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云流水,珠落玉盘,茶道沁香
——引入太极拳理论对琵琶演奏的积极影响
2020-12-23于梦璐
于梦璐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
绪论
“民乐之王”琵琶,音色清越动听、演奏技法繁复。然而目前为止,琵琶演奏的实际运用能力往往高于理论研究,教师口传心授远多于理论扎实的书面学习——专门讲解演奏理论的书籍数量较少、内容略空泛、落后,这就造成了学琴人无可循之理、千人千式,掌握不了教师的正确指点,养成不良习惯。笔者经过专业琵琶和业余太极拳学习,使二者相互印证,并将太极拳理论引入琵琶演奏,有一定的成果与感悟。
太极拳是一种综合了中国传统吐纳术、引导术、中医学、武术等内容的运动,在我国广泛应用,理解和运用通俗、容易达到演练要求。本文尝试选取或融合几派太极拳的演练方法,从琵琶与太极拳二者整体相通的特点和各方面细节的要求入手,以太极拳几大原则为标题,援引《太极拳论》原文片段,阐述太极拳理论促进琵琶演奏的方式。
1 总体特点
1.1 中正安舒,静心用意
太极拳与琵琶演奏,二者同作为以身体姿态为外部基础、以演练心境为内在引导的运动行为,需要习练者全部身心的投入来完成。
中正安舒,是练习的首要原则、运动的较高层级境界。中正,即神思内敛,坐姿平稳,重心适宜;安舒,即动作轨迹舒展,符合人体生理构造的特点,并能与乐器演奏技法正确结合。
静心用意,要求演奏者抱元守一、思想专注,以安静的意念引导动作,将乐曲内涵完整传递于实际演奏之中。演奏者心态淡然、大脑宁静,使之精神集中得以保证演奏质量、神经放松得以减少心理作用的不良干扰。畅通心与身,诱导生理系统与行为发挥交互作用,手随心走,气息和力度能够顺利贯注指尖触弦部位,所奏琴音极具内在张力。
此二原则相互渗透,初步实现在练琴或演奏前的准备工作阶段,并贯穿这个完整的身心运动始终,使演奏者达到无论在何等场合、何等时段,在静止时亦或发力中,自身都能保持舒适的姿态与平和的心境,经久练习而不累,舞台演奏而不慌。
1.2 轻灵松沉,圆活连贯
“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太极拳论》
轻灵沉着,轻灵一词指自身对外力的感应能力,触觉灵敏、反应迅疾两者兼备就是“轻灵”的内在要求。身体轻快灵动,关节和肌肉等各个部位就会松弛下来。松,指关节肌肉之松。演奏者,特别是初学者,往往空有大动作而无强音响,或者琴音拖泥带水、生涩喑哑,肌肉紧张是其中一大原因。欲使“一举动”而妙音出,则要关注手指的触弦方式:手指灵动而平稳,在接触琴弦的瞬间发力,力量越集中,演奏出的琴音音色才能越通透、明亮。
连贯圆活,指所演奏的音乐未中断前,指法、呼吸不可懈怠中断,避免使音乐出现断续、棱角或缺陷。“尤须贯串”,强调要注意保持演奏过程中动作的连贯:“势势相连”,演奏动作圆活不滞;“节节贯穿”,演奏姿态圆滑灵活;呼吸顺畅、无滞涩感,圆转如意;劲力与思维,身姿与心境相辅相成,圆满融通。
1.3 刚柔相济,开合有序
太极拳与琵琶演奏最大的相似点就在于此。太极拳作为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化刚为柔、以柔转刚;琵琶被誉“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演奏时刚柔相济、开合有序,在民乐乃至弹拨乐乐种中罕有可及者。
柔有《夕阳箫鼓》、《陈隋》、《月儿高》,柔婉秀雅,不乏风骨;刚有《十面埋伏》、《龙船》、《狼牙山五壮士》,雄伟强健,独有韵味,将中国古典两大审美观——优美与壮美,发挥的可谓淋漓尽致。战鼓略输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阴柔,筝与胡琴稍逊她“四弦一声如裂帛”的阳刚。
