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2020-12-22倪曳青

福建茶叶 2020年8期
关键词:茶学茶文化茶叶

倪曳青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1 中韩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在中国唐朝陆羽的著作《茶经·六之饮》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1]确立了神农的茶祖地位,他认为茶的发现和利用始于五千多年前的神农氏,直到三千多年前的鲁周公才正式有了关于茶的文字记载。当然,这种说法也受到了学术界的质疑。但是,关于茶树的原产地问题,世界各国的绝大多数研究结果都直接论证了中国。特别是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学者志村乔和桥本实,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研究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应该在中国的云南、四川一带。

周朝的《礼记·地官》记载“掌荼”与“聚荼”以供丧事之用。从而得知在周朝茶叶被用作祭品。春秋战国时期茶叶继续发展,但还是局限于以巴蜀为中心的地方,直到秦统一六国,才促进了茶向巴蜀以外之地传播。随着饮茶习俗和制茶技术进入中原主流社会,渐渐形成了饮茶的文化,并且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喜爱,留下了许多关于茶的文献作品。可以说,中国茶文化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达到鼎盛时期。陆羽所著的《茶经》标志着中国传统茶学的形成,也为世界的茶文化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盛唐时期国泰民安,茶文化逐渐兴盛,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峰,饮茶之人更是遍及全国。唐朝时期的中国,国际地位极高,可达万国来朝之景象,因此唐朝也是中华文化向外传播的鼎盛时期。随着饮茶习俗的普及和茶叶销售的增加,从唐朝开始政府增收茶税,到了宋代形成了完整的关于茶的法律制度。茶叶还成为古代中国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交易的重要物品。

中国是茶的祖国,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茶文化发展都受到中国茶文化的影响。韩国的茶文化就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历史上,朝鲜半岛就是中国茶文化向外传播到的较早的地区。

据韩国史籍《三国史记》的记载,早在新罗善德女王时期就已经有了茶,并且在兴徳王时期派遣使者入唐引进茶树种子,开始种植茶树。统一新罗时期是韩国茶文化的发展时期,饮茶开始向民间传播。

高丽时期,佛教被尊为国教,加之受到中国禅宗茶礼的影响,形成了高丽佛教茶礼。高丽时期是韩国茶文化的兴盛时期,在接收中国的茶文化之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民族茶文化。高丽时期的贵族们普遍爱喝中国茶,并且讲究喝茶的用具,整个饮茶过程与中国宋朝的点茶类似。

进入李氏朝鲜时期,受中国明朝茶文化的影响韩国茶文化进入稳定的发展时期。但是到了朝鲜后期,茶事一度衰落,后经丁若镛、金正喜、草衣大师等的努力才有所恢复。

2 中韩茶文化的传播

2.1 中韩两国的茶文化教育

中国的茶学教育始于清朝末年清政府承办的茶务讲习所。1907年,清政府在四川创办的“四川通省茶务讲习所”,是我国茶学史上的第一所专门学校,后来改名为四川省立高等茶叶学校。之后,随着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茶业职校替代了传统的茶务讲习所。[2]例如:1935年建立的福建省立福安初级农业职业学校、1940年创办的江西省茶校等。随着茶业人才短缺问题的凸显以及政府对茶叶研究力度的加大,茶学教育开始步入新的阶段:出现了茶学高等教育。各地的大学开始筹备设立茶学专业,茶叶科系开始在中国出现。1940年复旦大学开设了茶业组和茶叶专修科,这是中国高等学校的第一个茶叶专业科系。

解放之后,浙江大学茶学系、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福建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等的纷纷建立促进了茶学教育的繁荣发展。除了茶学高等教育,各类茶叶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也成为中国茶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韩国的茶文化教育则晚于中国。1926年在仁川公立高等女子学校,首次实施以学校为中心的兼有人性与礼仪的茶文化教育。1940年代在韩国已有相当多的女子高中在教授茶道。现在的茶道教育更是遍及韩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院、终身教育院、茶会以及地方教育机构,与礼节教育一起进行。并不是单纯地将茶作为饮品,而是要熟悉茶道礼仪,学习茶文化的内涵,继承传统的茶文化。

20世纪70年代,韩国国内兴起寻找民族传统文化根源的热潮,而茶礼被认为是能寄托民族传统思想的一种形式。[3]随着茶文化逐步向学术方向开始发展,大学出现了与茶道相关的专业课程。1982年成立了以传承和发展茶文化为目的的全国大学茶会联合会。同年,韩国文教部发表《传统茶道的振兴政策》,发布了各级学校的教育方案:在小学阶段,指导学生们熟悉茶道,正确饮茶;在初中阶段,指导学生理解茶礼,正确对待茶文化;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们能运用茶道和茶礼修养身心,形成朴素的品性和健康的生活态度。1996年,韩国教育部还决定开办素质教育自律示范学校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茶文化。

韩国文化公报部、文教部和教育部下达传统茶道振兴政策及教育指导方案后,在学界和民间的努力下,茶文化的现代意义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重视。此后,随着学术研究的正式开始,从小学到大学都开设并运营着茶文化的教育课程。

