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草』为『宝』,巧手秸绣展现绝美中国风
2020-12-23周文平
◎文/周文平
公鸡羽毛鲜亮、引吭高歌,它脚下的麦穗颗粒饱满、金光闪闪,一幅寓意十足的丰收景象呈现在眼前。你或许想不到,这幅作品里的麦穗是用真的麦秸剪裁而成,而公鸡是用丝线绣出来的。将麦秸和刺绣两种工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姚懿佳创造出一种融装饰、观赏、收藏为一体的新艺术种类。
本文主人公
麦秸材料
一见钟情,都市女孩爱上麦秸画
姚懿佳出生在上海。从小喜欢画画的她考入上海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专业。有一次,她到朋友家去玩,发现了一幅画。“这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和普通的画不同呢?”她好奇地站在画作前,再也挪不动脚步。“没见过吧?这是麦秸画。”朋友的父亲告诉她。“麦秸?”这个生活在大都市的女孩,还从没见过麦秸。“就是小麦秆,在农村用来烧火的废弃物,可有人却把它变成了艺术品。”主人滔滔不绝地讲起麦秸画的起源。原来麦秸画始于隋唐时期,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麦秸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再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因麦秸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所以麦秸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饰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特点,制作出的风景人物、花鸟鱼虫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比较有立体感。”姚懿佳听得着了迷。“可惜这种民间工艺,现在没有人肯去做了。”主人深深叹息道。“这么美的画,怎么没人愿意做呢?我可以尝试一下!”姚懿佳被这门精美的工艺深深吸引。
对麦秸画一见钟情后,姚懿佳满怀激情地去拜师学习,学了3 年便顺利出师。她成功复刻出了老师认为需要5 年才能完成的作品《吉祥鸟》,信心倍增。
大学毕业后,姚懿佳放弃了工作机会,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她渐渐发现麦秸画由于材料的限制,作品颜色和表现手法过于单一。能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在传统工艺上,让传统工艺生发出一种新的意境、新的生命来?为此,她专程去苏州拜苏绣名家朱秀珍为师。
每天针里来线里去,既枯燥又寂寞。“我是不是真的很傻?这条路对不对?能不能做出点成绩来?”有时,姚懿佳也会自我怀疑。尤其当听说很多同学都事业有成时,她就会更加焦虑。“事业好不好,钱赚得多不多,都不重要,关键是看自己喜欢不喜欢、热爱不热爱。”父母对女儿的做法非常支持,“民间工艺是民族的瑰宝,它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去传承、去创新。”在父母的鼓励下,姚懿佳坚定了信念,在寂寞中坚持着。
姚懿佳作品
变废为宝,开创秸绣新技艺
2005 年,姚懿佳学成归来,在父母的支持下,办了一个“秸绣工艺坊”。麦秸画具有立体感强、材质坚硬光亮的特点,刺绣具有材质相对柔和、色彩丰富、表现手法多样的特点,她把两者相结合,取长补短,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构图方式,也让作品更加立体生动。
“麦秸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从麦秸到麦秸画相当于变废为宝。它不像玉石、黄金等材料,本身就价值不菲,对于麦秸画来说,它的价值全靠你的劳动来创造。”而这些“劳动”不单单是在作品创作上付出努力,为了收集麦秸材料,姚懿佳也要费好大劲。
虽然上海近郊就可以收到麦秸,但麦秸会随着气候和土壤影响,生成不同的颜色。“哪怕是下一次再去同产地收麦秸,它的颜色可能也不一样。”为了找到高质量并符合创作需求的麦秸材料,姚懿佳曾在一年内奔赴几十个地方,甚至跑到了新疆。“你拿的是什么?一包草吗?”常有路人投来疑惑的目光。她总是笑笑说:“对你们来说是一包草,对我来说这可是宝!”
自从知道姚懿佳为收集麦秸如此劳神费力,朋友和家人都来帮忙。“看,这是什么?”一次,朋友到非洲旅游,偶然发现了稀有的黑色麦秸,大老远地帮她买了一些回来。“还有这样的麦秸,真是太好了!”姚懿佳比收到任何礼物都高兴。
有一年,姚懿佳的公婆帮她去安徽收麦秸,结果遇上了大水,小麦全部被淹。他们不想无功而返,就骑着自行车一路去寻找,居然在湖边发现了野麦。“我们找到了又长又直的好材料,而且颜色还是非常特别的金红色。”听到两位老人激动的声音,姚懿佳既开心又感动:“爸妈,真是辛苦你们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更加坚定了她的步伐。
收集好麦秸材料只是第一步,拿到手的麦秸并不能直接用来进行创作,它还需要进行细致的二次处理。麦秸当中是空心的,首先需要将它剖开,然后再压成平面。“麦秸的纤维其实很厚,所以在用之前一定要把纤维处理干净,要刮得一丝一毫都不剩,薄如蝉翼,直到把它放在书上能透出字来,这才算成功。”这些细致活做完后,姚懿佳再根据创作需求进行裁剪或是拉成粗细不等的丝。
正式开始创作时,需要先构图,再根据需求进行分解。拼贴的先后顺序、配色等步骤都需要在脑子里构思好,再用胶水和镊子把麦秸一点点地粘到绢布上。每一步都要细致入微,稍有不慎,那么整幅画都要作废。有一次,姚懿佳在绢布上多用了一点胶水,结果就出现了印子,只能重新再来。
别人的麦秸画,常常是用烙铁烫出不同形态的作品,但姚懿佳从来不这样做,她认为这样破坏了麦秸原有的风味。同样是麦秸,南方北方、西面东面的都不一样。在色彩上,不仅有黄色,还有绿、红、紫、白、棕色等。即便是黄色,有的浅,有的深,她利用麦秸的自然光泽和色彩,通过剪、削、剔、拼、贴等方法,组成不同画面、不同风格的作品。
2008 年,初出茅庐的姚懿佳,以一副麦秸画作品《凌霄花》得到各方专家肯定,代表上海参加首届北京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大展。2009 年,她以精湛的麦秸画制作技艺,被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上海市工艺美术协会认定为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麦秸画”技艺传承人。
传承非遗,展现绝美中国风
为了寻找创作灵感,姚懿佳经常去各地采风。有一次,乡下采风时,她看到两只鸡低头啄麦穗,便用相机拍下了这活灵活现的一幕。回来后,她根据照片进行构思:哪里用麦秸,哪里用刺绣,颜色如何搭配等,《丰收大吉》《喜到人间》应运而生。
她的作品相继问世,《吉祥鸟》被上海工艺美术协会评定为上海市工艺美术精品,《鸳鸯戏水》《相伴》编入上海民间艺术成果集。《双龙戏珠》《小猫戏蝶》《和合如意》《四季和平》……姚懿佳的每一件作品,都让人爱不释手。
2013 年,她与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政府合作,在真如镇社区文化中心开办了秸绣工作室,主要传授麦秸画、刺绣等多种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技巧。她想从培训中挖掘优秀苗子,一起来传承麦秸画、秸绣等中国传统艺术,并把学员们制作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
2017 年,姚懿佳被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入围了大世界百人百匠。在姚懿佳看来,想赚钱很容易,把作品卖出去的确能赚不少钱,但她希望能守住初心,好好专注于创作。“我不想成为大师,大师只是一个名头而已。只要能做出好作品,能有一批认可我的人,我就觉得很开心了。”
未来,姚懿佳希望不仅仅是传承中国的传统技艺,更希望能通过实际行动,找到一种传统技艺传承推广的模式,建立一个大众认可的传播、研究、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创立一个属于上海的艺术文化品牌。
姚懿佳传授麦秸画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