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以广东省为例
2020-12-22陈翀
陈 翀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935)
引 言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蕴含了传统文化修身养性的文化理论,给人以美感愉悦的享受,同时能够以茶入药、以茶泡酒、以茶生茶,促进社会人民多重灌溉和滋养身体的利用水平,提升其实际应用的特性。近年来,随着区域一体化的推进,立足于茶叶生产和运茶通道所处的地理位置,需要借助城镇化的态势,逐步吸引更多商业注入,将茶文化打造成集散中心。广东省在开发茶文化过程中以旅游景点为导向,规划出茶文化的独特区域,以文化宣传带动感受实践,以多元利用促进品牌认同,以服务技术规划新时期的更多价值为基本着力点,进行了相应策略探索。本文将对这几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1 精准扶贫视角下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从整体上来看,广东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近年来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但是从不同省市来看,广东的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仅以广州市和深圳、汕头三市的GDP总量来看,基本大于其它省市的总数。尤其是在广东某些地方还存在大量的贫困区县,这些贫困区县想要寻求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本土化的资源,通过挖掘这些资源的最大价值,能够促进区域人口流动的提升和区域建设的集中【1】。我们知道,任何一片区域,只要吸引了大片人群滞留并且有组织的建设更多组织,一定程度上能够推进区域发展。而精准扶贫的基本目标就是借助政府牵头、考察当地的贫困特点,规划出发展的新形式。
从扶贫工作效率来看,如果采取从外面调配资源,不仅因国内各省市资源分配不均难以及时引进,同时长久以往过于依赖外部文化和人员建设,无法保证本土纯洁性,也无法形成本土人才的创新意识,难以提高区域文化竞争力。而挖掘本土资源,就能更快的利用起来,并且调动本土人员完成创新,提高工作效率,这与充分利用本土资源的方向是相契合的。从加快经济发展的目标来看,贫困区域不能与发达地方相比一昧的扩张建设规模,而应因地制宜且缓慢的过渡,在保证土地资源与人力资源不会耗费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实现前期稳定、中期加速、后期爆发的状态,从而能够调动最能使区域稳定的资源进行创造。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在精准扶贫视角下,以本土资源为核心发展都是恰当的。而本土资源部分中,以文化生态资源来说,是众多资源中与当地息息相关并连为一体的,能够引发社会的品牌记忆,加深对区域印象。而广东省作为名副其实的产茶大省,茶文化深入人心,将茶文化建设引入经济发展计划,以旅游开发产业为导向,是促进广东省区域协同发展+精准扶贫的最佳策略,能更大程度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旅游精准扶贫措施有效落实。
2 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积极意义
2.1 规划多种利用形式,活跃区域活力
传统的茶文化虽然已经赢得大众欢迎,但是更多人只是停留在对广东省茶业的认识,并没有形成更深印象。而就以茶来说,山西的甘渝古道以及陕西的茶马古道,其生产的桑茶同样备受关注。而广东省想要打响茶文化品牌的认同感,就必须延伸其影响力,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就现代而言,更多人享受快节奏的生活,不再关注单一古板的传统文化,茶文化建设以旅游开发为目标,能够吸引更多社会群体关注,从而注入更多活力【2】。另一方面,旅游开发本身与茶的特点相得益彰,促进茶文化的实践转化,例如将茶园建设为游览基地,将茶手工制作过程变成旅游实践基地等,两者共同推进,能够使人联系记忆,在广东省旅游时就能直接想到广东的茶文化,从而带动区域群体活动,为区域经济凝聚力量。
2.2 建设产业模式,打造一体化板块
以往的广东省发展茶业局限于单片区域,即使有了电子淘宝与微商的引入,很多茶叶可以在网上进行贩售,但是由于不能与茶农和茶园面对面接触,茶叶发展状态并不良好。将茶文化融入旅游开发能够促进以服务生产至加工销售为导向的商业模式,与茶文化一体化附带的茶具等,都可以在旅游地输出。而这种方式无形之间加深了游客对于茶文化的理解,同时能够对广东省的文化更加了解,对人们的文化内涵有着深刻的作用。另外,由于旅游开发的建设,能够吸引茶文化建设资金不断转化流出,例如广东郿坞镇以茶业闻名,在发展过程中以现代媒体旅游板块为模式,主推广东旅游日报等为人群提供茶文化旅游景点介绍,并为大众提供各种饮茶泡茶和带茶的形式,促进了一大笔旅游资金的投入,而这些资金能够用于当地媒体建设,投拍影视剧等,能够继续为茶文化推广增光添彩,促进了两者之间的转化,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3 创新本土意识,孵化建设人才
