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孤立性纤维瘤伴小脑扁桃体下疝一例
2020-12-23张丹青刘凤羽陈英敏
张丹青,刘凤羽,陈英敏*
作者单位:
1. 河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石家庄 050000
2. 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石家庄 050000
患者女,82岁。因头晕、头痛、反酸伴全身乏力6 d入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格检查及入院实验室化验结果(包括女性肿瘤全项)均未见异常。
影像学检查结果如下。
1.头颅CT平扫显示:右侧后颅窝可见一类圆形稍高密度影,边缘可见小片状稍低密度,病变边界清,大小约为39 mm×30 mm×33 mm,邻近脑组织受压改变,伴片状低密度水肿区,邻近骨皮质吸收、不光整(图1A、B)。
2. 头颅MRI平扫+DWI+增强显示:右侧后颅窝见类球形肿块影,呈T1WI等、T2WI及FLAIR等或稍高信号影,边界较清,大小约39 mm×39 mm×33 mm,其内见斑片样T1WI更低、T2WI边缘低中心高信号影,周围见脑脊液信号环绕,周围脑实质受压水肿,四脑室明显变小,周围骨质吸收变薄。增强扫描可见病变边缘呈较明显尚均匀强化,中心见小片状无强化区,邻近硬脑膜轻度强化,病变与颅骨内板呈窄基底相连,与右侧横窦分界欠清。同侧小脑扁桃体疝进枕骨大孔内约5 mm (图1C~G);三脑室、侧脑室增宽。
影像印象:(1)右侧后颅窝占位伴同侧小脑扁桃体下疝;(2) 幕上脑积水。
术中所见及病理检查结果(图1 H):部分肿瘤侵透硬膜,呈红褐色,质地较韧,免疫组化染色:EMA (+),Vimentin (+),GFAP (-),PR (-),S100 (-),BcL-2 (+),CD34 (+),CD99 (+),CD31 (-),SMA (-),Desmin (-),Ki-67阳性率约5%。(后颅窝右侧小脑表面)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支持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
讨论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1931年由Klemperer等[1]第一次进行病理学描述并对其命名,起初研究认为其主要起源于脏层胸膜的间皮细胞,但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加深,认为SFT不仅局限于胸膜,而是可发生于人体任何部位。但起源于颅内的SFT较为罕见。SFT几乎为良性肿瘤,少部分为交界性或恶性肿瘤[2]。SFT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临床表现各异,主要取决于肿瘤部位、大小及病理组织类型,主要表现为占位及颅高压的症状。镜下特点:SFT为梭形肿瘤细胞,细胞质丰富,细胞核细长,核分裂较低,分布于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组织及类似血管外皮瘤样血管之间。免疫组化显示:一般CD34、CD99、Vimentin和Bcl-2呈阳性,而EMA、CK和S-100呈阴性。
CT和MRI检查:SFT肿瘤大小不确定,边界清楚,肿瘤较小时形态规则,密度或信号均匀,肿瘤较大时多呈分叶状,密度或信号不均匀,一般无出血、钙化、坏死、囊变,CT平扫肿块为等密度或稍高密度,TIWI多为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信号多样,DWI呈高信号,MRS显示NAA峰和Cr峰较正常侧降低,MI和Cho峰较正常侧增高,SFT的强化表现多种多样,增强扫描时轻至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T2WI病变中心低信号区增强后明显强化是颅内SFT较为特征性表现,但本例病变T2WI中心片状低信号未强化。肿瘤一般无“脑膜尾征”及瘤周水肿,邻近骨质压迫吸收。
鉴别诊断如下。
1. 脑膜瘤: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肿块密度及信号较均匀,CT呈形态规则的稍高密度肿块,常伴钙化,T1WI及T2WI与脑实质信号基本一致,T1WI序列肿瘤周边见低信号环,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且多见“鼠尾征”,相邻颅骨反应性增厚。
2. 血管外皮瘤:多为恶性程度较高肿瘤,形状不规则,肿块密度及信号不均匀,坏死、出血及囊变多见,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邻近颅骨骨质呈侵蚀破坏改变。
3. 神经鞘瘤:肿块密度及信号不均匀,成分混杂,坏死、囊变为其常见特征。
4. 脑转移瘤:病变为多发,增强扫描病变强化方式多样,且伴有原发病史。
5. 原发黑色素瘤:MRI为短T1、短T2信号。总之,SFT影像学检查可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定性仍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利益冲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