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涪陵页岩气田连续油管生产效果评价

2020-12-23刘尧文

石油钻探技术 2020年6期
关键词:水气稳产气井

刘尧文, 李 牧

(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重庆 408014)

涪陵页岩气田共建成焦石坝、江东、平桥、白涛和白马等5 个生产区块,不同区块、不同生产阶段的气井其产气、产水特征差异较大。受产量递减、井筒积液的影响,气井生产时率逐渐降低。该气田主要采用 φ73.0 mm×5.51 mm、φ60.3 mm×4.83 mm 普通油管和 φ50.8 mm×4.45 mm、φ38.1 mm×3.68 mm 连续油管等4 种规格的采气管柱,其中连续油管具有单井成本低、起下速度快、工序简单和施工时效性高等优点[1],在涪陵页岩气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不同气井的连续油管压力损耗、稳产时间、稳产期累计产气量存在差异,笔者基于现场应用情况,分析了连续油管直径、下入深度和下入时机对气井生产效果的影响,明确了连续油管的适用范围,为提高连续油管在涪陵页岩气田的应用效果提供了依据。

1 涪陵页岩气田连续油管应用情况

目前,涪陵页岩气田42 口生产井采用连续油管采气管柱,其中,采用φ50.8 mm×4.45 mm 连续油管的井有 36 口,采用φ38.1 mm×3.68 mm 连续油管的井有6 口。连续油管最浅下深为2 220.00 mm(井斜角 30°),最深下深为 4 400.00 m(井斜角 85°),平均下深3 200.00 mm。采用连续油管采气管柱的生产井初期产气量为(1.10 ~7.80)×104m3/d,产水量为0.55~18.90 m3/d,水气比为 0.08 ~10.90 m3/104m3。总体来看,页岩气井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气井生产效果,但采气管柱的优选更为重要。在无阻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水气比高的页岩气井下入连续油管后生产不稳定、产量较低,其中,15 口典型井的生产数据见表1。

表 1 涪陵页岩气田采用连续油管采气管柱的15 口典型井生产情况统计Table 1 Production statistics of 15 typical wells with coiled tubing gas producing pipe stings in Fuling Shale Gas Field

2 连续油管生产效果的影响因素

2.1 连续油管直径

2.1.1 连续油管直径对携液效果的影响

页岩气均采用水平井开发,而水平井的造斜段最易积液,故提高造斜段携液能力是解决水平气井积液和优化采气管柱的重点[2-7]。王琦[8]通过试验证明井斜角在50°左右时临界携液气量最大,并以50°井斜角的临界携液气量为气井的临界携液气量,建立了振荡式冲击携液临界气流量计算模型。采用该临界携液气流量模型,计算了不同直径油管在不同井底压力(井斜角为50°)条件下的临界携液气量,结果如图1 所示。从图1 可以看出,与φ60.3 mm×4.83 mm 普通油管相比,φ50.8 mm×4.45 mm 连续油管的临界携液气量平均降低38%。因此,单从携液能力的角度考虑,采用的油管直径越小,越有利于气井的携液。

2.1.2 连续油管直径对井筒压耗的影响

图 1 不同井底压力下不同直径油管的临界携液气量Fig. 1 Critical liquid carrying capacity of tubing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under different bottom hole pressures

涪陵页岩气田不同规格连续油管生产井的产气量每增加1×104m3时的单位长度井筒压耗统计结果如图2 所示。从图2 可以看出,虽然采用更小直径的连续油管能够降低气井的临界携液气量,但连续油管的直径越小,单位长度井筒压耗越大。由图2还可以看出,水气比对单位长度井筒压耗的影响较大,当采用φ50.8 mm×4.45 mm 连续油管生产且水气比大于1.5 m3/104m3时,产气量每增加1×104m3的单位长度井筒压耗开始有所增大;当采用φ38.1 mm×3.68 mm 连续油管生产且水气比大于1.0 m3/104m3时,产气量每增加1×104m3的单位长度井筒压耗明显增大。

图 2 φ50.8 mm×4.45 mm 与φ38.1 mm×3.68 mm 连续油管单位长度井筒压耗对比Fig.2 Comparison on wellbore pressure losses per unit lenghth of φ50.8 mm×4.45 mm and φ38.1 mm×3.68 mm coiled tubing

2.1.3 连续油管直径对气井稳产期的影响

计算不同直径连续油管在临界携液气量下的井底流压,作为气井稳产期末的停喷井底流压,用以评价连续油管生产气井的稳产期。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各种气液两相管流压降计算模型的建立基础不同,其适用条件也不相同[9]。田云等人[10]对8 个常用气液两相管流压降模型进行了评价,发现Gray 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连续油管实际生产情况最吻合。故笔者采用Gray 模型,计算垂深3 000.00 m 气井、外输压力为4.5 MPa 条件下采用不同直径油管生产时的停喷井底流压,结果如图3 所示。

图 3 不同直径油管停喷井底流压随水气比的变化Fig.3 Variation of bottomhole flowing pressure with water gas ratio for coiled tubing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when unflowing

