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茶文化为例

2020-12-22郐琳琳

福建茶叶 2020年8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茶文化线下

郐琳琳

(长春光华学院,吉林长春市 130033)

1 引言

弘扬中国古代文学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具备的意识和责任,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一些良莠不齐的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很多意志不坚定、缺乏判断力的青年大学生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心,变得越发崇洋谄媚。青少年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和民族崛起的希望,在中国未来发展之路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尤为重要。为此,国内很多高等院校专门开设了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并且建立了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师资队伍,为广大学生群体提供了非常优越的中国古代文学学习条件。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能够让学生更为细致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从整体上来讲,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轨迹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金元、明代、清代七个历史时段,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兼容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在创作和理论上不断发展,丰富,日臻完善,脉络清晰,充分体现并显示着它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显示出以中国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内涵上极大的丰富和巨大的张力。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仍然以单方向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弥补了线下教学的不足,增加了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形式和途径。

2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现状——以茶文化为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饮茶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习惯。在过去,饮茶往往是那些中老年人才喜欢的生活方式,但是茶作为绿色、健康的饮品之一,已经受到很多青少年的喜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就包含了与茶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所以这也是很多青年大学生喜欢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慕课、微课等新一代线上教学平台的出现,导致传统课堂正面临着教育信息化的冲击和挑战。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完全可以将线上教学平台的出现当成是信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为了提高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质量,打造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成为必然的选择。然而,由于我国很多高等院校线上教学环节起步较晚,所以现有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

2.1 线上教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已经基本普及,这为中国古代文学实现开展混合式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要想开展线上教学,就必须要有方便、快捷、安全而廉价的无线校园网作为基础。由于很多高等院校资金短缺,所以在无线校园网建设方面,其并没有达到全校覆盖的目标,仅仅是教学区域、图书馆等场所能接收到无线校园网的信号。但是,即使是能够接收到无线校园网的信号,如果是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比如正在上课的大教室,信号往往比较弱,而且还很容易中断,给师生带来很多不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打造混合式教学平台并不应该停留在表面工程上,而是要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为学生谋取福利,提高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工作的认可度。所以,这就要求学校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既要认识到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不足,同时还要认识到建立混合式教学模式新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跻身到世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领域。

2.2 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茶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时间冲刷,早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学习茶文化不但可以让青年大学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帮助他们形成更为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作为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师,他们除了应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外,博古通今也应该是他们具备的基本素养。严格意义上来讲,茶文化只能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小分支,虽然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资料都是专门描写与中国茶文化有关的内容。茶作为一种极具历史韵味和人文气息的特殊饮品,我们在品茶时不仅要品茶其清香淡雅的味道,更要通过品茶感悟其所蕴含的情感。一般来讲,茶中总会流露出各种各样的情感,特别是由于茶在中国已经存在有数千年之久。所以可以说,它的茶香早已经飘散到国土的各个角落。品茶抒情,寄情于茶的诗句数不胜数。浅近的有:“秋夜凉风夏时雨,石上清泉竹里茶;”典雅的如:“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朴实的有:“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比欲仙。”而就当前绝大多数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师而言,他们对茶文化的了解可能并不深入,大多只停留在“皮毛”而已,并不能系统、深入地给学生讲解茶文化方面的内容。终身学习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意识,这些任课教师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自主学习茶文化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真正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茶文化知识过程中的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师少之又少。这也是导致他们在给学生普及茶文化时显得力不从心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授课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缺乏全面的认识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优秀历史文化,而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古代文学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中国古代文学是学生系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他们更好地了解、传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单纯地从慕课、微课等线上教学模式来讲,其将各种各样的学习内容、学习手段以及学习媒体有效融合到一起,并且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所以“不仅能够有效地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而且还充分保留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所以更容易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授课教师都能正确认识混合式教学模式,很多教师错误地将混合式教学当成是一种形式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线下教学方式为主,致使线上教学优势和特点不能体现出来。就以茶文化为例,要想真正地掌握茶文化的精髓,就不能完全依赖于课堂教学,因为由于课时数量有限,所以授课教师往往只能有选择性的教授给学生知识,而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细节决定成败,很多细节性的茶文化知识对学生学习茶文化具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这种教学方式明显与学生实际需要不符。线上教学的存在可以让学生把业余时间也充分利用起来,从而弥补单纯线下教学模式的不同,并且还可以让学习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3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策略——以茶文化为例

我国高等院校正处于建设世界“一流高校”、“一流学科”的关键阶段,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现代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两个“双一流”建设目标的必然选择。中国古代文学是青年大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提高青年大学生文学素养和思想道德情操的重要选择。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他们在校期间不但要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更应该将自己培养成弘扬、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建设,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保留传统线下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并完善线上教学平台,为构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造条件。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讲究方法和策略。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3.1 加强线上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需要教师的努力,学校也应该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比如加强线上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茶文化的宣传力度等等。与线下课堂教学不同,线上教学虽然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但是却需要有基本的教学设施,比如多媒体设备、移动终端设备等等,而且往往还要有互联网的接入。所以,从这里我们了可以看出,线上教学模式既存在非常明显的教学优势,但同时还容易受到外界条件而影响。为了解决线上教学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将情况反映给政府相关部门,希望政府部门可以下拨专项资金,帮助学校建设更完善的线上教学平台,为建设更高质量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平台做好准备。除此以外,授课教师要利用好微信、云班课等平台,将有关茶文化方面的中国古代文学资料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等中国古代文学知识时少有弯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不同的授课教师可能有不同的教学习惯,所以在完善线上教学基础设施环节,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给学校提出建议,确保线上教学基础设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2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与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不同,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师还不懂得居安思危,仍然把混合式教学模式当成是形式教育,那么他们的教学行为就不可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要想体现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教师必须要做好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工作,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彻底消除过去“一言堂”教学现象。除此以外,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学会鼓励学生向他们提出问题,对于那些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问题,教师要筛选出来并作为课堂讨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首先,学校要加强中国古代文学教师队伍建设,针对茶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的现状,在给教师安排培养培训内容时要着重对茶文化的选择,把茶文化当成是培训内容的核心,让每个教师都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学到更多茶文化知识;其次,教师要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把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当成是一种习惯,正确对待教与学的关系,放低身段,加强对茶文化等中国古代文学知识的学习,做一个现代化的优秀学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就目前中国古代文学混合式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3 提高教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识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师要提高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识,并且将其引入到实际教学环节。首先,建立混合式教学平台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单纯滴提高对线上教学平台的利用率,更不是为了给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找借口,而是要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用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课堂听课兴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如果学生对教育工作不感兴趣,那么就很难保证人才培养效率。人们常说“教无定法”,但是很多时候却有规律可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当前教育环境越来越复杂、教育对象越来越多元化,这些问题都要求教师要给自己精准定位,把提高教学质量摆放在首位。混合式教学并不是要让教师彻底摒弃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而是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挥出线上教学的优势,给学生增加学习的窗口。教师要正确处理好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把优质的慕课、微课资源制成多媒体课件,然后再显示给学生,通过让学生学习这些线上资源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降低他们对教师的依赖性。可以说,只有当教师正确对待混合式教学模式,他们才会踏踏实实地研究如何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茶文化线下
2022年4月部分家电线下市场简评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文化的“办案经”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