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护理质量影响的研究

2020-12-22孙寿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胸外科组间人性化

孙寿芳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 盱眙 211700)

胸外科疾病具有病情危重和发病快特征,手术治疗难度较大,并且存在一定风险,影响恢复效果,同时患者自身的情绪等因素也会对病情恢复进程带来影响,因此,开展有效护理,改善患者状态极为重要。而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可以满足患者多方面需求,实施效果显著[1]。本次研究重点分析人性化护理方式对胸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抽取的120例胸外科患者作为护理观察目标,设置的研究组(n=60例)与常规组(n=60例),两组男性患者分别为37例和40例,其余为女性,年龄范围为46~82岁和47~77岁,平均年龄分别为(63.6±1.6)岁和(65.1±1.2)岁,比较患者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如: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管路护理、治疗指导、患者体征监测、康复训练等。而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为:①根据患者需求安排病房及环境,可提供单间、双人间、三人间供患者选择,详细告知患者不同病房价位与区别,患者选择后根据其需求对病房环境进行处理,提高环境质量[2]。②提高用药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自理能力、用药过敏史等,向患者告知药物用药剂量、服用时间和方式等,并结合患者需求发放口服药物;③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安排治疗时间和注射时间,防止产生冲突;④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情况,实施有效心理辅导,疏通患者心理,并根据其反应,制定针对性心理辅导措施,消减患者的不良情绪,确保患者可主动配合医护人员,主动遵循护理人员叮嘱的各项事宜[3]。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主要将SPSS 21.0软件作为统计学分析工具,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分别为“±s”和例、率(n、%),组间差异对比方式分别是t检验法和x2检验法,统计学分析后,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生活质量

观察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生活质量,护理前,研究组与常规组的心理生活质量评分为(54.2±2.3)&(54.1±2.5),生理生活质量评分为(62.3±11.8)&(62.4±11.4),护理后,两组的心理、生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1.9±12.6)&(62.8±9.5)VS(79.8±12.5)&(71.5±13.8)。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各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前后差异明显。护理后组间对比,研究组评分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患者对两种方式的护理满意程度,根据评分状况对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患者进行统计,研究组各项指标例次及占比分别为32(53.3%)、26(46.3%)、2(3.3%),常规组为27(45.0%)、22(36.7%)、11(18.3%),两组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6.7%(58/60)、81.7%(49/60),研究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对胸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方式,针对患者的个体化需求进行针对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其需求[4]。本次研究显示,对护理前无明显差异的两组患者展开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各项质量评分明显提升,研究组提升更加显著,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组间、组内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研究组为96.7%,规组为81.7%,研究组优于常规组(P<0.05)。可见利用护理方式可以提升护理方式,但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人性化护理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满足患者在精神和物质等方面需求,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并且患者对该护理方式的满意程度更高,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使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相较于常规护理,具有更高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胸外科组间人性化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更正
安徽省胸科医院在国家级比赛中斩获佳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以人为本”理念下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高龄孕妇临床妊娠常见状况分析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