“动之则开”,豪放凛然,铁血沙场中,鲜衣怒马少年郎;“静之则合”,清丽含蓄,小桥流水旁,沉鱼落雁女儿家。二者既相反也相容,孰不见,兵戈铁马下谨慎埋伏之合,沉寂静谧中一音三韵之开。
太极拳与琵琶演奏,二者皆在刚柔、开合中寻求平衡、将之贯通的如此和谐。由太极拳文化推导入琵琶演奏艺术,在各细节方面有其不同的原则要求。
2 细节要求
2.1 身形姿势
作为所有运动的基础,标准得当的身形姿势是保证肌体和谐、头脑灵活,并使两者在演奏过程中能充分地交融、分别发挥作用的重要根基。太极拳的运行理念,完美结合了中国传统武术、引导术、吐纳术、艺术和中医学等内容,与人体身心发展和谐的要求相适应,同样适用于琵琶器乐演奏技法。《太极拳论》有言:“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大意是:两脚踏地,双腿坐姿端正,是力量产生的根源和传播的方向;腰部是周身肌肉关节的枢纽,劲力汇聚并将由此处爆发而出;最后力贯指尖,力量的运行完整连贯。当指尖的力量作用于琵琶琴弦,通透的琴音自然而然地演奏了出来。只有身体各部位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力道才能连贯完整、一气呵成。
2.1.1 虚领顶劲,尾闾中正
虚领顶劲,是针对演奏者头颈等部位而言的。头颈是人体精气神交汇的地方,“领”就是引导、带领,全身的精神由头颈所引领,讲求“端正”、“顶平”、“项直”、“颏收”。仿佛头部百会穴(位于头顶处)有细细的丝线微微牵拉,头部平稳的上“悬”。颈部自然竖立,头略侧向琴身,嘴唇轻闭自然合拢,不能过分仰头和垂首,避免肩颈肌肉的紧张酸痛。与此同时,眼睛要避免不美观的斜视,而是随指法平视,在换把时可以提前将视线转到将按的位置,保证演奏的准确性。
尾闾中正,是达到中正安舒原则的重要途径之一。尾闾是五节骶骨和四节尾骨的总称,尾闾骨位于脊柱下端,以胯部、臀部为主。中正就是坐下后胯部、臀部以脊柱为、不偏斜,颈、脊、腰、尾各段椎骨位于同一条垂直线。为保证演奏者弹奏的舒适程度,在琵琶演奏时需要选择合适高度的座位。如果座位过高,演奏者被迫垫脚适应,腿部肌肉紧绷,容易酸胀失去撑力,更甚者会形成无法自控的颤抖;座位过低时膝盖向外突出,大、小腿之间夹出锐角,身体“窝”在椅中,脊椎向后弯曲,腰部被牢牢地困在座椅之中,无力可依。座椅的高度以坐下时两脚扎地稳健、大腿股面成水平、大小腿间垂直为宜,此时演奏者的姿态最适合各种情况下的演奏,久坐不累,发力不难。一些初学者容易抱琴不稳,原因可能是琵琶圆润光滑的梨形音箱,为防止以手扶琴造成移动换把不灵巧,教师往往要求双手松开琴不倒,而初学者尝试起来却有些困难。通过敛臀、收腹、收胯,臀部、腹部姿态合理,大腿肌肉松弛稳定,琵琶便能自然地放置在双腿之上了。
虚领顶劲和尾闾中正,前者强调头顶轻悬,后者强调身体沉坠,在提起精神的同时气沉丹田,肌体各个部分形成协调的整体;将动作调整至相对合理的状态,形成舒适、灵活、可控的演奏姿势,减少因不良演奏形态导致的酸痛不适,避免身体在长时间练琴中产生不必要的损伤。
2.1.2 松腰坐胯,以腰为轴
松腰坐胯是身体姿态达到尾闾中正一个重要过程,并与之紧密配合。演奏者在身体端正的基础上,胯部松驰、自然下坠,肌肉须根据乐曲要求紧绷、放松,控制有度,同时气息下沉,以便充分地换气,为提臂做好准备;臀部稳坐于椅面,使下肢支撑力能贯注于腰部;腰部则要沉稳、端正,不可歪扭、突出,以保证力量的贯通。此外,在演奏过程中,腰部往往根据弹奏力度摆动,以配合乐曲情绪和舞台效果,而腰部的端正和运动并不冲突,腰部依曲势而动,恰是为手臂、手指的用劲而蓄力。
