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俄大豆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12-23胡国良宿琢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0年4期
关键词:俄方大豆贸易

胡国良 宿琢

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中国和俄罗斯是两个贸易大国,大豆作为一个农产品贸易大项,在两国之间的贸易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中俄大豆贸易与投资对接会于2019 年11 月21 日在哈尔滨召开,中俄双方认为,两国之间的大豆合作具有互补性和地缘性优势,合作空间十分广阔。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有88 585 870 t 大豆从国外进口,其中,从俄罗斯进口量为732 667 t,在世界排名第六,但总量不超过1.0%,在俄罗斯大豆出口总量中,中国进口占比为74.7%。

根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公布的俄罗斯2018 年度农业生产数据,俄罗斯大豆总产量为392.7 万t,而中国的进口量却在8 800.0 万t 左右。目前,中俄双方正在就对华供应大豆一事交流意见。与俄之间的合作虽然可以代替一部分其他国家的进口,但仍无法完全满足我国对大豆的需求。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对中俄大豆经贸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中俄大豆经贸合作的现状

1.1 合作种植现状

我国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在大豆种植方面,政府给予了丰厚的优惠政策。2020 年,每公顷最高补贴达到了4 500元,大大提升了大豆的产量。2012 年以来,中国大豆产量基本保持在1 200 万~1 600 万t 左右,但远远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同时,我国还面临着耕地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大多数耕地已经种植其他农作物。由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中俄之前展开了密切的大豆种植合作,双方于2019年6月签署了《关于深化中俄大豆合作的发展规划》,就扩大和深化大豆合作种植达成了共识。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与当地政府合作,一些企业或自然人向俄罗斯政府申请土地承包权,然后在当地雇佣工人进行合作种植;二是以投资的方式,出资设备和技术,由俄方进行种植;三是中方对俄提供资金,俄方用大豆偿还贷款。

1.2 贸易现状

为了积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并有效应对欧美方面的贸易制裁,近年来,俄罗斯不断改进对外贸易政策,以远东地区为核心区域进行开发,扩大与亚太地区的农业合作,积极吸引国际投资。2018 年9 月,中粮集团宣布购买俄罗斯南部码头进行农产品运输,俄方也愿意将靠近中国东北地区的100万hm2土地提供给中方企业进行农业种植,这使中俄大豆贸易逐渐进入快车道。过去4 年间,俄罗斯对华大豆出口增长了10 倍多,2018 年已接近100 万t。从市场份额看,中国目前已成为俄罗斯大豆的主要买家,在俄2018、2019 农业年度(2018 年7 月~2019 年6月),中国进口俄罗斯大豆占俄整个大豆出口总额的93%[1]。在中国进口大豆的国家中,俄罗斯向中国出口总数排名第六,中俄双方大豆贸易比前几年有所提升,但还处在较低水平。俄豆虽然比美豆、巴豆出油率低约3%,价格每吨高300~500 元人民币,但由于俄豆属于非转基因大豆,具有生态种植、高蛋白的特点,颇受消费者青睐。产品贸易方面,由于俄方对于大豆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满足,我国企业在俄参与种植的大豆主要运回中国销售,但运输途中面临着运输成本高、距离远、检查项目多以及其他清关问题。技术贸易方面,中国从俄罗斯引进抗寒的非转基因大豆,并接受关于该优质品种的种植讲学与指导;同时,中方向俄方提供大豆种植的高科技设备、高水平管理经验和各种先进技术。

2 中俄大豆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

2.1 合作规模较小

俄罗斯的非转基因大豆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市场潜力巨大。通过农产品合作,俄方的远东开发战略与中方的东北振兴战略形成了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合作规模较小使得双方合作效率明显降低。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在俄罗斯投资农业的企业有159家,累计租赁耕地面积97.4万hm2,其中,种植面积66.0 万hm2,种植地较为分散,以私营企业和农户为主,主要生产地区包括远东、中央区和南方区,其中,远东地区大豆主产区包括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犹太州和哈巴罗夫斯科地区,不利于集中管理。这说明大豆种植地区的规模和分布都有提升潜力。此外,中俄双方的大豆贸易通常在中小企业之间进行,这些企业规模小、信息渠道不畅通、投资管理经验缺乏、抵御外来风险的能力较弱,造成贸易额度较小,属于边境小额贸易。中俄的大豆产业合作规模小、统筹管理不佳、技术水平较低、装备配备不足、经营水平不高、面对气候灾害的抵抗力差等问题,限制了大豆产出,削减了企业利润。

