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性
2020-12-23徐一陈燕英郭小文彭晓琴
徐一 陈燕英 郭小文 彭晓琴
1.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四川成都
2.达州市达川区农业农村局,四川达州
农机新员工入职培训是员工进入农机公益性、社会化、经营性服务、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组织(以下简称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后开展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入职的新员工培训、培养成为本单位、本组织成员的过程,也是新员工逐步融入新团队、蜕变为团队成员的过程;同时是提高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效能、面对市场需求和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一个必要过程。农机从业人员入职后能否留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出最大化的价值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初进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经历与感受,因此,新员工入职培训是留住人才、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贡献力量的入口环节。笔者通过走访农机管理部门、生产公司、农机维修公司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了解到人力资源是农机公司、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重要资本,从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发展为对人力资源的争夺。新员工入职培训能有效提高新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是提高用人单位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已经列入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议程,其重要性日趋受到众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高度关注。
1 农机化发展和农机装备能力提升的需要
充分利用现代农机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村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将有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目前,各地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和农艺融合不够、适宜机械化的基础条件建设滞后等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影响着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要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就只有依靠一大批研发设计、生产、维修和农业生产等各类农业机械人才,特别要及时补充后备力量,通过老、中、青传帮带来不断加快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持续改善农机作业基础条件、切实加强农机人才培养等重点任务入手,靠一代一代人来共同努力奋斗,才能逐步向前推进。
2 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的需要
当前,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者转移和流动到本地从事二三产业,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农业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通过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为减少劳动力的投入,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收入,迫切需要运用现代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来解决农民耕种灌管收运等难题。为适应当前和今后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农机大户等农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但当前绝大部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在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也制约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及时招聘新员工,对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技术讲授、参观考察、发放手册、操作示范、现场实习等入职培训,让新员工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基本背景及政策扶持、主要业务、机具拥有情况、机具安全操作规程、机具性能、管理章程和制度等都进行全面了解。
3 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综合实力的竞争终究是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招聘、培养新员工上下足了功夫。新员工作为新生血液,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人才的重要后备,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新入职员工角色定位的不明确性和不适应性,导致新入职员工不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不符合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用人的真正需要。需要通过入职培训来树立形象,提高新员工归属感和认同感,发现和开发新员工潜力,适应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文化,从而使科技型、管理型、市场型“准人才”转变成真正的实用型、适用型人才的过程。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随着新员工加入,人员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转。从人力资源角度看,新员工的引进填补了老员工离岗后的空缺,但是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接轨和传承,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来说是一个难点,有效地培训新员工,能避免发生新老员工更替时出现人力资源流失与断代的现象。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从初创至成熟过程中,由最初的几个人、十几个人创业到上万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规模增大,人数增加,管理的难度也相应增加。所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过程实质也是作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核心价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文化的一种由稚嫩向成熟的转变。一旦新的员工进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了加快其思想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核心文化的良好融合,使其尽快适应工作,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入职培训就是首当其冲的培训内容。培训是巩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文化的重要环节,能完成新的思维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文化之间的稳步衔接,加强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凝聚力。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战略发展时刻都需要与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高度的动态平衡。最突出的表现在于知识经济的来临迫使一些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之间竞争的重点由产品转向人才,当然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就必须将对各种人才的培养视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生存、发展及壮大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开展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不断培养及储备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
4 提高员工地位、促进员工职业发展的需要
新老更替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的正常需要,新员工作为新鲜血液,是农机服务组织的未来。新员工培训是新老传承、打造后备人才的有效手段。农机新员工入职培训对于新员工适应工作环境、提升工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入职培训能使新员工了解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主要业务和工作、社会地位和作用,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掌握农机服务组织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学习农机安全操作规程,学会操作各种农业机具,同时,向其灌输农机服务组织的价值观、服务态度、工作规范要求等,帮助新员工尽快适应农机服务组织,促进他们进入新的工作角色。新员工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认同与否,今后能否坚持农机服务工作,以及未来在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和表现,较大程度取决于刚入职那段时间的工作经历和感受。新员工刚入职时体会和感受到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管理方式,以及对新工作、新团队的融入情况直接影响新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通过入职培训,逐渐熟悉、适应农机服务组织的工作和环境,新员工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有清楚认识,有利于新员工职业规划和发展。
农机新员工入职培训是建立新员工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认知,也是新员工掌握农机具操作技能、熟悉农机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的一个重要环节,新员工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认同以及自身的职业发展走向,决定着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是否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因此,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应重视新员工入职培训,结合自身特色和农机服务特点形成培训体系,为未来的农机服务工作培养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