以腰为轴,腰部对姿态变化、稳定重心起着关键作用,“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上下前后左右皆然”,所有运动的力量都以腰部为枢纽向身周辐射,琵琶演奏亦然,经由腰部牵引所演奏出的琴音音色通透、清越,音质稳定、集中、有爆发力。以扫拂为例,初学者的扫拂不仅容易力度不足,而且音响效果拖泥带水、噪音频出,听觉感受松散、嘈杂,观察可见,他们常以小臂、手腕甚至仅以手指发力,力量不足,不能恰当地控制触弦力度、强弱不均,琴弦也容易因此断裂。解决办法就在于腰部的主动运用,“腰为主宰”是符合人体构造的自然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却是事倍功半:力度的着力点在指尖,依据杠杆原理可知,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力量也就相对越大,当力量从腰部发出时,动力臂无疑是最长的。音强相同时,腰部发力节省体力,需要强音演奏时,又有充足的力量可用,即为“用力在指,机关在腰”(原文为“用力在腕”,根据本文琵琶演奏的具体内容,有所更改)。
2.1.3 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含胸拔背,包括前胸和后背正反两面;沉肩坠肘,肩部和肘部是腰椎脊背力量转化为手臂力量的桥梁,同样也是练琴不当者酸痛麻涨集中的部位。沉肩坠肘与含胸拔背相配合,含胸的同时肩部随之向下松垂、微微内敛,拔背时背部的伸延又防止双肩僵硬、形成内扣;肘部则在放松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牵引拉伸,自然弯曲、沉坠,肘关节不可随把位、指法的变换僵直上扬或夹于身侧,避免引起腕部的不适,肩肘相互配合,使手臂有充足的空间进行演奏动作。琵琶演奏时左右手上下方位不同,但肩部须尽量保持平正,不可随之一高一低。肩关节的形态带动脊椎的变化,双肩高低不平会导致脊椎弯曲,长时间练习后肩部颈背部肌肉酸痛,对身体发展十分不利,在初学者是少年儿童时更是如此。
中医常言:“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演奏时的各种不正常痛感大多是关节、肌肉的“不通”所致。力量在身体内传递却不得其径,积聚某处,久而生痛。《太极拳论》道“总须完整一气”,只有各部位放松连通,劲力才能真正“行于手指”。
2.1.4 舒指塌腕,手眼相应
舒指塌腕,掌心略呈空心状,仿佛轻握一颗小球,五指自然放松,不刻意捏住、也不翘指,用力触弦后立刻松弛下来。手腕下沉、不能虚软,腕关节既不上凸也不下凹,上凸时关节紧张、打断力量传递,下凹时肌肉僵硬、妨碍手指的灵活程度。左手腕拇指轻扶琴背,跟随换把位置而移动,一、二把位时拇、食二指的位置在空间上平行,相把位时拇指略靠下,三把位及之后拇指略偏上。右手弹挑指法时拇、食指指尖轻搭在一起,手腕、小臂、手背呈平面,运动上下转动的轨迹与摇拨浪鼓类似,转动时均匀平稳,弹挑音色和音量会更加平衡稳定。演奏时,眼神与手相互呼应,眼随心走、手随眼动,按弦准确,失误率低,避免因心态紧张而引发大脑空白、临场忘谱。
小结
正如《大学》中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引入相对科学合理的太极拳理论作为辅助训练方法,对于调整琵琶演奏方式,形成良好的演奏习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改变演奏姿势、调节用力方式,减少乐器练习不当对身体的负面影响,使演奏者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从而演奏出更优美动听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