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想品德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演变

2020-12-22刘丽敏

关键词:有形品德课教科书

刘丽敏

(福建农林大学 国际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福建 福州350117)

传统文化,也可称为文化遗产,是指在历史沿袭中形成的物质或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和行为特征,是凝聚和延续民族共同体的纽带,也是个人认同与民族认同最重要的根基。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人类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然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全球化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呈现碎片化,全球意识正在悄然解构甚至取代个人认同和民族认同。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成为当今社会必要且紧迫的任务。2014 年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回应了时代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迫切需要,强调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主要途径。这份纲要的颁布表明我国教育进一步摆脱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二元对立的思维桎梏,理性回归到本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重新得到关注和重视[1]。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中小学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并且要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2]。诚然,小学德育课即思想品德课是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教科书是国家意志、民族文化和社会进步的集中体现,是受众范围最广且影响最深远的文本[3]。小学思想品德教科书作为思想品德课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实现培养传统文化传承者和弘扬者这一教学目标的关键载体。基于此,本文拟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小学思想品德教科书进行系统考察,描述传统文化教育在教科书中的历史演进特征,从而为小学思想品德教科书的未来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研究方法

1981 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正式设立[4]。到目前为止,思想品德课的开设已近四十年。在这近四十年里,思想品德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摸索阶段(1981—1997年),思想品德课强调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泛政治化倾向较强,教科书命名为《思想品德》;第二阶段为过渡阶段(1997—2001年),思想品德课开始重视公民教育,相对淡化了政治要求,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科书的名称没有发生变化;第三阶段为改革阶段(2001—2016年),思想品德课将重心转向学生的实际生活,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和学习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与此同时,教科书由此前的《思想品德》更名为《品德与生活》(1-2 年级使用)和《品德与社会》(3-6年级使用);第四阶段为巩固阶段(2016 年至今),思想品德课将依法治国思想纳入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道德意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教科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

鉴于以上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历史变迁,本研究从每个阶段选取一套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它们分别是1984 年、1999 年、2006 年和2019 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教育部直属的从事基础教育教材编写、出版和发行的专业出版社,其教材选用率在基础教育领域长期稳定在50%以上[5]。因此,以人教社出版的思想品德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充分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在所选取的四套教科书中,每套教科书包含12 册,使用对象是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因此,纳入此次研究对象的教科书一共有48册。本次研究将借助频度统计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这48 册思想品德教科书中关涉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存下来,凝聚了先人的经验和智慧,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提供滋养。本研究考察人教社1984年、1999 年、2006 年和2019 年四套小学思想品德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外部形式和文本内容,以此管窥小学思想品德课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演变轨迹。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持续提升,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成为关注的新焦点

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英国著名文化学者提姆·哥普兰(Tim Copeland)认为传统文化由有形传统文化和无形传统文化构成。其中,有形传统文化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和人类文化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无形传统文化包括道德规范、礼仪、风俗、节庆、语言、戏剧、音乐、舞蹈、宗教、神话、手工艺等不能固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6]。如前文所述,此次研究的对象共有四套小学思想品德教科书,每套教科书有12 册。1984 年《思想品德》共有142 课,1999 年《思想品德》共有155课,2006年《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共有154课,2019年《道德与法治》共有154课。根据提姆·哥普兰的定义和分类标准,研究首先对这四套教科书中涉及传统文化的课文数进行了统计。四套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课文数分别是15 课、24课、30 课和30 课。如图1 所示,所占比重分别为10.56%、15.48%、19.48%、19.48%,由此可见,自1984 年思想品德教科书开始,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进入21 世纪以后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保持平稳。这种上升趋势说明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同时也反映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日益紧密地结合。

图1 各套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情况

在文本内容方面,与1984年和1999年教科书相比,2006年和2019年教科书更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2006年教科书第八册的《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鼓励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和历史古迹,“做一次小导游”,制作旅游手册,把家乡的故事介绍给大家;第十册的《我们的国粹》中介绍我国京剧表演的独特风格,并且建议学生表演京剧里的动作或者学唱京剧,“做一次京剧小票友”。2019 年教科书第三册的《家乡新变化》提出“虽然家乡变化很快,但是有些传统却一直没变”,鼓励学生尝尝家乡的风味小吃,学习传统小手艺或者学演家乡地方戏。

