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故事里的角色当人看

2020-12-22王梦影

青年文摘 2020年7期
关键词:普通人好人标签

王梦影

一个发生在疫情期间的故事让不少人流下眼泪:一个武汉女孩的母亲感染新冠肺炎去世。母女先是被病毒隔离两端,然后是生死相隔。女儿拉着哥哥跪在路边,看载着遗体的车去往殡仪馆。此后,在病房照顾母亲的父亲也感染病倒。

这个故事不到一周遭遇“反转”。网友挖出了这个女孩在几个网络平台上的生活记录,发现她曾对医护出言不逊,在母亲住院期间还看过一部网剧。他们斥责她:真的关心妈妈,为什么不陪护?辱骂她的评论转发上千条。

但,除当事人外的任何人都很难判断这个女生是否在母亲病危期间尽到了做女儿的全部责任。甚至,她可能不算个好女儿,不是百分之一百的“好人”。即便如此,她的家庭悲剧是真实的,且悲剧根源与她无关。

人们为他们一家流下的眼泪是真实的。永失至亲的伤痛触动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当人们越过数字,看见它背后的人和家庭,会想到自己的亲人和家庭——平凡的,吵闹的,总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也是无法割舍的,一旦失去会在心灵上烧灼出空洞的。

当我们还是小朋友,听故事时会反复询问: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一旦确定了,我们就能决定接下来的态度:好人帮好人,好人骂坏人。现在第3种答案出现了:她不那么好,也不那么坏,她就是一个普通人。那么小小的孩子会疑惑起来:我该把自己摆在哪儿呢?

孩子的世界是光滑的,连气泡都没有。受害者无辜如白纸,英雄的光芒里则容不下一丝私心。

然而成人世界不是这样的。有人投入全部心血帮助弱勢群体,同时偏执于自己的理念甚至会违背受助者本人的意愿;有人钻营鸡贼放不下蝇头小利,但也是极力托举整个贫穷家庭的父亲。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软弱与坚强是同时存在的。被隔离在家中的市民有权在微信群里愤怒,也会在黑夜里与见不到面孔的陌生人组成小区大合唱为城市加油。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语言习惯消解着复杂,我们的环境常被粗暴的标签控制:“吃瓜”“反转”“洗白”“带节奏”……社交网络浓缩生命的状态,热搜则浓缩社交网络。鲜血淋漓的细节被剥离,只剩下一具骨架,一条谈资,一个“瓜”。

粉圈思维的影响力在无限扩大,经过认定的“自家”人会收获无限的温暖、力量和爱,等待“对家”的则是网络暴力和人肉搜索。没有中间地带,不是粉,就是黑。

下次描述一件事时,请试着不用任何标签,老老实实有啥说啥。简单的标签无法概括生命的复杂。不要小看语言。殖民时代,侵略者精神统治的有力武器,就是剥夺当地的语言。语言构筑着我们的世界,它越是真实丰富,我们的视界就越是清晰明亮。

把故事里的角色当人看,别架高他们满足理想世界的幻想。刻苦攻关的科研工作者有权利获得高报酬,一线的医疗工作者也会累会哭……

普通人,帮帮普通人。武汉城郊的农民一路问路到市里的酒店,给援汉的医疗队送来蔬菜。外卖小哥从一份药物订单判断出买家有自杀意图,小心周旋阻止。有人的小猫因为封城得不到救治,陌生人寄去药品……

转一转求助信息不算“蹭流量”。先不去质疑动机,哪怕真的被骗,也好过错过,为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增添一点微小的砝码,不要轻贱自己的同理心。愤怒、哭泣,都在强化我们作为同胞共同拥有的部分,我们的情感和记忆。

这就是属于普通人的,复杂的、宝贵的善良。

(摘自“冰点周刊”微信公众号,知止图)

猜你喜欢

普通人好人标签
好人就在身边
普通人的梦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西游新记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好人
为什么“好人”的另一半也会出轨?
标签化伤害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