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茶文化英语翻译研究

2020-12-22张艳萍

福建茶叶 2020年7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饮茶茶文化

张艳萍

(广东白云学院,广东广州 510450)

1 背景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作为茶的故乡,应该向国际和世界推广茶文化。研究茶文化的英译势在必行,也是首要问题。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对于茶文化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在茶文化的英语翻译中,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知识。这对于中国传播茶文化,将茶文化推向世界和国际市场具有深远的意义。

2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

2.1 历史起源差异

无论在时间或空间的历史渊源上,中西方的差异都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我们来讨论时间起源的差异。据史料记载,中国早在神农时代(约4000年前)就发现了茶。唐陆羽的《茶经》:“茶之饮也,发乎于神农氏。”有人认为是神农在野外烧水时,偶然飘进了几片叶子,煮开的水呈浅黄色,入口生津解渴。根据神农过去尝过几百种草药的经验,他判断它是一种药材,这是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西周《华阳国志》中也记载,茶是作为珍贵的贡品献给周武王的。这一可靠的史料证明,早在西周时期,茶就已经存在了。西方茶文化的起源是在16世纪,葡萄人将茶从中国澳门引入欧洲,茶开始在西方传播。17世纪,英国开始从中国引进茶,直到18世纪中后期,饮茶的习惯在英国开始传播。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的起源远远早于西方。

其次,在空间的起源上,中西方的差别同样鲜明。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许多地方都种植茶树,茶的品种也非常丰富。考古学家认为,茶的历史起源于江苏和浙江,也是中国茶叶工业最发达的地区。然而,由于中西方地域特征、饮食习惯和传统习俗的差异,西方流行的茶文化与我们的传统茶文化是完全不同的。

2.2 茶文化认知差异

所谓认知,是指我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包括饮茶类型、饮茶习惯、饮茶工具、饮茶方式、饮茶时间等。首先,中西方饮茶类型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喝的茶种类主要有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红茶、花茶等,而在西方国家,英国人喜欢喝奶茶,俄罗斯人喜欢喝冰茶,法国人喜欢喝红茶。其次,中西方饮茶习惯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喜欢以茶点配茶,茶点的品种和味道都很丰富,如花生、糕饼等。而西方人喝茶时则搭配甜味蛋糕,如提拉米苏、芝士蛋糕等。第三,中西方在茶具上有很多不同。中国的泡茶工具做工精细,种类繁多。每一种工具都有其独特的用途和艺术性,而西方人在这方面没有要求,往往追求实用性。第四,在饮茶方式上,中西方的差异也非常明显。在中国喝茶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清饮”,用开水冲泡,不添加其他成分。一种是“混饮”,即在冲泡过程中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盐、糖等配料,这种饮茶方式主要出现在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然而,英国人喜欢在茶里加糖和牛奶,而俄罗斯人在冬天喝茶喜欢加甜酒。第五,在饮茶时间上,中西方的习惯也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中国人对饮茶时间没有具体的要求,而西方人会将一天的饮茶时间分为早茶、下午茶和晚上茶。

2.3 精神传递差异

茶文化在我国是传递着一种茶道精神,它讲究“和、静、怡、真”,在烹茶、品茶、赏茶的过程中体会儒家的“仁与礼”、道家的“天人合一”以及佛家的“修身养性”,而西方人的茶文化体现的是追求雅致生活的精神。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中西方茶文化在历史渊源、文化认知、精神传播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茶的英语翻译中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为了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必须尊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3 茶文化的英语翻译

3.1 茶叶在英语中的表现

英国的茶文化是从17世纪从中国引进茶叶而发展起来的。因此,英语中“茶”一词最初并不存在,后来才被创造出来。更重要的是,当茶叶第一次被引入英国时,英语拼写不是现在的“tea”,而是“te”,读作[dei],这是根据闽南语茶叶的音译而来。后来,随着茶叶在西方的传播,茶叶的发音和英语拼写逐渐适应了西方人的拼写和发音习惯,成为了现在的“tea”,发音为[ti]。特别有趣的是,在中国,茶的意义通常是用作名词,意思是“茶树”、“茶叶”,而在英语中“tea”可以翻译成名词,“茶树”、“茶叶”,“茶点”,也可以被用作一个动词,意思是“给某人沏茶”,或“用茶点”。不仅如此,虽然茶文化在西方文明中存在时间不长,但“茶”这个词却有近200个单词。例如,“afternoon tea”译为下午茶;“teacup”译为茶杯;“cream tea”译为奶油点心;“It'smycupoftea”译为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等等。由此可见,在英语中,“tea”一词的引申意义已不再局限于汉语中“茶”本身的意义,而是延伸出了许多丰富的含义。这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也导致了文化交流中的语言翻译问题。

3.2 目前存在的英语翻译问题

首先,茶叶品种的翻译缺乏统一性。在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我们传统茶文化中许多专有名词没有相应的英文表达,而英语关于茶文化的词汇只局限于一系列的“tea”的延伸词组。因此,我们传统茶文化中很多常见的词汇无法在英语的框架内表达出来,其中影响最明显的就是茶的名称。中国有成千上万种茶,名字讲究神形具备,而西方市场上流行的茶品种只有较为闻名的几十种。在这样的英语背景下,成千上万种茶在西方市场很难有自己的名字。更重要的是,中国茶的名字有传统的味道和独特的风格。然而,当翻译成英语,他们很容易就失去原来的风味很难统一。例如,“铁观音”有好几个译本,如“TieBuddha”、“TieGuanyin”、“Tea Buddha”等等。这样一来,西方消费者很容易误以为这些是不同类型的茶,但是当他们看到实物时,又难以区分。这样就很容易给消费者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会造成市场混乱。