不仅如此,2019年教科书还首次提出“创新性传承传统文化”的理念。第四册的《我们有新玩法》通过插图展示我国传统游戏跳绳的各种新玩法,并且告诉学生将传统游戏换个玩法,可以变出新游戏,也可以玩出更多的乐趣。第八册的《我们当地的风俗》中提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并且要求学生开展小调查找出当地需要加以变革的风俗[7]。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人类在自身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传统文化,同时也在实践中革新与丰富传统,所以保护传统文化并不是原封不动地继承和保留,而是将保护与创新相结合,在创新中恢复传统文化的活力,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从而达到传统文化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的目的。

(二)有形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显著增强,自然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日益受到重视

本研究继续对涉及传统文化教育的课文进行分类,分别统计出涉及有形传统文化和无形传统文化的课文数量。在四套教科书中,涉及无形传统文化的课文数分别是13 课、22 课、21 课和22课。如图2 所示,它们所占比例分别是86.67%、91.67%、70%和73.33%,整体来看,无形传统文化的课文比例始终保持在70%以上,这说明无形传统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思想品德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以伦理道德为本位。伦理道德教育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论语》中,孔子就把“富之,教之”作为社会和谐的必经之路,这同样也是我国设立思想品德课的初衷。从课文文本来看,有关道德规范的内容在无形传统文化教育的占比很高,特别是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譬如尊老敬老、励志勤学、诚实守信、天下为公、清正廉洁等,在四套教科书中均有出现。传统美德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展示这些传统美德,能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养成产生润物无声的作用。

图2 各套教科书中有形传统文化和无形传统文化分布情况图

在四套思想品德教科书中,涉及有形传统文化的课文所占比例分别是13.33%、8.33%、30%和26.67%,从1999 年教科书到2006 年教科书,涉及有形传统文化的课文数量出现显著增长。有形传统文化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和人类文化遗址等。1978 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曾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进步对立起来,大量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被人为地摧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将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但在经济建设初期,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忽视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的保护。从图2 可以看到,在1984 年和1999 年的教科书中,有形传统文化教育所占比重很低,这从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对保护有形传统文化的意识还很薄弱。

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重视文化建设,强调历史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意义,要求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保护历史建筑、历史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这促进了有形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提高。与此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使更多人能够亲身参观和领略我国的自然美景和文物古迹,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06年和2019年思想品德教科书中有形传统文化的课文数量得到大幅提升。不仅如此,在2006年和2019年教科书文本内容上,有形传统文化的外延也在扩展。有形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覆盖历史建筑、历史文物和人类文化遗址,也包含了我国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地质景观。譬如2019年思想品德教科书第九册的《我们神圣的国土》中有这样的叙述:“我国有连绵巍峨的高山和气势磅礴的高原,有群山环抱的盆地和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高低起伏的丘陵和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祖国的大好河山就像一幅山水画卷,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韵味。”[8]这充分肯定了自然风光和地质景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传统文化中历来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不同的文化生态和文明形态。正是我国独特的“山水画卷”哺育出一代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中华文明。

(三)无形传统文化主题更加多元,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培养成为教育的核心

在四套思想品德教科书中,涉及无形传统文化的课文所占比例很高。无形传统文化作为文化遗传基因,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无形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佛、道三家文化,它们历经千年,仍然影响着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艺术表现、建筑风格等。无形传统文化的主题内容可以分为四大领域:道德和价值观、节庆和风俗、科技和艺术以及语言和文字[6]。本研究按照这四大领域,进一步对四套教科书中涉及无形传统文化的课文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见图3。

图3 各套教科书中无形传统文化主题内容分布图

从图3 可以看到,道德和价值观在1999 年教科书中占比最高,达到54.55%,在2006 年教科书中回落到38.1%,在2019 年教科书中占比36.36%。2001 年小学思想品德课开始进行改革,2002 年教育部颁发《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试验版)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试验版),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课应该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和注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道德教育更多围绕学生生活实际展开,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内容由此在2006年和2019年教科书中有所下降。但是,正如前文提到的,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敬老、励志勤学、诚实守信等仍然是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在文本内容上,最显著的变化是2019年教科书首次强调家庭传统美德的传承。第十册第三课《弘扬优秀家风》提到:“优秀家风中蕴含的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已铭记在我们的心灵中,融入到我们的血脉里,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9]。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小家的家风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国风,“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学生从教科书中认识到家风传承的意义,可以在生活点滴中实践家风,从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贡献。