从图3 可以看出:水气比越高,油管直径对气井稳产期末停喷井底流压的影响越显著;水气比在0~1.5 m3/104m3时,与采用φ60.3 mm×4.83 mm 普通油管生产相比,采用φ50.8 mm×4.45 mm 连续油管生产时气井的停喷井底流压差别不大且均较低,但φ50.8 mm×4.45 mm 连续油管的临界携液气量更低,因此水气比在0~1.5 m3/104m3时,能够将气井废弃产量和地层废弃压力降至最低;φ38.1 mm×3.68 mm 连续油管的停喷井底流压相对较高,适用范围较窄。

统计涪陵页岩气田φ60.3 mm×4.83 mm、φ50.8 mm×4.45 mm、φ38.1 mm×3.68 mm 等 3 种油管在不同水气比条件下的稳产时间和稳产期累计产气量,结果如图4、图5 所示。从图4、图5 可以看出,水气比在0~1.5 m3/104m3时,采用φ50.8 mm×4.45 mm 连续油管生产能够获得更长的稳产期和更高的稳产期累计产气量。综合考虑连续油管直径对气井携液、井筒压耗、气井稳产时间的影响,水气比在0~1.5 m3/104m3的页岩气井,采用φ50.8 mm×4.45 mm 连续油管采气管柱,生产效果更佳。

图 4 不同直径油管稳产时间随水气比的变化Fig. 4 Variation of stable production time with water gas ratio of tubing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2.2 连续油管下深

2.2.1 连续油管下深对携液效果的影响

由于井斜角50°左右井段携液最难,因此连续油管应下到井斜角大于50°的井段。表2 为3 口连续油管不同下深页岩气井生产效果的对比情况;图6为3 口连续油管不同下深页岩气井的生产曲线。

图 5 不同直径油管稳产期累计产气量随水气比的变化Fig. 5 Variation of cumulative gas production with water gas ratio in stable production period of tubing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从表2 和图6 可以看出,在连续油管下入初期井口套压和配产相同的条件下,即使JY22 井的水气比略高于JY20 井和JY21 井,且连续油管下入初期该井的井口套压略低于JY20 井和JY21 井,JY22 井也能维持较长的稳产期和较大的稳产期累计产气量。其原因是,JY22 井连续油管下到了井斜角大于50°的井段,JY20 井和JY21 井连续油管都下到了井斜角小于50°的井段,而井斜角50°的井段携液最难,易积液,导致JY20 井和JY21 井生产连续性较差。

表 2 连续油管不同下深页岩气井生产效果对比Table 2 Production effect comparison of shale gas wells with different setting depths of coiled tubing

图 6 JY20 井、JY21 井和JY22 井的生产曲线Fig. 6 Production curves of Well JY20, Well JY21 and Well JY22

2.2.2 连续油管下深对井筒压耗的影响

统计涪陵页岩气井不同水气比区间下入φ50.8 mm×4.45 mm 连续油管生产1×104m3气的井筒压耗,结果如图7 所示。从图7 可以看出:井筒压耗与连续油管下深正相关;水气比高于1.5 m3/104m3后,连续油管下深对井筒压耗的影响增大;水气比越高,井筒压耗随连续油管下深增大的幅度越大。

2.3 连续油管下入时机对气井稳产效果的影响

选取下入φ50.8 mm×4.45 mm 连续油管、生产时间较长、已进入间歇生产的页岩气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 可知:在相同水气比条件下,下入连续油管前页岩气井生产时间越短,页岩气井自喷稳产期越长,自喷期累计产气量越高;下连续油管前页岩气井生产时间相同,水气比越大,连续油管的生产效果越差。因此,在较低水气比条件下,越早下入φ50.8 mm×4.45 mm 连续油管,生产过程中携液稳产效果越好,自喷稳产期越长,连续油管自喷生产阶段累计产气量越高。

图 7 不同水气比下井筒压耗与连续油管下深的关系Fig. 7 Relationship between wellbore pressure loss andcoiled tubing setting depth under different water gas ratios

表 3 连续油管下入时机对气井生产效果的影响情况Table 3 Statistics on the influence of coiled tubing setting timing on gas well production

3 结论与建议

1)研究表明,油管直径越小,越有利于气井携液,但同时会增大井筒压耗。综合考虑连续油管直径对气井携液、井筒压耗、气井稳产时间的影响,对于水气比小于1.5 m3/104m3的气井,采用φ50.8 mm×4.45 mm 连续油管生产效果较好。

2)涪陵页岩气田的页岩气井需要压裂后投产,产出水均为返排压裂液。因此,对于水气比在0~1.5 m3/104m3的气井,建议尽早下入φ50.8 mm×4.45 mm 连续油管,这样既有助于压裂液连续返排,也能使页岩气井获得更长的自喷稳产时间和更大的自喷累计产气量。

猜你喜欢

水气稳产气井
巴陵石化硫酸铵稳产稳销 确保春耕化肥供应
高阶煤煤层气井稳产时间预测方法及应用−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郑庄为例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排涝抢收多措并举 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海上边水气藏利用试井资料确定水侵状况研究
玉米早熟品种赛德9号丰产稳产
一种应用于高含硫气井的智能取垢器系统设计
气井用水合物自生热解堵剂解堵效果数值模拟
特低渗透油藏CO2 混相驱和非混相驱水气交替注采参数优化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