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湖南、四川地区的瓷与茶文化初探
2020-12-23杨洋,邓燕
杨 洋,邓 燕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
唐宋时期不仅是酒的时代也是茶的时代,茶事的兴盛大大提高了茶在唐宋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渗透到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诸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茶具的创新和发展。四川与湖南地区制瓷业历史悠久,窑场众多,而且四川与湖南地区相邻,两地窑系也颇有渊源,尤其是湖南省的长沙窑和四川省的邛窑,被学界称为一对孪生子,可见湖南地区与四川地区的制瓷业联系紧密。不可否认,四川与湖南地区都是陶瓷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唐宋时期,四川、湖南地区随着茶文化的不断进步,茶具的规范化、系列化逐渐形成,从此告别了茶具和食具混用的时代,新的器具、新的造型不断问世,也极大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
1 唐宋时期湖南地区的瓷与茶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有云:“盌,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壽州、洪州次。”第一次在文献中出现了岳州窑的身影,岳州窑是唐代湖南地区最富盛名的瓷器,出土器物极多,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现在陶瓷研究者所津津称道的长沙窑,实际上就是岳州窑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时间上,长沙窑要晚于岳州窑,从两窑的时代序列上,也可以看出是相承关系。按照陆羽的《茶经》来看,岳州窑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大的,至少来说位于唐代六大名窑之二,同时《茶经》中还有提到:“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由此看出,以茶圣陆羽的眼光来看,岳州窑青瓷作为茶具是可以与越州窑青瓷相提并论的。
唐人喜好吟诗,喜好喝茶,因此在唐诗中多可以见到关于社会生活的诗句,饮茶当然也不例外。湖南地区的岳州窑在唐代时极富盛名,这也是当时湖南地区的茶业发展鼎盛的一个结果。
隋唐时期,岳州是全国八大产茶地之一,声名远播,当时岳州地区生产的“邕湖含膏”、“黄翎毛”受到全国各地的欢迎,其中“君山银针”甚至属于皇家贡品,这一点可以从唐诗中看出来,唐代湘籍诗僧齐己在他的多首诗歌当中提及岳茶,《送人游衡岳》:“雪浪来无定,风帆去是闲。石桥僧问我,应寄岳茶还。”另一首《题真州精舍》:“晨斋来海客,夜磐到渔家。石鼎酋涛静,禅回有岳茶。”以及在《宿沈彬进士书院》:“喧滑尽消城漏滴,窗扉初掩岳茶香。”均可看出从本地人的角度来说,岳茶深受喜爱。
不仅是本地人喜爱岳茶,在一些记载中,还能看到外乡人对岳茶的喜爱。岑参在《郡斋平望江山》:“洞庭纯栽培,园畦半种茶。”也表现了洞庭湖周边种茶的盛况。由此看来,岳州地区的制瓷业的发展必然也要跟随着茶业的发展,不断进步与改善,制作出越来越多的茶具精品。唐朝刘言史《与孟郊北野泉山煎茶》所云:“湘瓷泛青花,涤尽昏渴神。”表现了湘瓷作为茶器,受到了极高的赞誉,刘言史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但是他对湘瓷如此赞赏,足以体现湘瓷在全国范围内的巨大影响。此处的湘瓷所指学界有较大争议,大部分人认为所指是长沙窑瓷器,也有人认为是指湖南其他窑系。笔者认为,此处的湘瓷应指岳州窑生产瓷器,清朝所编《景德镇陶录》:“刘言史咏茶诗云,湘瓷泛青花,此湘瓷不知,即岳州器。”虽然两者年代较远,但是作为一部官方陶录,还是比较可信的。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的外销瓷窑,该窑主要烧制釉下彩和模印贴花瓷器,长沙窑的装饰工艺取中国绘画、书法、雕塑的手法,并且具有中亚、西亚地方风情特色和伊斯兰教、佛教艺术的某些装饰风格。长沙窑大致兴起于“安史之乱”以后,至中晚唐发展到鼎盛时期,是岳州窑的继承与发展据统计,国内有12个省,国外有13个国家出土的长沙窑瓷器。可见长沙窑作为外销瓷器不仅对国内有影响,乃至国外的影响也不容小觑。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和陶瓷的不断外销,长沙窑也在不断创新,制作出了新的器具,新的造型,在受到茶文化影响的同时,也大大的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
在出土的是长沙窑制品中,多有在长沙窑瓷器上进行题写诗句或者题记的现象,前期发掘中发现的大多是酒具以及对美酒的赞扬,而茶具很少,随着出土品数量不断增多,不仅发现了书写有“茶埦”二字的瓷器,而且还发现“岳麓寺茶埦”等题记。根据对于茶碗的造型特点进行分析,在长沙窑生产的瓷碗中来看,有百分之九十的瓷器是茶碗,同时还有许多其他的茶具出土,比如有茶盏、碾子、擂钵等,表现了长沙窑大量生产茶具的现象,一则表现了茶业的大发展,促进了茶具的演变;二则表现了茶具生产的大发展,也必定对于饮茶风俗产生了反作用。