节庆和风俗在四套教科书中所占比重比较稳定,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在四套教科书中均有提及。1999年教科书增加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泼水节,2006 年教科书引入重阳节以及更多少数民族的节日如火把节、开斋节等。2019 年教科书的亮点是新增家庭中的节日传统习俗,第五册的《家庭的记忆》让学生观察传统节日到来时家里的风俗习惯,诸如春节和家人吃年夜饭,清明和家人扫墓祭祖等。文中解释道,正是这样的节日传统让家庭成员间的感情更深厚,彼此的归属感也更强。传统节日及其仪式的展示能让学生通过回归传统来辨认和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认同。

科技和艺术在2006 年教科书中实现零的突破,1984年和1999年教科书中均未介绍我国古代科技和艺术的成就,但在2006年和2019年教科书中,传统的戏剧、音乐、舞蹈、手工艺、医学等开始受到关注和重视。在2006 年教科书中,传统科技和艺术被称为“我们的国粹”,这些国粹“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为人们喜闻乐见,并且“逐步走向世界”,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2019年教科书第九册的《古代科技耀我中华》展示我国古代先进的青铜制造技术、丝织技术、陶器制作技术、二十四节气、中药医学等,并且强调“这些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9年教科书第八册的《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列举我国各式各样的民间艺术并强调保护民间艺术的重要性。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反映了民间艺人的努力和智慧,但是社会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导致各种民间艺术濒临失传,因此保护民间艺术任重而道远。

2006 年和2019 年教科书中的语言和文字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在文本内容方面也出现较大变化。1984 年和1999 年教科书大多是讲述古代的寓言故事,通过这些寓言故事向学生展示处世智慧和人生道理。而2006 年和2019 年教科书新增介绍我国汉字重要作用的内容。譬如,2006 年教科书第十册的《汉字与书的故事》和2019年第九册的《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介绍汉字的历史演变过程,而且在《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中还强调“汉字不仅是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而且对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中国周边形成了以汉字为媒介的汉字文化圈。

我国在2004年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这之后,无形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不断得到提高。虽然相较于1984和1999年教科书,2006年和2019年教科书中无形传统文化的占比有所下降,但是通过考察教科书的文本内容可以发现,无形传统文化的主题更加丰富多元,学生可以通过教科书更全面地了解我国的无形传统文化。不仅如此,教科书也更注重阐述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和贡献,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认同。

三、启示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显著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明显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各级教育的各个领域,尤其要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10]。鉴于教科书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套思想品德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的演变和发展。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近四十年来,小学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未来小学思想品德教科书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进一步鼓励学生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一个民族通过传承共同的民族文化,完成并实现民族要素的积累和社会的整合,最终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在民族文化“传-承-积累-传”的传播过程中,每一个社会成员,每一代人都是这个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某个环节的脱落将影响文化的再生产,而代际传承的脱节将直接导致民族文化的断裂与中止[11]。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不应囿于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而更应强调培养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深层次的累积,在一代代人身上形成稳定的民族认同感和内聚力。

其次,进一步提升学生保护有形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有形传统文化是文化精神的载体,是过去岁月流传下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对有形传统文化的欣赏和理解是增强学生个人认同和民族认同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形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历史建筑、历史文物和人类文化遗址,也包括我国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地质景观。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有形传统文化,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有形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在教科书中还应继续加强有形传统文化教育,倡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中华儿女世代栖息的绿水青山。

最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2019 年思想品德教科书中首次提出“创新性传承传统文化”的理念,创新能够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紧密结合,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创新的前提是要先引导学生辩证客观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教科书一方面要向学生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对历史中国和当今中国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陈旧过时或消极糟粕的成分。只有在辩证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接受和创新传统文化,从而承担起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猜你喜欢

有形品德课教科书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未定义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思品课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藏起来的教科书
精致概念,化“无形”为“有形”
知识改变命运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流失原因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