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文化视阈下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探究

2020-12-22朱晓茜

福建茶叶 2020年8期
关键词:茶文化劳动思政

朱晓茜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 226014)

1 引言

勤劳致富是每个人都懂的道理,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促进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旨在引导高校大学生形成端正的劳动态度和正确的劳动观念,使他们每个人都能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动教育是否能发挥出效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会影响到高校青年大学生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当前,我国各行各业都非常的推崇工匠精神,而高校青年大学生作为各行各业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只有做好劳动教育才能促使他们热爱劳动,并且在工作中形成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工匠精神。不可否认,虽然在很早之前国内各大高校就已经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劳动教育的预期目标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现有的劳动教育更看重教育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传统文化内涵的融入,导致劳动教育缺失了“魂”。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彰显了古代劳动人民高尚的劳动精神。对于现代人而言,学习茶文化既可以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而且还可以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劳动教育。因此,如果能够将劳动教育融入到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那么不仅可以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的不足,而且还可以升华思政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2 茶文化视阈下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都可以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工作中。这是因为,无论是生活在金字塔顶层的人物还是生活在金字塔底层的人物,他们都属于劳动人民,都要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出努力。作为高校青年大学生,与在社会上已经打拼多年的同龄人相比他们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还存在一些劣势。终身学习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意识,已经有数不胜数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劳动教育并不是要教给学生如何种地、如何工作,而是要培养学生劳动精神,让他们在工作中可以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可以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在茶文化视阈下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不仅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而且还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未来发展竞争力。

2.1 帮助学生认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

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让他们真正认识到什么是劳动不分贵贱,只要能对国家健康发展、民族伟大复兴有促进作用,那么就应该得到其他人的尊重。茶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广大劳动人民的努力,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华儿女的努力,中国茶文化就不可能发展到当前的这种状态。我们知道,茶文化并不只是教授人们如何去采茶、选茶、品茶、饮茶等,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感受到茶精神,从而引导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绝大多数的当代高校大学生并没有体会过什么是食不果腹的饥饿感,相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被娇生惯养,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此,这就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一旦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根本就经不住风吹雨打。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思政教育,其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能够正确看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根据社会的发展严格要求自己,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做好准备。然而,对于很多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劳动教育,而且有部分高校会以劳动教育为借口,让学生充当免费的劳动力,却并没有通过理论教育促使学生正确看待劳动教育。在茶文化视阈下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活动中,提高两个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

2.2 提高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实效性

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让很多人养成了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喜欢用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看待底层劳动人民。高校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他们必须要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并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这是小学生都懂的道理,而青年大学生更应该明白辛勤的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根本保证的深刻道理,这样才能保证他们能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流砥柱。劳动不但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他们享有的权利。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都是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都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必须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道德观念。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等不良思想必须要坚决抵制,要让学生深刻地明白什么是“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当然,劳动教育、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在这个知识改变命运的社会环境下,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明显更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这也导致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不尽人意,大多数学生只是在接受劳动教育和思政教育期间会警钟长鸣,但是一旦教育工作完成以后,学生就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能。通过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能够提高两个教育活动的实效性。这是因为,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息息相关,尤其是在茶文化的影响下,不管是劳动教育还是思政教育,其意义和作用都发生了质的转变,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2.3 是打破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重要表现

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思政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为应试教育服务,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感受,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很难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茶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代表了劳动人民的一种精神。从采茶一直到最终喝上清香可口的茶水,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要经过很多的步骤,而每个步骤都需要有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都是提高学生个人素养的关键,茶文化融入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哲学思想,所以学习茶文化会使青年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升华自己的灵魂。当然,在茶文化视阈下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融合也是打破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重要表现。这是因为,传统的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都是两个独立的模块,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他们都没有真正探索过两个教育活动之间的联系,所以并不能实现“共赢”的目标。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既要注重形式同时还要关注最终的教育效果,因为只有当两个教育活动都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才能更健康的成长。茶文化就像是连接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桥梁,“茶文化研究热”的时代背景为更好的实现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创造了条件。

3 茶文化视阈下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

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作为高校践行素质教育的强有力保证,将两者有效融合不仅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在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几个关键点:其一,教育工作者要学会正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加强对学生劳动精神的培养:其二,教师要善于从高校思政课程中挖掘出劳动元素,准确找到培养学生劳动精神与课程融合的交叉点,并处理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衔接问题;其三,学校要强化劳动品德的培养及劳动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和思想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理念。当然,家庭教育也要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学生家长要教育子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督促他们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提高个人素养,做一个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

3.1 建立全新的教育体系

要想在茶文化视阈下达成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目标,学校必须要始终坚持思政劳育、课程劳育、专业劳育和实践劳育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课程体系理念,坚持思政劳育在劳动教育中的铸魂领航作用,让劳动教育的影响力扩大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劳动教育并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号上,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为做好劳动教育工作做出努力。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每个青年大学生都应该学习的内容,只有当学生对劳动教育形成正确的认识,他们才会转变传统劳动思想,把好逸恶劳等恶习彻底消除。在此期间,思政教师应该不断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继续探索劳动与劳动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存在价值,并且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劳动教育历史以及伦理道德等层面上促进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作为教师,他们要认识到自己在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强化自己的使命担当,并且以舍我其谁的姿态勇于承担自己的使命、责任和义务。当然,他们还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继续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此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保持对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热情,努力耕耘。只有在打破旧的教育体系基础上建立全新的教育体系,才能为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扫清障碍,在后续的工作中才能有所作为。

3.2 理清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优化劳动教育内容

在过去,劳动教育一般都以单独成课的形式为学生服务,但思政课本身却蕴含着很多有关劳动教育方面的知识。虽然从教育形式来讲,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劳动教育却能够给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思政课能够为劳动教育有效实施提供最现实的有效依托和直接承载。在茶文化的大背景下,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到思政课体系当中需要教师和学生厘清两个教育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人才目标导向以及各自的权重,从整体上完善现有的思政课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中学相比,高校教育环境比较特殊,所以这要求教师要把中学劳动教育与高校劳动教育的共性与个性处理好,通过采用分学段和分层次的方法对两个教育工作进行整体规划。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当中已经包含有一部分劳动教育方面的知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联系到了一起。所以,归根结底,思政教师要学会将包括思政课在内的不同课程的劳动“价值”元素挖掘出来,为形成“思政课程”“劳动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三课并促”局面做好准备。

3.3 把思政课实践教学课堂打造成为劳动教育优势平台

为了更好地将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师应该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劳动教育活动紧密结合,从而把思政课实践教学课堂打造成为劳动教育优势平台。要想实现该目标,高校、家庭以及社会都要提供实质性的帮助,通过多方协作的方式探索“常态化+生活化+多样化”的劳动育人模式。也就是说,思政课教师除了要做好日常理论课教学以外,还要把思政课课外实践“常态化”,把课堂延伸到课下,促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领悟到劳动的真谛。政府也要发挥出引领性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鼓励企业协助高校培养人才,给青年大学生创造更多商业观摩和服务业实习体验的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劳动的价值所在,并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学校也要利用自身条件为学生创造服务社会、升华思想道德素养的机会。比如,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到城乡社区、福利院、公共场所等区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他们感受作为一名劳动者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作为高校践行素质教育的强有力保证,在茶文化视阈下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的不足,而且还可以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升华思政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提高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实效性。

猜你喜欢

茶文化劳动思政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