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茶文化研究下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研究

2020-12-22昝建敏

福建茶叶 2020年8期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教学内容

昝建敏

(天津职业大学,天津 300410)

1 引言

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正处于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与民族复兴的希望,高等院校在培养大学生时要保证“智育”与“德育”同步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茶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完善。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一些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我国本土文化,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如何利用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高等院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中国茶文化融入了道家、儒家、佛家等哲学思想,而这些哲学思想不仅在古代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对于现代人思想道德素养的养成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他们虽然近乎成年或者已经成年,但是由于并没有在社会上经过磨练,他们对不良诱惑的抵抗能力非常弱。不仅如此,青年大学生由于没有遭受过艰难险阻和重重挫折,所以他们一旦步入社会受到打击,很可能会变得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因此,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必须要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有更明显的竞争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认识到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活动中的作用,遵照“课程思政”教育思想,提高茶文化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间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思政教育有效性和实效性,为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2 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正在积极建设“双一流”高校,其在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朝着国际型高校发展。思政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个人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为了更好的实现“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国内高等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从总体上来看,当前国内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2.1 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茶文化等传统文化内容过少

众所周知,思政教育在大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不再只看他们的学历、荣誉证书等内容,其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人交际能力和个人素养已经成为考察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点。所以,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培养青年大学生时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把握好人才培养方向,正确为思政教育定位。虽然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要想最大程度上地发挥出思政教育的作用,教师就必须要保证教学内容质量。然而,很多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基本上都完全依赖于教学大纲,忽视了学生实际发展需要。比如,培养大学生学习茶文化等传统文化不但有利于扩大茶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而是还可以弥补传统思政教学内容的不足。但由于实际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茶文化等传统文化内容过少,所以根本不能发挥出茶文化等传统文化在提高思政教育质量过程中的作用。

2.2 教学手段单一

思政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是高等院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表现,更是建设“双一流”高校的重要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在辨别是非的能力上有所欠缺,而且由于他们的思想和观念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所以很可能会误入歧途。所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毋庸置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思政教育缺乏足够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其中,最终的教育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能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那么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实际上,当前很多学校思政教师的教学手段都比较单一,根本就没有融入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全新的教学方法。除此以外,当前教师都习惯于采用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对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线上教学工具的利用率比较低,难以发挥出这些线上教学工具的作用。这无疑会使思政教育有效性和实效性大打折扣。

2.3 师生对茶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

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一些学生对茶文化等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兴趣,但面临各种考试的压力,他们往往不会把很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传统文化环节,这也导致很大一部分师生对茶文化了解的不够全面。思政教师对茶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就意味着他们不能将茶文化等传统的合理地融入到思政教学内容当中。而学生是接受思政教育教学服务的主体,他们对茶文化的认识不够全面就意味着其不能真正把握好学习的方向。茶文化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无形财富,是我们建设文化自信的重要养料,也是促进国民素养整体提升的重要元素。无论是哪个层面的国人,其必须要认识到学好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必要性,把学习茶文化等传统文化当成是一种行为习惯,不断提高自己对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作为思政教师,他们更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不能只是对茶文化有一知半解,而是要给学生讳莫如深的感觉,这样才更容易赢得学生的尊重。

3 茶文化研究下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运用

无论是文盲还是大学生,他们最基本的素养就是爱国。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国主义情感,不对自己的祖国有感激之情,那么无论这个人有多么高的学历、多么高的能力和背景,其必然会受到其他人的唾弃。当前,有一部分中国留学生由于受到国外环境的影响,他们不仅没有对自己的祖国怀有感恩的心,回到母亲怀抱建设家乡,而且还成为一个个“白眼狼”,在国家危难之际落井下石,带坏了社会风气,给社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为了及时纠正大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大学必须要以思政教育为核心,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为方向,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茶文化等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运用,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茶文化等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过程中,切实保障思政教育质量。

3.1 弥补了传统思政教育内容的不足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中国是茶的故乡,更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而且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现代中国茶文化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一些良莠不齐的外来文化给茶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更是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产品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合理利用茶文化不但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思政教育内容的不足,而且还可以丰富学生课外知识,这对于增强他们未来发展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多以理论为主,涉及到时事政治、法律法规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都比较枯燥无味,根本就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像茶文化等传统文化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所以完全能够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求。

3.2 扩大了思政教育影响力

茶文化等传统文化有利于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思政教育要求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掌握基本概念,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分析和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德育的重要性与智育的重要性不分主次。不可否认,在过去,学历、荣誉证书就是“硬通货”,能够让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岗位。然而,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使很多高校大学生“欲哭无泪”,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精神负担。“失败是成功之母”,有些学生在遭遇失败以后会重头开始,最终浴火重生;而有的学生失败一次以后就变得一蹶不振、自暴自弃,似乎忘记了什么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前者往往有强大精神支柱,能够及时调整心态;后者则相反,他们并没有认真对待过思政教育,所以就不可能领悟到思政教育的精髓,他们落后或者消极的思想观念就不能打破。茶文化包含了很多的知识,能够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从而在保证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同时让茶文化的作用也突显出来,从而扩大了思政教育的影响力。

3.3 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与专业文化知识不同,思政教育并不是为了单纯地给学生传输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同时升华他们的思想和灵魂。当然,要想更好地发挥出思政教育的运用,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课堂听课兴趣。学习茶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采茶、选茶、品茶、鉴茶,而且还可以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增加他们未来发展自信心。茶文化并不都是枯燥无味的内容,还涉及到很多有关茶文化的寓言故事,这部分内容往往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因此,将茶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当中还可以增加思政教育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不仅如此,学习中国茶文化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气质,让他们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彰显自己夯实的文学功底。

4 发挥茶文化研究下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作用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发挥出茶文化研究下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当地政府、高等院校以及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过程中的作用,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探索新一代的思政教育体系。

4.1 加强对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宣传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茶文化,虽然其不仅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而且还具有非常明显的应用价值,但是如果公众对茶文化不了解,那么他们就不可能真正感受到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此,必须要加强对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首先,当地政府要利用好本地优势,打造特色茶文化平台,并且成立专门的茶文化宣传民间组织,鼓励广大群众为当地茶文化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其次,学校要加强与茶文化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并建立专门的茶文化交流室,方便师生与茶文化专业人士交流心得体会;最后,教师要利用好思政教育平台,将茶文化等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提高教学内容质量。

4.2 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对教学方式的选择对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与学生追求自由的课堂氛围背道而驰,因此,思政教育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就要求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思政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式。一方面,思政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加强课上的互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把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思想应用到思政教育活动中,保证教学方式的多元化特征。当然,慕课、微课等线上教学平台也应该成为提高思政教育质量的重要工具。为此,教师可以在慕课、微课平台上查找一些有关茶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引经据典,通过一个个充满趣味性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茶文化的兴趣。

4.3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思政教师团队是将茶文化更好融入到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必然选择。作为思政教师,为了扩大茶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影响力,他们必须要正确给自己定位,并遵循思政教育和茶文化发展规律,找到连接两者的支点。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首先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一方面,学校要给广大教师群体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及时“充电”;另一方面。学校要学会教育教师,通过制定更严格的考核机制让每个思政教师都能感受到压力,从而产生动力。

猜你喜欢

茶文化思政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