2.2 中韩两国的茶文化旅游

以中国的杭州为例,杭州以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造就了“中国茶都”的闻名于世,龙井茶更是公认的名茶。杭州曾是南宋的都城,享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龙井是杭州的一张金名片,而对于龙井茶文化旅游业来说,背靠文化底蕴深厚的杭州,更能为茶文化旅游增光添彩。除此之外,杭州还有浙江大学茶学系、中国茶叶学会、中国茶叶博物馆等不少国家级的茶叶研究单位,为茶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研力量。杭州市政府非常重视茶文化的深度发展,一直致力于以茶为中心,多方面相融合的发展方式。2005年,杭州获得“中国茶都”称号,并且召开了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2012年,确立每年的农历谷雨为杭州的“全民饮茶日”。2017年5月18日,在杭州召开了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此次大会对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5月21日是首届“国际茶日”,政府以“茶和世界共品共享”为主题,通过线上的网络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

韩国的主要产茶区集中在南部地区,那里分布着韩国的三大产茶区,分别是宝城、河东和济州岛。宝城是韩国规模和名气最大的茶叶产地,河东是韩国最早种植茶叶的地方,而济州岛则是由于气候的得天独厚,特别适宜茶树生长。位于全罗南道的宝城郡是韩国最大的绿茶主产地,其中的大韩茶园更是久负盛名。

韩国的茶文化旅游除了休闲观光更注重的是游客的文化体验。宝城的茶博物馆主要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块,分别是茶文化室、茶历史室和茶体验馆,并且分属三个不同的楼层。在特色的茶文化室里,游客们可以通过图片和影像来了解茶从种植到生产的全过程;在茶历史室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韩国不同时代的茶道以及从古至今的韩国茶文化发展史;在茶体验馆里,游客们可以亲自体验制作茶的过程。在贩卖特产的商店里,宝城绿茶、绿茶饼干、绿茶巧克力、绿茶拿铁等产品应有尽有,甚至还有精美的陶瓷茶具可供游客选择。韩国政府在宝城的茶文化宣传方面也给予了支持。拥有几十年历史的大韩茶园在1994年被韩国政府认定为国内唯一绿茶观光农园,并且通过网络、影视、明星代言等方式积极宣传推广。

3 对中国弘扬茶文化的启示

3.1 茶文化教育

首先,要让茶文化走进家庭教育。

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一个人的谈吐举止、人生观、价值观、待人接物等都会直接反映这个人的家教情况,家庭是塑造一个人最主要的场所,家庭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个人修养。[4]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之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深远。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提到要重视家庭、家教和家风问题。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也完全符合新时代对于家风、家训的要求。茶文化走进家庭教育可以让孩子从小接触民族文化,有利于孩子接受文明礼仪的熏陶,形成尊敬长辈、重视孝道的良好家风。

其次,要让茶文化走进学校实践教育。

学校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可以通过茶礼教育和茶艺体验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茶文化的兴趣,培养对茶文化的继承意识。或者在学校设立茶艺教室、民俗体验馆等,陈设各种传统茶具供学生参观和学习。同时,也可以融入具有地域特色的茶文化内容,开展一些校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去当地的茶园、茶楼参观,采访一些茶艺匠人。学校也应该支持学生成立茶诗会,茶艺会等社团,让学生们通过社团活动成为茶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这些活动能使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确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最后,要让茶文化走进社会教育。

社会作为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在继承和发扬茶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各地的青少年宫、传统的书院可以在假期开设一些免费的茶文化课程,为当地居民提供学习传统茶文化的机会,使一般民众也能体会到古代茶人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同时,博物馆的开放也成为普通群众接触和学习茶文化的渠道。还可以通过举办茶文化节、茶博览会,邀请茶艺表演者在现场进行茶艺展示。

3.2 茶文化旅游

首先,各地要结合当地特色,开发独立的、内容丰富、具有文化内涵的茶文化旅游专线。

其次,要开发多样的茶产品。目前,在茶文化旅游景区的商品都是以直接贩卖茶叶为主,很少开发与茶相关的产品。如大家都知道茶有很多的功效,除去直接喝、直接用茶之外,还可以提取其有效成份开发成很多延伸性的产品,像茶护肤品、茶饮品、茶日常用品等,然而这些产品多与相对应的商家相联系,在一般游客能够接触到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中,目前大多看不到;而强调创意和充满艺术气息,并对现代游客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茶席设计、茶具设计、茶与插花等就更难得一见了。[5]

最后,要利用多种方式,加大茶文化旅游宣传。政府应与旅游企业联合起来,利用互联网进行广泛而有效地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喜欢茶文化,提高各地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4 结束语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多国都受到我国茶文化的影响,如今,茶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文化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020年5月21日,全球首个“国际茶日”的确立旨在助力各国茶文化之间的交融发展。希望以“国际茶日”为契机,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猜你喜欢

茶学茶文化茶叶
浙江大学茶学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香喷喷的茶叶
高等农林卓越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探讨
便携式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