2.2 合作效率较低

在大豆合作的过程中,俄方在种子、器械、农药等方面的审批手续比较繁琐,俄方政府多次公开表示鼓励中俄之间的大豆合作,但目前,俄罗斯由于经济政治环境复杂、金融税收体系不完善、对中国大豆项目的投资缺乏监管制度等因素,中国在俄大豆种植面临着权威信息少、联络渠道不畅通等问题,致使合作计划达不到期望效率。由于俄罗斯本地大豆及其副产品供求基本达到平衡状态,合种大豆主要运回中国销售,这就面临着运输和进出口通关等问题。运输距离长,短则100 km,长则200 km 以上;运输成本高,1 t 大豆的平均运输成本超过100 元;检查项目多、标准严,增加了成本。俄方通关设施旧,开设窗口少,办事效率低,查验速度慢。通常俄方每天的通关车辆约30 台次,每台通关查验耗时20 min,有时会更长,使得大豆出口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大豆回运高峰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 月,各个港口面临着排队通关、斗车压港等问题。中俄边境的基础设施,如桥梁、公路等建设进度缓慢,无法满足当今中俄之间的经贸合作与发展,为两国大豆运输带来了阻碍。除此之外,还存在中俄两国文化背景差异大、政策不完善、非关税壁垒等诸多问题。

2.3 企业融资困难

近年来,随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进入俄罗斯购买或租赁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导致当地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加大了农业投资成本[2]。由于大豆种植合作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的特点,开展合作的多为个体与私营企业,这类企业大多实力弱、资金不足。而中方大多数企业与俄方进行大豆合作都是通过出资金、设备、人力等形式,物资多由企业自筹,数目大,企业负担重,严重制约着中俄大豆的经贸合作。由于企业实力弱,在对俄农业企业承揽较大型大豆合作项目时,经常由于后续资金问题难以继续进行项目合作。俄方长期以来对大豆产业投入较小,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对外来企业投资的经验不足,企业自筹资金短缺,国内外贷款都面临很大困难。此外,俄罗斯信用体系不完善,存在债务拖欠严重、买空卖空、违背合同、不讲信誉等现象,使合作资金回笼困难,导致一些大豆合作项目难以继续进行,不得不终止合同。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由于企业投资规模的限制和在俄资产无法充当抵押物,难以获得国内贷款,国外贷款又面临着高额利率,融资困难。

3 促进中俄大豆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3.1 扩大合作规模,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我国在俄罗斯的大豆种植区域面积较小,占俄闲置耕地面积比重较低,不利于集中化管理,因此,应该扩大合作规模与面积,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适当减少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为大豆种植提供充足的耕地面积,使大豆种植更加集中。然而,由于俄罗斯本地部分居民对此持反对意见,我国应权衡两者之间的矛盾关系,使用双赢政策方针,找到最佳的生产规模方案。一方面,应打造有利条件,提高在俄大豆生产水平和标准,保护该地区耕地质量和环境;另一方面,应适当促进当地居民就业,而不是单方面输出劳动力。此外,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使中俄大豆贸易中的中小企业依照贸易现状进行相应调整,创造出有利于该项合作的新环境;利用新技术和管理经验,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品牌,推向俄方市场;利用“走出去”政策,引导更大规模的企业参与大豆合作与技术交流,从而扩大中俄大豆合作规模,壮大中方企业实力。

3.2 提高合作效率,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

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提高中俄大豆合作效率的重要保障。第一,中俄政府可以签定大豆投资合作协议,在确保政治稳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各方面投入。第二,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保护主义加大执法力度,加强与外商投资企业的交流,了解并解决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双方企业的法律保护力度。第三,加强对俄大豆合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各对俄合作平台优势,开展大豆种植和贸易合作项目的洽谈与对接,加强中俄谈判,改善贸易环境,保障投资环境渠道畅通。第四,利用中欧班列的回程车次,将靠近产区的大豆产品运回,以减轻港口通关压力。第五,对在俄大豆合作的中方派遣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如俄罗斯法律法规、政策、习俗文化和俄语培训等。中俄双方可以共同出资,进行大豆运输口岸、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陆、空三大运输体系,从而优化运输环境。此外,双方应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同时,适度简化手续流程、优化查验体系,最大限度避免重复关税,从而实现绿色通关。

3.3 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中俄大豆经贸合作中,融资难是重要制约因素。针对这个问题,政府方面可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大企业或集团“走出去”,吸引项目投资,从而引进资金;也可以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给予对俄大豆合作的支持,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将俄罗斯种植大豆的资源优势与中国的劳动力、资金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大豆合作种植基地。同时,中方应针对当地的种植情况,帮助其建设种植基础设施,使单位投入成本降低,全面落实大豆生产者补贴,设立涉外农业开发专项基金,建立涉外农业投资专项补贴制度,施行指定农产品进口退税措施[3],提升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有效增加大豆的市场供给。

猜你喜欢

俄方大豆贸易
俄外长: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调查透明度不抱期待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美开出挽救《中导条约》条件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