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又被自己气着了
2020-12-22艾小羊
艾小羊
那天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妈妈推着嬰儿车,车里坐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妈妈数落孩子:“你今天怎么回事,一整天都不听话……”
我拿手机看了一下表,刚刚早晨8:50。这个场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
这是什么场景?这就是典型的吵架场景。如果这孩子不是两三岁,而是二三十岁,他们马上就会吵个天翻地覆。
“什么叫一整天都不听话,现在才几点,刚起床半个小时就是一整天……”
这叫什么?无效沟通啊。双方本来要交流的肯定不是“一整天”这个词怎么用,以及“一整天”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但最后,双方都变成了天文学家,研究起一天有多少时辰。
还有一个词叫“总是”,也是吵架的C位。
一个迟到的员工,本来心里内疚,但只要领导说“你怎么总是迟到”,他的内疚立刻荡然无存。因为迟到是小错,诽谤跟冤枉是大罪啊。
一个月迟到两次,却被说“总是迟到”,那好,一个月怎么也得迟到八次才担得起“总是迟到”,明天继续迟到,反正已经“总是”了。
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大体分两种:一种叫发泄、一种叫沟通。发泄属于情绪、心理范畴,沟通才是社交与关系范畴。
我刚才举的俩例子,通通是发泄。
说话的人,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怎么解决问题,而是“你有没有看到我很不高兴”。
不高兴像一种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但它首先传染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一旦你打定主意想要告诉别人“我很不高兴”,就会选择用夸张的词语去激发自己内心的委屈。什么一天到晚不着家啊,什么从来不关心我啦,什么从不送礼物啦……
结果越说越气,先把自己给气死,再把别人给气死。
悲惨的是,双方生气的点还不在一个频道上。发泄的人作为甲方,气的是:我这么生气了,你竟然还不认错,还不哄我。
乙方生气的点是:你为什么不实事求是?你为什么夸大其词?来来来,我们认真讨论一下什么叫“总是”。
沟通沟通,顾名思义,就是挖个沟把你们的情绪疏通,精准描述事件,就事论事地讨论解决方案。
非客观性极端用词一甩出来,相当于往沟里填了好几个大石头。
如果只是想发泄情绪,请学习那些真正可爱的美女,她们生气的时候根本懒得说话。
你说是手机不好玩还是酒不好喝,是床不舒服还是肉不香,是钱不好花还是面膜不好做,非要去赌气?除非你是那种越生气越清醒的“奇葩”,可以参加《奇葩说》,否则,最好做个安静的美女子,等自己把“整天”“总是”“一天到晚”“从来没有”这些情绪词消化掉,再想想怎么对付他。
到时候可能你已经不想对付谁了,那就说明你们之间根本没啥问题。问题就是你没好好照顾自己,该花的钱没花,该浪费的时间没浪费,该见的朋友没见……
你所有的愤怒,不过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有能力把自己给伺候好了,自然就容易心平气和地去面对、去解决、去放下。
你不想被气着,谁都没能力气你;你不想被伤害,谁都没能力伤害你。
(摘自《女友》2020年第2期,西米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