茶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对人们的行为素质造成影响,在接受茶文化的熏陶和耳濡目染后,人们能不再浮躁,精心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而广东省精准扶贫,就需要本地人员自行进行茶文化旅游建设,而这些需要当地人员自己建言献策。当地人员在这一过程需要培植一支专业的茶农队伍,能够对茶园进行悉心指导,还需要在茶文化的集中区域建设有文化的底蕴的导游队伍,能够将茶文化传播给大众。因此,加强当地人民的自信心和接受培训意识极为重要。而在这种熏陶氛围中,当地的人民也能够逐渐成长为有艺术修养的群体,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培养更多积极配合的实干型人才。
3 精准扶贫视角下广东省茶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不足
3.1 规划意识不足,思维停留在传统阶段
尽管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性逐渐被提出,但是进行茶文化旅游开发并不是简单的工程,而应根据各地产茶的规模和茶业资源的可行性进行规划。特别是需要调动茶文化组织形式的积极性,能够树立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试点榜样。但是相关政府并没有适应性规划的文件,将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阶段性目标进行划分【3】。广东省茶文化并不是一个区域特有的,它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产权意识已经逐渐混淆不清。而相关茶文化旅游开发就必须将文化内容融入旅游区域。然而在流传过程并没有直接阐明其接收的土地流转权和产茶文化的输出权。这就导致很多地方在建设茶文化旅游区域时有不同的意见,注重私人利益,忽视了广东省整体经济效益提升的价值。广东省实际并没有协调和调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思维,导致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局面迟迟难以拓展,无法形成积极有效的社会效益。
3.2 开发模式单一,难以深入挖掘价值
茶文化与旅游开发相得益彰,专注于游客群体关注,针对于不同的人群,理应开发出适应性的群体观赏内容与鉴赏风趣。茶文化虽然经过了宣传,能够一定程度上加大广东省茶文化传播的广度,但是群体更多的是因旅游基地的观赏价值而吸引,一旦茶文化并没有激发他们的了解兴趣,很难继续滞留人群。而就目前来说,很多茶文化基地依然停留在毫无鉴赏新意的茶园形式,让人群观察茶业生产的过程,或者让人群绕着与茶花和茶叶有关的种植地走一圈,并不能给游客带来积极有益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尽管很多茶文化融入旅游开发能够打响茶推广艺术的招牌,例如广东茶业就联合当地的广告能够形成旅游为导向的养生品牌,打着以边游玩边调养身体的招牌进行推广,但是并没有组织有效的活动和开发更具有实践价值的产业形式,很多人群依旧难以和旅游开发中的茶文化相联系。茶文化旅游开发具体内容也比较单一,开发阶段需要注重的是开发内容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综合效益。但是在区域规划方面,为了扩大茶文化渗透规模,有的区域直接将茶文化生成一条龙的产业园建设,却将周边的许多楼房拆迁,对街道进行改建。有的区域虽然修建了以古道为主的旅游空间,但内容匮乏,并没有深入的与当代文化相衔接,只是将古代匾额以及茶经书籍放在区域处,让游客自行观看,这种模式导致茶文化并没有真正被更多人认同。
3.3 企业联合导向错误,集散管理难以开展
现代社会应该是精神文明发展极为健全的时代,而茶文化旅游开发同样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内部的各项政策和行为管理进行有效科学化的提升【4】。但是当茶文化旅游开发吸引企业建设相关试点开园后,为了吸引资金,很多企业选择抬高票价,甚至出现了许多仿制正规茶具和茶叶蛋的赝品,而游客进入旅游基地,也没有进行配套服务的指引,难以让游客感受到茶文化践行者的基本素质。而且,虽然随着茶文化这一品牌的推广,能够吸引更多人前来,但是广东省需要拓展,就需要吸收外来游客,而很多游客并不熟悉当地的地理位置和区域规划,一旦集中在一起,很容易出现安全性的问题。但是相关区域却缺少专人进行科学管理,同时,有很多外国游客进入需要具备专业性的人才指引和提供导游,但是当地并没有扶植培训专业化的人才体系,导致茶文化旅游开发难以形成具体的氛围。
4 广东省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与提升路径
4.1 发挥政府的主导规划作用
广东省必须立足于当地茶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对养茶种茶的茶农规模和种茶自留地的规模进行规划设计,围绕着不同区域种茶的规模建设相应的区域集散地。例如针对种茶较少的地方构建三个集散地,而种茶较多的则建设两个,形成现代化联络状态,将茶文化互相流通的区域拉近。政府组织不同区域的企业以及茶农和茶商专门进入会议论坛,商讨建设旅游基地的具体要求,对不同企业和茶商等承担建设的茶文化内容规划目标,以实际利益为趋向,对吸引人群数量最多的区域给予奖励和津贴。先将最大的一块茶商区域作为试点开发地带,在政府牵头和各企业组织积极建设下,由茶商指引在合适的位置建造旅游标志以及景点观光的部分,能够与茶园、种茶地贴近,并不损害土地资源。在发展“茶文化旅游”项目中,政府应加强指导,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实际,对当地人民的发展方向进行宏观指导。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茶户参与”的原则,鼓励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和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组建茶文化推广旅游公司、茶文化旅游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同时专门扶持建设茶文化旅游宣传相关的媒体与电子商务公司,策划和组织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活动,吸引更多人群滞留。
