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锁髓内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长骨骨折疗效对比

2020-12-23梁志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24期
关键词:长骨交锁髓内

梁志军

广西钟山县中医医院 542699

随着地产建筑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导致高能量性的损伤不断增加,其中,下肢长管状骨骨折多是由于高能量性创伤导致,患者软组织损伤严重,情况比较复杂,加大了治疗的难度[1-2]。目前,临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不过对于骨折依然以手术治疗为主,临床常见的治疗方式是髓内固定和传统钢板固定,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术后恢复周期长,且切口愈合慢,髓内固定有效改善了上述问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具有固定可靠、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3-4]。其中,骨折复位方式包括闭合复位和有限切开复位,对于两种复位方式治疗效果目前还缺乏相关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对下肢长骨骨折患者进行交锁髓内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并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进行对比,本文选取我院87例下肢长骨骨折患者纳入对比观察,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87例下肢长骨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53.2±6.8)岁,病程3~12d,平均病程(7.4±2.1)d;研究组44例,男31例,女13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52.5±6.3)岁,病程2~13d,平均病程(7.5±2.2)d。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均为新发生骨折,且局部软组织挫伤严重,骨质缺损情况不明显;(2)均在伤后半个月内就诊治疗;(3)骨折部位在股骨中上段及胫骨平台6cm以下,踝关节面5cm以上;(4)受伤前患者下肢活动正常;(5)ASA术前分级为Ⅰ~Ⅱ级;(6)患者均知情同意,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1)患者伴有严重内科疾病;(2)伴有精神疾病;(3)伴有严重骨质疏松;(4)骨折为病理性的;(5)无法接受麻醉及无法进行内固定手术者。

1.2 手术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首先,对患者做好相关的术前准备,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然后,选择骨折部位切口及切口延伸,在剥离骨膜后充分暴露患者骨折端,进行解剖复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最后,止血,对切口进行缝合,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2.2 研究组:采取交锁髓内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体位为仰卧位,在骨折端做一个3~8cm小切口,先对患者进行牵拉、拆顶等复位方式并借助复位工具恢复骨折大致长度和力线,待复位满意后,对股骨骨折大粗隆近端做一4cm切口,并进行钝性分离直至粗隆顶点,在此处以开口器开口,作为钉点;对胫骨骨折切口位置在髌骨中部至胫骨近端约5cm处做纵行切口,髌韧带锐性切开,并向两侧牵开,钉点位于胫骨结节上缘2cm斜坡处中点偏内侧处以开口器进行开口。于远端将长导丝插入,并进行扩髓至远端的髓腔,髓腔的直径应比髓内钉直径大1mm。然后选择适宜的髓内钉主钉,对于骨折端的小蝶状骨块可采取可吸收线和复位钳进行简单的固定复位,再将近远端的锁钉置入,对碎骨块的固定复位经过C臂机确认后,没有明显移位,且锁钉位置正常,可置入尾帽,最后进行切口冲洗,止血,缝合,术后常规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其中,骨折愈合标准是通过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显示具有连续的骨痂形成。同时对术后并发症(包括骨折不愈合、切口皮肤坏死、延迟愈合)进行统计,记录术后1个月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

1.4 评价标准 对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以Hss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价[5],包括6个项目,满分为100分,具体分值为:疼痛为30分,功能为22分,活动度为18分,肌力为10分,屈曲畸形为10分及关节稳定性为10分。分值在85分以上为优,70~84分为良,60~69分为可,在59分以下者为差。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对比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对比

2.2 两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 研究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下肢长骨骨折一般属于暴力型损伤,患者发生骨折后,其骨折端移位十分明显,且常伴有骨折旋转、短缩、成角移位等情况,因此,多采取内固定治疗[6]。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内固定材料有髓内针和钢板,其中,钢板内固定能够帮助患者恢复下肢长骨的长度,控制骨折端旋转,在以往临床治疗中应用比较多,不过钢板内固定也具有局限性,容易造成偏心固定,术后患者早期负重的话,很容易出现钢板断裂或者拔钉的情况,造成患者预后不良,固定失败。此外,钢板内固定术中需要广泛剥离骨膜,损害骨折断端的血供,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大,这种情况下会影响患者术后愈合,延长愈合时间或者发生骨不连的情况,目前,该方法在临床上应用于下肢骨干骨折中的情况不断减少[7-8]。

髓内针属于中央轴心式固定,其固定力学为应力分享型传导,对患肢生理力学的影响比较小,具有很多优势:(1)对患者的创伤比较小,术中不需要对患者骨膜组织进行剥离,可减少对骨折断端残余血供的影响,加快骨折愈合,减少术后感染的概率[9]。(2)不仅可恢复下肢长骨长度,同时还可以很好地控制骨折旋转及成角的问题,无须进一步外固定,因此,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出现功能障碍的情况,是目前临床上应用于下肢长骨骨折固定的主要手段。(3)患者骨折愈合后,在取出内固定时,仅需要在髌韧带处采取拔出器将3枚髓内针取出便可,操作便捷,切口小[10]。(4)有限切开复位虽然为有创性开放复位,不过小切口部位同样不需要剥离骨膜,对软组织的损伤较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骨折端的原始血供,对骨折愈合不产生影响。同时接近甚至达到了解剖复位[11]。

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交锁髓内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不会增加术中出血量,反之有限地暴露骨折促使骨折复位更加直接,减少复位时间,且不影响愈合时间。在薛德挺等人的研究中[12],有限切开复位虽然增加了一定的切口创伤,但愈合良好,且优于对照组,这与本文的结论一致。研究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对下肢长骨骨折患者进行交锁髓内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过抗感染及换药处理后均得到改善,说明交锁髓内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对下肢长骨骨折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肯定,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增加骨折端有效接触面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长骨交锁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内固定对长骨骨不连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骨外科手术中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研究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引产胎儿长骨的宫内外测量研究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