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人员权益保障因素分析
——消防员职业倦怠与自我价值感研究

2020-12-23施园园王晓彤冯泽亚陈彤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7期
关键词:计分消防员职业倦怠

文/ 施园园 王晓彤 冯泽亚 陈彤

消防员曾被人们称为 “最美逆行者”,2019 年和2020年四川凉山州两次大型森林火灾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消防员的人身安全保障问题、职业的高危性以及由其引发的职业安全保障和职业倦怠问题再度受到重视。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消防员群体在大众视野中曝光率也越来越高,消防员群体的社会贡献也渐被人民群众所熟知,整个社会氛围向 “致敬消防员!” 倾斜,这是一种极大的社会态度改变,在提升消防员自我价值感方面意义重大。消防员职业倦怠与自我价值感在其权益保障因素中具有代表性[1-3]。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试图通过消防员职业倦怠与自我价值感来分析消防员的权益保障程度,并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促进消防员身心健康、做好预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一、调查对象与使用的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在自贡市各消防支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115 份问卷,有效问卷94 份,有效率为82%。被试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6.91 岁。已婚31 人,未婚63 人,从业时长5 年以下33 人,6 年~10 年35 人,11 年~15 年22 人,16 年以上4 人。文化程度本专科共48 人,高中及以下46 人。

(二)使用的方法

1. 职业倦怠问卷采用我国学者李超平修订完善的国际通用职业倦怠量表进行有效分析。问卷分三个因子、15 个项目,计分方法采取李克特7 点计分法,用0 ~6 七个数字代表各种感觉的出现概率,其中0 代表从来没有,6 代表每天都有。情绪衰竭、玩世不恭用正向计分,分值与倦怠程度成正比,职业效能感为反向计分,分值与倦怠程度成反比。各维度所得分值相对独立。

2. 自我价值感问卷采用湖南师范大学骆艳萍编制的成年人自我价值感问卷进行有效测量[4-6]。该问卷28 个项目,6 个因子,分别为家庭关系、个人品质、交际关系、身体外形、生活态度、社会关系,计分方法采用5 点计分法,其中正向计分20 个,反向计分8 个,分值与自我价值感成正比。

(三)统计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2.0 进行数据分析。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信度分析

消防员职业倦怠问卷与自我价值感问卷信度分析。

表1 消防员职业倦怠问卷信度分析

表2 消防员自我价值感问卷信度分析

从表1、表2 可以看出,职业倦怠问卷与自我价值感问卷总体信度均大于.80,有良好的人身保障,稳定性与可靠性较好。各因子中,除身体外形小于.60 以外,其余均大于.60,说明问卷除身体外形因子外,各因子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具有可靠性与一致性。

(二)总体情况分析

1. 消防员职业倦怠总体情况分析

从表3 可知,职业倦怠总平均分为25.70,单一因素得分( 均值) 最高为情绪衰竭,M =2.17,最低为职业效能感,M =1.06,无论从整体上还是从各因素上看,职业倦怠程度总体较低。

表3 消防员职业倦怠总体情况表

2. 消防员自我价值感总体情况分析

从表4 可知,自我价值感总平均分为116.41,单一因素得分( 均值) 个人品质最高,M =4.64,社会关系最低,M =3.42,总体各因素得分均大于3 分,说明在从整体上、各因素上看,自我价值感水平总体较高。

表4 消防员自我价值感总体情况表

(三)相关分析

1. 不同统计学特征职业倦怠和自我价值感的相关分析

从表5 可知,职业倦怠与年龄、婚姻状况、从业时长、教育程度、职务、值夜班次数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自我价值感与从业时长相关显著,其余均无明显的相关关系。

2. 消防员职业保障问卷与安全价值感问卷相关分析

从表6 可知,消防员的职业倦怠与自我价值感高度相关,二者之间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表5 消防员安全价值感与职业保障统计学特征相关分析结果

表6 消防员职业保障问卷与安全价值感问卷相关分析结果

自我价值感各因子与职业倦怠总分相关显著。职业倦怠各因子与自我价值感总分相关显著。

三、调查结果讨论

(一)消防员的职业倦怠状况

根据国内外通行的职业倦怠诊断标准,M ≤2.5,表示没有职业倦怠,2.5 <M <3,表示已出现职业倦怠状况,3 ≤M <4,表示职业倦怠状况严重。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职业倦怠程度总体较低。

(二)消防员自我价值感状况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知,自我价值感较高,自我价值感与从业时长相关显著。

(三)消防员职业倦怠程度低与自我价值感水平高原因分析

1. 社会态度的改变

随着互联网信息交换速度的加快,我们可以在各类网站、APP 上及时查看到社会的最新动态、民众态度以及社会的价值取向。近来社会对消防员群体的关注越来越多,主要在于消防员群体的社会贡献。其中,以新浪微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20 年5 月有关“消防员” 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次数便达到34 次,平均每日一次,话题内容有“消防员百米高空援救风电工人”等等,网民对待此类话题纷纷留下“致敬”“辛苦了” 等字眼[7]。

网络的发展便利了媒体、消防员、民众三方,媒体可以及时报道,消防员可以及时被了解,民众可以及时反馈。随着整个社会态度的改变,从之前对消防员的贡献知之甚少,“消防员只是灭火员” 等传统认知到今天消防员各种英勇事迹广为传播,社会民众了解到他们无私奉献、冲锋陷阵的精神,对待消防员们的态度也愈发尊敬与崇拜[8]。

2. 个人态度的改变

随着网络信息传播的便利、社会对消防员关注度的提高以及社会氛围的渲染,消防员群体对自身的职业也会产生新的认知,产生霍桑效应,即因为社会的关注,自己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也随之提升,因此更多关注自己所作出的成就与贡献,淡化了自己的倦怠,尤其是在因为自己的帮助而受到他人的感谢时,自豪与喜悦感会冲淡工作时产生的倦怠感[9]。

3. 文化因素的影响

此次调查人员中,专科、本科教育程度人数占比50% 以上。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消防员们在面对负面情绪时能有更清晰的认知,因而能主动采取措施进行自我排解。此外,在组织文化上,现在消防员群体也很重视文化氛围的营造,开展系列文化活动,有利于塑造消防员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友爱团结的集体精神[10]。

4.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为进一步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增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职业荣誉感,国家于2019 年发布了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有关优待工作的通知。在大政策背景的支持下,消防员们对自己的工作也会更有信心、更有底气。

猜你喜欢

计分消防员职业倦怠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引导素质教育的新高考计分模式构想:线性转化计分模式
基于单片机的中国式摔跤比赛计分器开发设计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计分考核表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