。

需要注意的是“高兴”还能和“没”连用来体现对命题的否定评价,而“乐意”和“肯”则无此用法,如例(24)。

(24)我最近忙得不可开交,就没高兴去同学家聚会。

此外“高兴”“乐意”都可前加程度副词“很、十分、非常”等来强化主体对命题的主观评价,“肯”则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来强化主体对命题的主观评价,如:

(25)a.我很/十分/非常高兴见到你们。

b.她很/十分/非常乐意接受这项任务。

c.※我很/十分/非常肯留下来陪你。

我们认为“肯”之所以不受程度副词修饰来强化主体对命题的主观评价,是因为“肯”语义中含有的意愿性程度比“高兴”“乐意”高,不需要再借助程度副词来提高意愿性程度,即“肯”的意愿等级高于“高兴”“乐意”。试比较下列例句:

(26)a.我i高兴[PROi]喝红茶。

b.我i乐意[PROi]喝红茶。

c.我i肯[PROi]喝红茶。

(27)a.我高兴你考上了大学。

b.我乐意你去完成任务。

c.※我肯你留在这里。

通过以上例句我们发现“高兴”“乐意”后的补足语都是有独立施事的子句,补足语子句的施事特征明显;而“肯”后只能直接加VP,补足语的施事为空语类PRO,则“肯”对其后VP的控制度较高,说明“肯”的意愿性也较高。由此我们可得到如下意愿等级序列:

肯>高兴/乐意

“高兴”“乐意”的意愿等级虽然相同,但是二者在语体的选择上也有差异,“高兴”多用于口语,并带有方言色彩。

(二)“情愿”类词语

“情愿”类词语都体现了主体对命题的否定评价,通过对齐沪扬《现代汉语语气成分用法词典》中205条语气副词进行考察,我们发现“宁愿、宁肯、宁可、只得、只好”5个语气副词语义中都含有否定性意味,体现主体对命题的否定评价。我们根据语义将其分为以下两个小类:

1.“宁愿”类词语。“宁愿”类词语包括语气副词“宁愿、宁肯、宁可”,三者最主要的功能是充当高层谓语进行主观评注,因此张宜生称之为“评注性副词”。从语义上看,“宁愿”“宁肯”“宁可”都体现了主体经过权衡比较后做出的更符合主观意愿的选择,虽然表面上三者都表达了主体更愿意做某事的意愿,但实际上体现了主体对命题内容的否定评价。如:

(28)我宁愿/宁肯/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向敌人投降)。

例(28)中的“我”实际上并不想死,因为按照一般常识没有人会主动产生牺牲自己的意愿,只有在生命和比生命更有价值的东西之间进行选择时,人们才会选择放弃生命。可见“宁愿”“宁肯”“宁可”所表示的意愿越强,则其体现出的对命题否定评价的主观性越强。

关于“宁愿”“宁肯”“宁可”所表示的意愿性强弱的探讨,王天佑(2009)认为“宁愿”“宁肯”“宁可”均可引导取舍句,而且由它们引导的取舍句经常用于表转折的语境中,他通过研究提出“取舍主体的取舍行为主观性越强,该行为越容易与他人的取舍形成对立,反映在语篇当中就是该句式较容易进入表‘转折’的语境当中”[4]100,并指出“‘宁愿’和‘宁肯‘引导的取舍句更容易进入表‘转折’的语境当中,而“宁可”引导的取舍句则较少用于表‘转折’的语境当中”[4]100。本文赞同王天佑的观点,由此可见“宁愿”“宁肯”的主观性强于“宁可”。周有斌(2004)认为“宁愿”中“愿”的所有义项都跟人的意愿有关,而“宁肯”中的“肯”除了含有表意愿之外,还有其他义项,“这就使得用‘宁愿’表意愿性选择比‘宁肯’更容易让人感知”[9],这实际上表明了“宁愿”的主观意愿性强于“宁肯”。

“宁愿”“宁肯”中都含有“宁”字,可见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愿”和“肯”上,我们认为这种意愿性差异从句法结构上进行论证更具合理性,试比较下列例句:

(29)a.我i愿[PROi]参加篮球比赛。

b.我i肯[PROi]参加篮球比赛。

(30)a.我相信你会找到这样的人。我愿你得到幸福。(《人生》路遥)

b.※我肯你得到幸福。

通过以上两例的对比,我们发现“肯”后只能接VP结构,这样其补足语中的施事为PRO,施事特征不明显;而“愿”在表希望、祝愿义时则能后接补足语子句,此时补足语中的施事特征明显。可见从句法结构上论证,我们得到“宁肯”的主观意愿性强于“宁可”。

综上所述,“情愿”类词语内部各成员的意愿等级为:

宁肯>宁愿>宁可

2.“只好”类词语。“只好”类词语包括语气副词“只好、只得”,二者语义上都表示由于没有别的选择而不得不做某事。如:

(31)长顺很想翻脸辱骂他一顿,可是他知道今天他不该吵架拌嘴,所以只好远远地躲开他。(《四世同堂》老舍)

(32)我正要低头回去,她已看见我了,远远地叫着,我只得过去。(《冰心全集第二卷》冰心)

例(31)例(32)中的“只好”“只得”都表明了说话者迫于某种情况而选择做某事,实际上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出自说话者的本意。例(31)中长顺本意不是躲开他,而是想骂他,但因为知道“今天他不该吵架拌嘴”,所以只好选择躲开他,例(32)中“我”并不想过去,但是她已经看见“我”了,还“远远地叫着”“我”不愿但不得不过去。可见“只好”“只得”的语义中含有否定性意味,体现了说话者对命题的否定评价。

虽然“只好”“只得”语义中都含有不得已的意味,但二者不得已的程度有差异。如例(31)中“辱骂他一顿”和“躲开他”都是长顺主观上可选择做的事,虽受“形势所迫”,但仍可选择做相对符合主观意愿的事,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无奈的意味。例(32)中“我”在她看见“我”并叫“我”的形势下没有选择的余地,虽不愿却只能过去,这样无奈的意味更重。因此“只好”在不得已、无奈的程度上低于“只得”。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发现“愿意”类词语体现了主体对命题的肯定评价,“情愿”类词语体现了对命题的否定评价。在“愿意”类词语和“情愿”类词语内部,各成员对命题评价的主观意愿性强弱、评注范围等方面也存在着细微差异。

三、结语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意愿类助动词“愿意”“情愿”的语义共性及区别揭示了二者对于命题评价的差异,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愿意”“情愿”在语义上的共性和差异影响其对于命题的主观评价,语义共性使二者体现出对命题相同的评价性,即二者都能体现主体对客观命题积极肯定的主观评价。而语义差异则使二者形成截然相反的评价态度,“愿意”只能对命题进行肯定评价,“情愿”则能对命题进行肯定评价或否定评价。同时在“愿意”“情愿”对命题评价差异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还探索了“愿意”类词语和“情愿”类词语及其内部成员对于命题评价的差异,“愿意”类词语体现了主体对命题的肯定评价,“情愿”类词语体现了主体对命题的否定评价,两类词语内部各成员对命题评价的主观性强弱及评注范围等也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厘清了“愿意”“情愿”的语义差异及及其对命题的评价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同时本文意在丰富助动词语用功能方面的相关研究,此外,对于改进对外汉语教学中同义词的辨析与教学方法等也具有相应的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情愿助动词副词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助动词”相关语法知识集锦
如果回忆即遗忘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助动词的用法
维吾尔语助动词及其用法
言论
雨点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