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GIS断路器油泵漏油的原因及运维措施

2020-12-23

机电信息 2020年32期
关键词:漏油油泵螺栓

孙 浩

(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天生桥局,贵州黔西南562499)

0 引言

GIS是运行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少、检修周期长的高压电气设备,其故障率只有常规设备的20%~40%,但GIS也有其缺点,例如SF6气体泄漏、外部水分渗入、导电杂质的存在、绝缘子老化、油泵家族性故障等因素影响,都可能导致GIS发生故障。而GIS的全密封结构使故障的定位及检修比较困难,检修工作繁杂,事故发生后的平均停电检修时间比常规设备长,其停电范围广,常涉及非故障元件。

1 典型故障

1.1 事故简介

2019年某换流站发生一起GIS断路器紧急缺陷,现场检查发现5043断路器A相机构箱内存在喷油现象,此断路器机构型号为GST-550BH;额定电压:550 kV;操作方式:分相操作。在将断路器操作到检修状态后,检修人员打开机构箱发现机构箱内信号缸过渡块下有大量油迹,如图1所示,检查油箱油位低至告警油位以下,油压表压力显示正常为33 MPa,随后对机构进行泄压,检查机构箱内航插及端子排未受油迹影响,擦净液压机构模块上油迹后,发现信号缸上部的过渡块右侧加工孔螺塞处渗漏油,如图2所示,随即对机构箱进行排油,排油后拆下右侧加工孔螺塞后发现垫圈已损坏断裂。

图1 开关渗漏油

图2 开关渗漏油位置

1.2 事故处理过程

检修人员在作业下方铺垫毛巾,防止更换过程中过渡块内流出的残油弄脏机构箱,拆下固定在信号缸侧面的行程开关的固定螺栓并放置在机构箱内,拆下固定过渡块和信号缸的4颗M8螺栓,取下信号缸和过渡块整体放置在铺垫有毛巾的地面上,将信号缸和过渡块进行拆解,拆下原过渡块上的白色保护垫圈和O形密封圈,在新过渡块和对接面上及槽内薄涂硅脂SH45,在槽内安装白色保护垫圈和O形密封圈,安装新的过渡块并紧固,在过渡块上安装信号缸并紧固,安装信号缸侧面的行程开关,在螺塞上装入O形圈并薄涂硅脂SH45,在过渡块两侧加工孔处装入螺塞(新品),紧固力矩12 Nm。安装常高压油侧和命令侧排气阀,其中排气螺栓下方螺母紧固力矩100 Nm,上方螺母紧固力矩40 Nm。打开油箱注油至绿色标线以上停止,未发现有渗漏油现象。

2 故障分析

2.1 漏油原因分析

(1)现场对过渡块右侧堵头处进行检查时发现,重新拧入螺塞后位置不正,检查螺孔内部螺纹完好,进一步发现螺孔开孔尺寸有偏差,导致螺塞安装不良。

(2)机构过渡块命令侧油管路螺孔与端面垂直度不良,螺塞带O形圈无法正确安装,O形圈受力不均匀,一侧因受力过大导致出现断裂,不能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由于该侧油压高,故该处的高压油喷出形成漏油现象,如图3所示。

图3 漏油原因分析

2.2 漏油引起的其他现象分析

2.2.1 机构频繁打压原因

由于设备处于合闸运行状态,过渡块内高压油渗漏失压,机构压力下降至32 MPa时启动油泵,补压至33 MPa,油泵停止。漏油一直持续,机构继续失压,形成了“油泵补压——漏油失压——继续补压”的循环状态,因此出现了机构频繁打压现象,且随着液压油的泄漏,油箱内的液压油减少,补压时间间隔将会变小,频繁打压现象加剧,直至液压油不足,油泵处于持续补压状态。开关油泵故障前后打压次数统计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

表1 开关油泵故障前后打压次数统计

(1)油泵补压时长基本一致,电机输出功率稳定,补压效率未降低。

(2)补压间隔时间缩短,漏油现象在第6次补压后呈现急剧增加趋势,并最终在第8次补压过程中12:47:09时因油箱内液位低报油泵故障信号。

2.2.2 油泵故障原因

机构频繁补压,高压油不断充满过渡块,油从过渡块命令侧不断漏出,漏油导致油箱内油位下降,当油箱内油位低至低油位报警开关33Q动作时,GCB油泵故障信号出现,如图4所示。

图4 油泵故障信号

3 运维建议

(1)用塞尺检查螺塞是否有间隙,有间隙的螺塞需要停电时拆解检查或更换。

(2)关注机构打压异常或油泵故障信号,出现异常时检查机构是否有渗漏油,机构箱底部是否有油迹,并及时更换受损密封件或紧固机构,安装螺栓。

(3)定期巡查,检查机构是否有漏油、渗油现象,早发现早处理。

4 其他类似故障分析及建议

(1)换向阀渗漏油。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存在渗漏油的30相换向阀,漏油量轻微,属于正常现象。后续处理:如果发现漏油量明显增多,必要时更换密封圈。

(2)信号缸的过渡块排气阀螺栓渗漏油。

从设备安装到目前为止,发现两个排气阀漏油情况:1)2017年漏油位置,现场检查紧固螺栓后漏油现象消失。2018年该位置又出现漏油现象,现场更换两个排气阀,更换后试验合格,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漏油。2)2018年液压机构排气阀漏油,现场紧固排气阀后,到目前为止没有漏油现象。泄漏原因:排气阀采用紫铜垫密封,紫铜垫的安装状态、紧固力矩的大小,都有可能导致渗漏油。后续处理:如果发现此处有渗漏油现象,应更换排气阀和密封垫。

(3)机构频繁打压。

根据现场统计的整站断路器油泵打压次数可知:每相机构每月打压次数不同,某相打压次数最多,为43次,平均每天打压1.43次。打压次数差异原因:液压机构打压次数和整个油路系统密封性有关,特别是换向阀、二级阀、安全阀等主要位置的密封性是造成打压差异的主要原因。对整台机构来说,密封性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油泵打压次数有差异是正常现象,只要每天打压次数在设计范围内,就不影响设备的性能。但如果机构打压次数有增多趋势,就需要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处理。如果打压次数很稳定,则不需要处理。

5 结语

GIS设备制造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40多年来,各GIS生产厂家围绕着提高经济性和可靠性这两个主要目标,在元件结构、组合形式、制造工艺以及使用和维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目前,GIS设备的技术性能与参数已超过常规开关设备,并且结构大大简化,可靠性大大提高,为GIS进一步小型化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猜你喜欢

漏油油泵螺栓
AV63-14轴流风机伺服油缸漏油原因分析及处理
M16吊耳螺栓断裂失效分析
立式电动机推力轴承漏油事例分析
预紧力衰减对摩擦型高强螺栓群承载力的影响
螺栓紧固杂谈
糯扎渡水电站推力外循环油泵启动逻辑优化
新型潜油泵电缆的结构设计
油泵壳体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机床漏油的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测井车液压油泵磨损失效分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