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五良”融合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在全省现代农业“五良”融合暨农业装备转型升级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2020-12-23成都市农业农村局
1 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农机装备向高质量转型升级
成都市持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创新补贴方式,放大政策效应,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农机春耕备耕、“三夏”抢种抢收发挥了“挑大梁”的作用,助力农业“多贡献”。2020年,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在5个区县实施机插秧、高效植保、秸秆机械化离田还田等农机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奖补试点,在全市全面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推行购机贷款贴息政策,实施3 类畜禽养殖设备补贴试点,引导购置大中型、高效率、多功能的农机装备,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农业机械。
2 强化示范引领,推动农机作业向全程全面机械化转型升级
在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立农机化示范基地,搭建农业科技共享服务平台,深入开展农机农艺融合。建立了“田间种子超市”,筛选优质宜机化品种59 个,开展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示范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机械化育秧、水稻密苗移栽及侧深施肥、油菜两段式收获、蔬菜机械化移栽、绿色防控、种子丸粒化、机械化直播和收获、水肥一体化等农机化技术近100 项,通过科技引领,推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3 强化主体培育,推动农机服务向社会化转型升级
鼓励发展农机合作社、种植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带动小农户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市级农机购置累加补贴政策仅补贴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优先补贴农机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机作业补贴也只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补贴。农机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倾斜。截至目前,全市农机合作社超过220家,国家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5家,资产超500 万元的农机合作社达到12 家,基本做到了“一镇一农机合作社”。创新机制,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双主体(服务主体和经营主体),开展订单式、托管式、预约式和跨区式等服务模式,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面积达到15.33 万hm2,年增长率达到10%。
4 强化宜机化改造,推动农机化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升级
按照农业部《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指引》的要求,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田网、渠网、路网、观光网、服务网、信息化网和设施用地网“七网”配套,开展土地“短并长、小并大,弯变直、陡变平,互联互通”,整治农村机耕道,完善田间生产道路及其配套设施,与通乡、通村道路形成田间路网,提高农机作业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已新建高标准农田4.07 万hm2,农用道路约400 km,园区道路通行率达到100%。加强提灌站建设、机库棚建设。
5 强化政策支撑,推动农机化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0 年,成都市政府出台《成都市“米袋子”“菜篮子”强基行动方案》,提出了促进农机化发展的具体措施。成都市财政每年预算农机化专项资金2 500 万元用于农机化发展,主要用于市级累加补贴、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提灌站建设以及农机作业补贴等方面。目前,已使用园区建设资金800 余万元用于农机化发展。成都市政府文件明确规定,每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8%用于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和农民集中建房整理项目实施。成都市也建立了以市农业农村局和市经信局为主的协调联系机制,共同推动农机化发展。
成都市将结合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大工作力度,健全现代农业园区“五良”融合工作推进机制,打造一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创建一批“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申报一批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推动成都农机化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