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书法艺术生产机制研究

2020-12-22刘春玲刘大龙

福建茶叶 2020年4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机制

罗 念,刘春玲,刘大龙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 409099)

“艺术生产”这个概念由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马克思在综合人类各种类型的生产活动之后,在宏观层面上把所有生产活动划分为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口生产三大类型。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艺术生产从属于精神生产,是精神生产部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新时代书法是艺术范畴中的一类,创作、生产受艺术生产规律的制约。

1 问题的提出

国外开展艺术生产机制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取得的成果也非常丰富。国外对于艺术生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观点:

其一,以德国的布莱希特和本雅明为代表,他们认为艺术生产本质上是一种物质生产。在他们看来,艺术是一种改造世界的实践,具有物质生产的内在结构和属性,其中艺术技巧很重要。技术是构成艺术生产力的重要部分,技术的发展解放了艺术生产力,促进了政治倾向的表达和艺术质量的实现。

其二,以法国的阿尔都塞和马歇雷为代表,他们认为艺术生产是一种意识形态生产。在他们看来,文学艺术是一种加工改造意识形态材料的生产,指出作品将含蓄地帮助作者“把意识形态揭示出来”。

其三,以英国的伊格尔顿为代表,他提出艺术生产是一种兼具多种属性的生产。伊格尔顿是当代西方文论界公认的,继威廉斯之后英国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观点集各家之所长,认为艺术生产属于“意识形态的艺术”同时作为“生产的艺术”,兼具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双重性。

我国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的研究,当时主要集中在文艺学、美学领域。董学文认为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方式”。何国瑞、何志钧等学者重点阐释了艺术生产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等。胡亚敏重点探讨艺术生产性质问题,指出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要警惕资本对艺术产生的危害,强调和保持艺术生产的审美性。朱立元、李艳等,主张以文化艺术为载体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在艺术创作、文化产业发展中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书法界逐渐开始重视这一理论,不过对于书法艺术生产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视线主要还停留在生产实践层面。

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由于文化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的门类十分繁杂,因此我们不仅要着眼宏观,也要从细节入手,自上而下、由浅入深地开展新时代书法艺术生产机制的研究。

2 新时代书法艺术生产机制的内涵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艺术生产受到一定时代物质生产条件的制约,进而受到物质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然而艺术生产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审美需要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与物质生产有本质区别,具备相对独立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艺术生产既要符合价值规律的需要走向市场,又要适应精神文明建设和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而超越市场。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德国的本雅明在阐述艺术生产理论时,认为艺术生产是一个完整链条,这一观点对于新时代书法艺术生产机制的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新时代书法艺术生产机制是指在当代物质技术条件下,书法艺术学习、创作、交流、传播、消费的完整的纵向过程,以及在这个纵向过程中,各个环节如何展开,涉及到个人、单位、行业、产业如何衔接与合作的横向系统。新时代书法艺术生产机制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艺术活动规律,符合艺术生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重属性。新时代书法艺术生产机制的建立,对于发展新时代书法艺术,用艺术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抵制西方文化霸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决文化市场中重利轻义、粗制滥造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3 新时代书法艺术生产机制的内容与组织形式

新时代书法艺术生产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根据物质生产的普遍规律,兼顾艺术生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三种属性,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实现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自我更新和超越。

3.1 新时代书法艺术生产机制的学习环节

在传统书法的学习中,一直沿袭着师徒相授、口耳相传的模式,即便有些书法爱好者可以通过单纯的自学古代经典作品而升堂入室,不过缺乏有效指导无疑会让书法学习事倍而功半。在东晋时期,王羲之就曾经说过:“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1]书法学习的难度确实让许多书法爱好者望而却步,然而书法学习却是新时代书法的艺术生产机制的必备环节,也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一个环节。

在新时代书法艺术生产机制中,需要建设完备的书法教育体系,一方面,可以作为美育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书法来培育全民的艺术感知力与审美鉴赏力。另一方面,艺术生产的源头在于艺术学习,高效的学习会带来高水平的创作能力,从整体上提升艺术生产机制的层次。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阶段,书法课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日益受到学校与家长的普遍重视。在高等教育阶段,具2020年3月统计,开设书法专业的院校累计有129所,涵盖从专科到博士各个学历阶段,没有开设书法专业的院校也有许多开设有书法选修课程,目前高校学生学习书法没有太多障碍。不过,当前的教育体系对于成年人的书法学习需求还无法有效的满足,可以考虑依托社区继续教育开展书法课程的学习。在当代的书法学习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运用视频、动画的形式揭示书法技法中的核心环节,从纵深的层面引领书法学习,同时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突破传统书法学习的时间、空间限制,从横向的层面拓展书法学习,有效提升书法学习的成效。

3.2 新时代书法生产机制的创作与生产环节

创作是新时代书法生产机制的核心环节,与传统书法相比较,新时代书法创作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拓展:

其一,从文本内容上看,不仅可以书写传统的诗词歌赋,优美的白话文、现代诗词,甚至是描述当代社会生活的记叙性文字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文本内容。

其二,从思想内容上看,情感是书法艺术的本体,早在东汉时期,蔡邕认为:“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2]。新时代书法应该坚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3]这个根本方向,把握为人民抒情,为时代放歌这一本质属性。

其三,从作品形式上看,新时代的书法创作应该继承传统书法的优秀元素,同时结合当代家居、办公的实际情况不断拓展新形式,使书法作品更加适合当代需求。

在新时代书法艺术生产机制中,不仅书法家实际书写的一度创作需要受到重视,另外综合运用艺术设计理念、方法、工具(软件)、材料等,对原作进行的二度创作也需要受到高度重视。目前,动漫、影视、广告设计、字体设计中运用二度创作书法元素的成功案例比较多。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发现,经过二度创作的书法作品更贴近当代生活,更加符合在具体场景的实际需要,可以清晰体现设计者的意图,也容易被欣赏者所接受。因此可以预测二度创作将是新时代书法发展的一种未来趋势,我们需要加强对这种创作形式的研究和引领,使之更加规范、健康,更能体现实用性与艺术性双重特征。

3.3 新时代书法的传播环节

在传统艺术的语境下,书法生产的产品即作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因此这种生产方式导致书法艺术在交换、传播、消费等环节受到很大局限。当代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传播手段的效率,借助数字技术可以使书法作品化身千万,并在互联网上高速传播,欣赏者可以凭借一块屏幕自由实现放大缩小或快进后退。传播技术、方式、载体的改变将给新时代书法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有人把书法发展归纳为“书斋时代”“展厅时代”,那么我们今天的书法传播应该进入到“e时代”。本雅明曾提出技术是构成艺术生产力的重要部分,技术的发展解放了艺术生产力,新时代书法可以借助当代物质技术条件,使艺术生产力得到提升。

3.4 新时代书法艺术生产机制的思想导向

新时代书法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组成部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书法艺术生产的工作导向。书法家通过艺术生产,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努力使新时代书法融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书法艺术深入社区、工厂、军营、学校,增强文化惠民的实效性。在新时代书法艺术生产机制中要综合宣传系统(如宣传部、文联)、文教系统(如文化旅游委、教委)形成引领及保障制度,加强对书法创作的引导和管理,完善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新时代书法导向机制。

小 结

近年来传统书法的发展曾遭遇诸多危机,坚守传统是书法爱好者应该立足的根基,然而与时俱进同样是新时代的可贵品质。新时代书法艺术成产机制继承了书法的优秀传统,是传统书法艺术自我更新与革命,对于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书法机制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张天德书法艺术欣赏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书法欣赏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