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护理管理在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0-12-23沈盛华
沈盛华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江苏 常州 213000)
为验证加强对内科重症患者导管护理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需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方案与加强导管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需要气管插管内科重症患者计116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n=58)与加用导管护理管理方案实验组(n=58)。对照组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34~75岁,均数(48.7±6.7)岁,实验组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36~74岁,均数(48.1±6.5)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符合机械通气治疗指征,已经签订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体征监护、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导管护理管理,主要内容包括:(1)确保气管插管位置正确,在患者进入ICU后,对其气管套管位置进行确定,通常插管深度以22~24 cm为宜,并进行听诊,观察患者肺部呼吸音是否对称,完成对气管导管位置的调整工作。完成对气管导管顶端到门齿间距的测量与记录,并使用胶布固定,记录时需要做好刻度的标识[1]。气管导管必须使用胶布固定牢固,防止其上下滑动,并合理选择牙垫,需要略粗于导管,防止导管被咬扁。插管操作完成后,需通过X片进行位置的确定,在辅助患者进行翻身时,不可过度牵拉,避免导管位移,且每个班次均应该对气管导管的位置进行观察。(2)气囊充气压力控制,在气囊充气时,宜采用分次少量充气的方案,一般刚好能够封闭气道,无漏气现象后,再注入0.5 ml即可。注气总量在7~10 ml范围内,并每隔4~6 h,对气囊进行放松,时间设置为3~5 min。在放气操作之前,应首先对口腔以及咽喉位置的分泌物进行清除,放气操作完成后,使套囊上的分泌物流入器官,而后使用导管吸净,并再次充气[2]。(3)合理进行气管内吸引,在进行导管吸引操作时,必须严格做到无菌,吸痰操作时配置2瓶无菌氯化钠注射液,分别用作吸气管以及口鼻部用,每根吸痰管只使用1次。在吸痰操作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翻身扣背,并在前后2~3 min吸入纯氧。吸痰管直径必须在气管导管直径的一半以下,操作必须迅速轻柔,边退边吸,时间控制在15 s内。吸引时负压应该控制在6.7 kPa以下,并做好对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的检测。如出现体征异常,应即可停止吸痰,并联合呼吸机辅助通气。(6)气道湿化与温化,在气管插管后,患者呼吸气体的温化与湿化功能消失,故必须进行温化与湿化,湿化器的温度控制在37℃之下,吸入气体温度以32~35℃为宜。湿化器内液体以蒸馏水为宜,并每日更换。(5)感染预防,病房需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拒绝探访,并维持空气净化机24 h开机。管道需要交替使用,做好对接触呼吸道器械的消毒,并做好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提高其免疫力,同时结合痰培养情况遵医嘱使用抗生素[3]。(6)拔管前后护理,气管插管时间通常为3~7 d,如超过7 d则需要气管切开。在患者病情好转,自主呼吸恢复,常伴随与呼吸机对抗现象之后,可撤管观察1~2 d,经鼻导管给养,如可自主呼吸且血气指标正常,可在对患者进行呼吸指导后拔管。拔管后,应做好对患者是否存在会厌炎、喉痉挛等并发症的观察,并做好再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保障患者安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常见为吸入性肺炎、堵管、食管瘘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 P S S 2 1.0 软件处理,P <0.0 5 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未见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58),对照组并发症包括吸入性肺炎2例,堵管2例,食管瘘1例,发生率为8.62%(5/58),P<0.05(x2=9.008,P=0.003)。
3 讨 论
内科重症患者不少需要机械通气治疗,但无论是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均属于侵入性操作,容易加重患者的应激反应,且在长期机械通气的情况下,患者也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其预后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为此有必要做好该类患者的护理工作。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导管护理,能够避免导管位置移动,可确保气管导管气囊的充气压力适宜,有利于维持局部粘膜血氧的正常供应,能够防止器官出现狭窄或形变。加强气管内吸引,可确保呼吸的畅通,可预防出现堵管。利用感染预防,可减少患者感染的几率,能够避免患者病情的进展。而通过拔管前后对患者的监控与护理,则可确保患者拔管后能够正常呼吸、咳嗽、排痰,可避免患者出现意外。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在加强导管护理管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代表该护理方案效果理向。综上所述,加强对内科重症患者的导管护理可确保气管插管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