长沙窑彩瓷茶具与其他窑口的不同,大多茶具(茶壶、茶盏、茶瓶)都进行了纹饰,写的诗文、题记等。长沙窑的出土的茶具中,茶壶所占比重最大,壶上题写的大多是劝人行善、教人处世、规范礼义方面的警句,如:“仁、义、礼、智、信”。或劝诫人不要贪念招祸,如:“罗网之鸟、悔不高飞。”“悬钓之鱼、悔不忍饥。”等。或者劝人勤俭持家,如:“富从升合起,贫从不记来”。或者教人感恩行孝,如:“羊申跪乳之志”、“牛怀舐犊之恩”等。长沙窑茶具饰以诗文、书法、绘画,这是唐代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表明人们注意力已转向对品茶饮茶的过程、器具的关注,饮品茶具生产及其使用渐渐普及到平民百姓,而渐趋成熟。
唐以后直至宋朝,由于连年的战争,以及其他新兴官窑的出现,无论是岳州窑还是长沙窑都渐渐失去了竞争力,到了宋代就逐渐式微,但是湖南的瓷器随着历史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找到了另一种发展路径,从生产高端的瓷器到生产大多数平民百姓家中使用的日用器具,但是也有极少数窑口仍然保持着高超的烧制技艺,后代文献记录仍有上贡皇家的器具的生产。
2 唐宋时期四川地区的瓷与茶
四川地区陶瓷制造业历史悠久,窑场众多。从东晋到明清时期,四川窑业未曾间断,犹以隋唐至两宋时期最为鼎盛:历史悠久的邛窑青瓷、磁峰窑白瓷;隋唐时期的大邑白瓷;还有邛窑独创的高温釉下绘三彩装饰……唐宋时期,四川地区陶瓷在艺术与工艺上虽不及几大名窑,但也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笔,以其独特的地域特点及艺术装饰,丰富了中国陶瓷艺术。
除此以外,四川地区依靠自身盆地地形带来的土质肥沃、气候湿润等特点,大力发展茶叶栽培。最迟在商代初期,四川地区就已经出现了茶叶,其后茶叶栽培技术不断改进,许多学者认为巴蜀地区是中国茶文化的摇篮。唐宋时期,四川茶叶发展达到高峰。在陆羽的《茶经》中,对茶叶评定了相应等级,在评定等级的三十一州茶叶中,四川独占八州,充分说明四川地区在唐朝时重要的产茶区域。此外,宋朝四川地区对茶叶的相关法律也十分完备,包括通商法、茶马法、茶引法等。
结合目前相关考古发掘,四川地区古陶瓷可按照青瓷、黑瓷、白瓷这三类进行划分。除此以外,还有颇具盛名的邛窑。邛窑是四川地区古窑遗址中面积最大、烧造时间最长、品种最多,影响最大的民间窑址,创烧于南朝,兴盛于唐、五代,南宋中晚期停烧,邛崃窑系瓷器也以独特的工艺设计和精美的釉下彩技术而闻名。区别于北方低温烧制彩绘陶瓷,邛窑采用1200℃的高温进行彩釉烧制,釉色包含黄、绿、蓝、褐、白等色。其中,邛窑玻璃釉,不含氧化铅,釉彩透明,充满开片,因而成品鲜艳瑰丽,历经千年依旧保持原有色彩。邛窑三彩器物除了小部分低温烧制陶器外,大部分烧造温度较高,胎、釉方面接近瓷的标准,属于高温三彩。从目前已知发现来看,邛窑彩绘瓷最早在隋朝就已经出现,其烧制技术在唐朝已经非常成熟,釉上釉下彩绘兼有,造型多样,有明显包含佛教、道教、外来人民因素的作品,常常作日常生活器皿。
除了色彩精美的釉下彩瓷器,四川地区的白瓷也广为流传。四川地区烧造白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杜甫在《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描写了当时已经灿白胜过霜雪的白瓷。其后,白瓷技术更是在北宋达到新的高峰,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磁峰窑。除了供应当地使用外,通过宋代沉船打捞,还大量发现白瓷出口痕迹。
自茶叶栽培技术和陶瓷制造技术发展逐渐成熟后,茶叶与瓷器往往相伴出现。唐宋时期不仅是四川瓷器制造发展的高峰,同样是四川茶叶栽培的扩大时期。同时,这一时期,成都地区经济发达,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重要商业中心,有“扬一益二”的美称,同样促进了四川地区茶叶生产交换,在当地形成了规模宏大,分工明确的产茶售茶产业,一大批名茶应运而生,茶叶产量巨大。学者研究指出:唐五代时期,四川地区茶叶年产量约有千万斤。北宋时期,产量继续增加,茶叶年产量已达到3000万斤。南宋时期虽略有下降,但茶叶年产量应当仍不低于2100万斤。
经过唐宋朝代更替与发展,四川地区的瓷器制造和茶叶生产在宋代以后进入了低谷期,但是期间仍未中断,只是影响范围缩小,主要集中在当地,供给当地居民使用和饮用。
3 小结
近现代以来,随着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湖南还是四川地区,都在瓷器生产业和茶叶栽培出口业方面做出了更多努力。近年来,四川地区的蒙顶茶、峨眉毛峰、苦荞茶等茶类,湖南地区的君山银针等在人们的生活中依旧占据重要地位,更是许多人送礼交友的重要选择。
在当代,茶叶生产地区众多,品牌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如何把握时机改进技术,加强品牌建设,扩大销售是许多茶叶商家思考的重要问题。但对于茶叶这一寄托了人们国家历史文化情感的重要符号来说,如何发掘茶叶文化魅力,展现当地特色文化,同样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