4.2 整合资源,突出扶贫主题
建设茶文化旅游基地,需要紧扣扶贫攻坚这一主题,以实际问题为导向,提升各家户消费水平与经济收入水平。在以茶文化旅游推进新的就业形式上,可以让贫困人民先享受一定的福利,让贫困人民进入工作,学习茶农文化和种植知识,帮助建设旅游基地,给予他们福利与薪资。围绕着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林业、桑蚕业以及农田等,合理的规划和分配给贫困农户,以贫困农户和富户的人口数与创造价值综合进行统计,规划出具体开发的章程。促进以茶养身、以茶代酒文化形式的深入,建设特色旅游项目,让当地的贫困户亲自演练和实践,竞争导游[5]。另外,将传统单一的茶业输送模式转变为茶文化服务模式,在旅游建设中构建一体化服务渠道与沟通渠道,对茶产品的各种包装、防伪标志以及文化内涵提供媒介,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开发出多种服务扫码模式,让游客进入扫描获取一手资料,涵盖茶文化旅游相关的设施以及风土人情。特别是将贫困户设置为最先到的地方,让这些农户亲自与游客交流,贩售各自的产品。设立专门的负责人,对这些农户的产品进行监督管理,从而保障社会信誉。树立“先规划,后开发”理念,将旅游纳入本地区旅游业的全局去谋划,去定位,整合林业、旅游、扶贫、交通、水务等部门资金,对旅游片区内的基础设施条件进行提挡升级,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乡村旅游及其配套产业,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不断为贫困地区“造血”。
4.3 推进村容村貌整治,优化乡村茶文化旅游发展环境
对广东省茶文化旅游开发时需要注重对村级单位的整治,对茶文化树立的风气进行改造,对村民的修养习惯进行整治,对乡村道路以及建筑平面进行修砌,给予游客绝佳的美感享受。很多旅游基地设置在镇区域,但是实际上,乡村具有的茶资源更多。建设古村古道,以茶客栈、茶店铺等新颖形式,可以促进村庄区域服务质量提升,并且对内部的茶活动进行组织管理。例如让游客在观光同时进行茶种植的体验,亲自烹茶煮茶,为游客准备汉服,感受国风的内涵。对村庄网络、交通以及文化设施等进行建造,给游客更多吸收茶文化的最佳渠道。乡村旅游一般以自然观光为主,环境和风貌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对具备乡村旅游开发条件的贫困村重点加强道路、电力、饮水、厕所、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相关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乡村旅游环境、丰富乡村旅游内涵。
4.4 制定完善的扶持政策
在扶持政策上,可通过扶持一批以茶文化旅游为主的建设人才体系,对内部的茶文化内涵和旅游建设空间的阶段性改良提出个人意见,从而加强广东省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效率。需要在当地的教育上投入力度,将茶文化学习引入当地高校,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从而能够激发一批具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人才进入,为茶文化旅游基地建设出力。同时,推动文化企业和生态企业联合的繁荣,将自然科技技术应用于茶园等地盘,改进环保质量。由文化企业推动以茶文化为载体的影视内容崛起,丰富人们的认知。无论是发展旅游,还是脱贫攻坚,都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各级政府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全方位、立体式的支持茶文化旅游,包括资金、政策、规划、认识、宣传等。招商引资中要将乡村旅游作为资金引进的重要领域,吸引更多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村民等社会资金参与投建乡村旅游项目,促进旅游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生态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立足于区域发展特点,将生态文化与经济相互转化,能够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茶文化是广东省较为突出的文化生态形式,在实践应用中开发其旅游建设基地,能够提升广东省区域发展质量。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望予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