其次,翻译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在翻译过程中,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是,追求逐字对应,而不注重词背后的深层含义,这样的翻译是肤浅的、片面的。例如,在龙井茶的翻译中,有人把它翻译成“DragonWellTea”,似乎有相应的文字。然而,翻译的交际性质却被忽视,没有考虑到西方受众的文化。在中国龙是幸运的,但在西方世界上龙是邪恶的事物,这是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忽略了文化差异,翻译就会完全颠覆了龙井茶本义,也使西方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厌恶心理,影响产品销售和相关的文化信息传递。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翻译不能过于死板。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其实可以直接采用“音译+tea”的翻译方法,既保留了中国特色,又吸引了西方消费者的好奇心。

再次,翻译缺乏艺术性。中国的茶文化是极具艺术性的,不仅茶的命名有深刻的寓意和典故,茶艺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这一切,在英语翻译中,只能大量丢失,甚至完全丢失。例如,普洱茶的名字是用历史典故来命名的,它的背后传承了传统文化。然而,把它翻译成“Pu’erTea”,立刻就失去了那种韵味。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艺术上的缺陷,使得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难以在国际市场上体现出来,东方的魅力也难以表达出来。

最后,译文缺乏应用性。在茶文化的推广中,茶叶品种的翻译只是第一个障碍。如何介绍我们的茶文化,体现茶背后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最重要的。然而,在英语表达中,我们很难充分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情感,这是翻译中缺乏文化传播应用性的原因。事实上,中国茶文化的英语翻译更侧重于一个或几个应用方向。首先,为了实现茶叶的全球销售,茶文化的英语翻译更专注的是茶叶的性能介绍方面。然而,文化传播的应用性不足,导致茶文化的英语翻译相对单一,增加了茶文化真正走向世界的难度。

由此可见,在茶文化的英语翻译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难题等着解决。为了我国茶文化的国际化、世界化,茶文化的英语翻译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

4 基于文化差异的茶叶英语翻译立场

4.1 基本立场

首先,翻译强调实用性和目的性。语言翻译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其最重要的方面也是语言的实践和目的。为了将茶文化推向世界舞台,基于文化差异的语言翻译应该明确其目的和实践方向是弘扬茶文化。其次,翻译具有交际性和实用性。翻译就是从一种语言符号到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然而,这种转变不是表面的转变,而是深层的转变,它考虑了内在的文化转变,实现了真正的交流。要使中国茶文化真正走向世界,不仅要简单地对茶文化的语言符号进行改造,更要传达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让外国人通过翻译语言真正了解茶文化。

4.2 基本方式

首先,统一标准,充分准确。要在茶文化在国际市场上不含糊,最关键的一点是统一翻译标准。通过建立茶文化翻译系统、茶文化专项教学、官方宣传等方式,可以达到统一的标准。只有这样,国际茶文化市场才能有序发展。其次,把握重点,有的放矢。在茶文化的英语翻译中,很多译者需要抓住翻译的重点,把握主要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翻译,才能真正表达茶文化的真实含义,传达背后的价值。事实上,茶文化中很多词的翻译,有的可以直译,有的可以意译,有的可以直接保留。例如,“绿茶”可以直译为“green tea”;“红茶”可以意译为“Black tea”;“龙井茶”可以直接保留为“Longjing Tea”等等。最后,灵活翻译,巧妙运用。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茶文化的翻译不能过于死板,而应根据西方文明的特点灵活、巧妙地进行,既表达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基本的内涵,又传达了内在的精神。常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和意译。意译法还包括删除法、增加法和写意法。这些方法多用于茶叶品种名称的翻译。由于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民族风情,使得在语言翻译的过程中,特别是茶文化的语言符号转换的过程中,需要灵活使用这些翻译方法,从而保证我国茶文化的准确完整地传递到国际市场,促进外国朋友认识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4.3 基本原则

茶文化的英译应遵循三个原则,以保证茶文化的准确性、传播性和通俗性。首先,注重语义原则。要将茶文化准确地传递给国际大众,首先要保证语言的意义和语义的准确。其次,注重传播原则。要保证了茶文化在国际市场上的广泛传播,翻译语言的传播是一个重要因素。只有语言能够传播,语言所传递的文化才能传播。最后,注重通俗原则。为了使茶文化在西方市场流行起来,必须注重翻译语言的流行程度,可以才能更好地传播传统茶文化。

5 结束语

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巨大,不容忽视,这给我国的茶文化在国际市场上的传播形成了一个阻碍。在茶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茶文化的英语语言翻译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相信在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后,我国的茶文化更够在国际市场上走得更远、更好。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饮茶茶文化
地铁站内公示语英语翻译的特点和技巧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中国谚语VS英语翻译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分析
花下饮茶,光阴含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