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背景下的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设计探讨

2020-12-22舒伯平

福建茶叶 2020年7期
关键词:观光茶园茶文化

舒伯平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振兴乡村是我国的基本战略规划之一,重要性自不用说,如何有效的进行规划才是重大问题,合理挖掘当地特产,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构建最合适的建设项目,才是最有效的乡村规划,而生态观光茶园景观,如果能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合理挖掘当地茶文化,建设具有传统田园风光、乡村特色和茶文化特点的观光景点,能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构建“美丽乡村”。

1 建设生态观光茶园的内涵

建设生态观光茶园的内涵,可以从其“产业”和“旅游”两方面分析,首先以“产业”来分析,构建生态观光茶园,实现农业生产聚集,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把钱集中起来办大事,生态观光茶园的规模日益壮大,能自发的形成产业链条,说的再通俗点,茶叶产业集约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不管是驱虫防害还是水土灌溉都较为方便,土地利用率高,土地产出率也高,茶叶能卖出更好的价钱,农民收入随之增加,为乡村人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1]。

从“旅游”角度分析,生态观光茶园,顾名思义即是利用茶文化来吸引游客观光旅游,茶文化是我国悠久文化之一,深受国民喜爱,是个非常不错的切入点,也是能够吸引人的类型,而在旅游业近几年蓬勃发展的新常态之下,各地都在挖掘自身的旅游潜能,人们已经厌倦了忙碌,烦躁的都市生活,对于田园生活有更强的好奇心,最著名的莫过于近年来热播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其他综艺节目中也纷纷加入了田园生活因素,综艺节目越来越“接地气”的本质是观众的需求,可以看出,田园生活的潜力巨大,借此机会,构建生态观光茶园,挖掘自身旅游潜能,树立独特的“茶文化”旅游标识,进而构建和完善相应的产业链,制定更完善的旅游计划,以此来迎合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是非常有必要的。

虽然将“产业”和“旅游”分开描述,但要认识到两者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共同作用促使生态观光茶园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2]。

2 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意义

(1)整合乡村资源,促进开发:构建生态观光茶园,将乡村资源进一步整合,促进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茶园的种植、栽培、水土灌溉、除虫防害都能够更加高效,促进产业的持续开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就以除虫防害为例,我国农村的种植分布范围较广,分布较繁杂,各家负责各家的种植,经常出现因为得不到科学合理的指导,施肥施水不精确,进而影响种植业生产成果的情况,而集约化生产,茶叶种植连成一片,与专业的种植养育企业联系,实现高科技作业,比如用无人机喷雾代替人工施肥,能大大提升种植效率,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文化传承:一些地区拥有优秀的文化传承,像是生态观光茶园的建设,也必定是当地含有一定程度茶文化,建设生态观光茶园,能帮助当地乡村更好地进行文化展示以及文化传承。

(3)提升旅游业收入:很多人认为圈地收门票才是旅游业收入,其实不然,观光茶园景区带动周围产业链,刺激消费市场,提高经济效益,这都算是旅游业带来的收入,例如在生态观光茶园中就地贩卖,增加销售渠道,在茶叶成熟季节,吸引游客自主采摘,体验乡村生活,游客合理支付体验费用或采摘茶叶费用,双方各取所需,实现双赢。

3 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设计的策略分析

3.1 尊重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生态观光茶园的建设需要尊重当地生态,避免对环境有太多破坏,以北京近几年爆发的飞絮灾害为例,上世纪北京遭遇沙尘暴,杨树因为适宜性强,能固地锁水的特性被广泛种植,到现在杨树到了生殖成长最旺盛的阶段,飞絮以前能混入泥土中降解,现在干燥的混凝土地面却不行,每年春天北京里的飞絮漫天飞舞,已形成灾害。说回原话,茶树的种植对环境的破坏较低,但也需要用长远的战略思想去看待生态观光茶园的建设,用地的选择要符合乡村规划,由于采摘、施肥、除虫等作业较频繁,茶行间土壤容易板结,要注意疏松土壤以及合理施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2 以乡村整体规划为依据,加强设计管理[3]

在生态观光茶园设计时,要放眼乡村整体规划,而不仅仅是生态观光茶园一处,在生态茶园设计时,要确保道路规划,避免和今后的乡村发展发生冲突,茶园地的选择和设计上,分析概括有以下几方面重点:

1.5 km内不得建有排放有害物质的工厂、矿山、作坊、土窑等,确保茶园环境良好以及茶叶品种的优良成长;2.附近最好有可利用的水源,方便活水灌溉;3.在茶园外修建宽敞的交通,为茶叶采摘与运输、游客观光游览提供便利;4.做好生态茶园的给排水工程建设,如有必要可建立蓄水池,收集雨水用以灌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减少资源浪费;5.根据茶树的品种特性设置相应的茶行间距,合理施肥;6.设计植物采光、通风的坡度设计,宜先设计好园内道路、再开筑梯台,坡向宜为坐北朝南或东南向;7.茶行或者生态茶园的空隙处,可以种植其他植物,让茶园景观丰富起来,作为点缀为茶园添光添色;7.在生态观光茶园的设计上,要让生态茶园和整体乡村风格相融,避免太过突兀,有关这一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如何让生态观光茶园和乡村风貌相融,更具有田园特色,是每一位设计者需要考虑的事情。

3.3 发掘当地景观、历史、人文潜能

在生态观光茶园建设中,如能深度挖掘乡村特色,将其加入生态逛逛茶园景观的建设之中,无疑更能吸引游客,要知道生态观光茶园不仅仅是集约化种茶,更具有旅游观光性,是社会形态和文化内涵的载体,要树立特色,才能让人印象深刻。例如,当地有优秀的茶文化历史,在生态茶园中设立标语,为优秀茶文化或人物树立雕像。例如,当地有抗战文化可供挖掘,也可以适当加入进设计中来,修建特色景观点,再例如,当地有茶艺或者茶产品,在生态茶园中对游客展示、品尝等,从自身特点出发,深度挖掘旅游观光潜能,合理定位,才能让生态逛逛茶园景观设计趋于完整[4]。

3.4 设计中严守“乡村特色”原则,发展优势[5]

生态观光茶园景观的设计具有鲜明的田园风格,大可不必向城市生活靠拢,着重发展乡村特殊,加重生态观光茶园中的乡土气息,敢于自我呈现,才是吸引游客旅游观光的重点方向,将真实的农家生活展现出来,还原最质朴的乡土气息,保障生态观光茶园景观的纯真性和原生态性,相信有目的性的来生态观光茶园旅游观光的游客,都是为了想要体验与城市截然不同的田园风光而来的,将生态观光茶园建设太过现代化,添加进太多现代化元素,比如标语使用艺术字、色彩太过丰富等,都会阻碍乡村特色的展示,适得其反,对生态观光茶园设计不利。

3.5 完善茶文化产业链条,同时开创新的产业

首先,既然是生态观光茶园,就有必要展示茶园中独有的茶文化,在园区内向游客介绍喝茶对于人体健康的独特功效,介绍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并且以丰富的茶文化为背景,建设更完整的产业链条,例如用茶叶制作的糕点、茶艺表演、茶馆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让游客一边看茶艺表演,一边亲自泡茶,一边吃着茶制糕点,一边品味茶的清香。其次,可以在茶叶成熟的时间点,让游客进园采摘,体验茶的种植与采摘乐趣,包括后续茶叶的烘焙,游客支付一定的体验费用以及采摘、烘焙茶叶的费用,游客得到了难得的茶叶采摘制作体验,生态茶园也得到了一定经济报酬,以往茶园中的茶叶在采集制作后还需要寻找销售渠道,而游客体验生活的同时,也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本地销售渠道,能为生态观光茶园带来不菲的经济收入[5]。

最后,虽然是生态观光茶园,但也可以有其他因素加入进来,完善产业链条,开创围绕在生态观光茶园周围的新产业,例如民宿、度假村、田园旅游、风俗展览、美食一条街、文化遗产、戏曲艺术等,尝试将有别于茶文化的其他体验加入进来,让游客体验变得丰富,也带动产业发展,一个优秀的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能够带动不少产业发展,以少带多,以点带面,合理规划,共同完成美丽乡村的建设,为乡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3.6 创新生态观光茶园的建设方式[6]

以往乡村中的某一旅游点建设都是地方政府牵头,政府规划乡村配合的建设模式,但考虑到生态观光茶园能带来不小的经济收益,必然要有乡村合作社的参与,形成以当地政府负责规划。乡村合作社负责管理,以及拟定各种规章制度和利益分配,乡村内民众适量参与的“大合唱”,建设方式会较为复杂,少了地方政府出资,乡村合作社的建设力度未必足够,这就需要和企业合作开发,“企业+地方”的概念是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旨在更好的开发乡村,形成“政府+企业+乡村合作社”配合协调开发的战略规划。合理制定合作内容,分配利益所得,是更好的建设生态观光茶园景观的前提,相关利益方应积极协调生态观光茶园的开发,达成共赢局面。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生态观光茶园是响应国家构建“美丽乡村”的号召,也是乡村为应对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有效规划,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能为乡村人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构建生态观光茶园非常有意义。同时,依照上述建议,确保生态观光茶园设计的完善,让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设计更出色,更具有吸引力,为游客带来更好体验的同时,增加生态观光茶园的实际效益。

猜你喜欢

观光茶园茶文化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园飘香
茶文化的“办案经”
周宁生态茶园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
我国商务观光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荡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