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式生态茶园开发模式研究

2020-12-22张颖聪

福建茶叶 2020年8期
关键词:茶园茶文化生态

张颖聪

(福建省安溪县颖昌茶厂,福建 安溪 362400)

综合式生态茶园是集生态保护、有机茶叶种植加工、旅游开发、茶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生态茶园。从微观上说,这是茶企自我优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举措;从宏观上说,它是处理开发建设茶园与破坏生态环境的矛盾,推进茶产业绿色健康发展的千秋大计。

1 综合式生态茶园的内涵及其特点

综合式生态茶园是相对于普通式生态茶园而言的一种新型生态茶园。普通式生态茶园是一种比较粗放的初级生态茶园模式,其出发点主要考虑种茶、制茶方面的原始经济效益,适当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有些茶园也会注入旅游观光等因素,在茶园内建设凉亭、雨亭等,布设系列与茶文化有关景点。但只是茶园建设的点缀,其广义上仍然属于普通式生态茶园。

综合式生态茶园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生态茶园,是在普通式生态茶园建设的基础之上,扩建一些茶文化景观、展厅、体验基地,甚至商贸、休闲、交通等旅游配套设施,以吸引顾客前来参观、体验。明显超乎茶园的种植、加工功能,增加了旅游等功能,故名综合式生态茶园。具体特点如下:

1.1 集约化经营

综合式生态茶园不再只是单纯经营茶叶,而是水果、蔬菜、药材、木材等多种经营,甚至兼有家禽、牲蓄等副业经营,能够更好地发挥综合农业的效应。

1.2 优质化产品

综合式生态茶园强调采用生态茶园管理技术与有机茶叶种植、加工技术,对环境和产品均不造成污染,从而生产出优质茶叶,有益于人类健康。

1.3 经济效益好

综合式生态茶园不再只是经营农业,还兼营旅游等业务,自然能够带来更高收入。随着旅游人群的增加,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茶企口碑,自然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对于有实力的大、中型茶企而言,开发、建设综合式生态茶园自然是不错的选择。

2 建设综合式生态茶园的原则

综合式生态茶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过环评认证、可行性分析、项目规划、建设报批等程序,并在遵循环保先行、效益优先、严格标准、质量至上等基本原则下,进行科学开发与建设。

2.1 环保先行

将生态保护放在茶园开发建设的首位,满足生态环保的需要,这是生态茶园建设的基本要求与题中之义。如果是新开发茶园,在进行茶园开荒、垦田等时,要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前提,不能肆意开垦、挖铲,更不能将原山坡、林地、草场等一平了之或一烧了之;如果进行旧茶园改造,要适当“牺牲”一些茶园面积,间种树木或经济作物,田埂边留足杂草生长的“一席之地”,茶园四周种植林木、果树,构建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

2.2 效益优先

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最直接的利益当然是经济效益。大家知道,企业自然不大愿意做那些只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而无经济利益的事;但是,如果过于强调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生产效益,这是一种缺乏长远眼光的短视行为。只有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眼前效益与长远生态效益相一致,企业才能得到大众的肯定与支持,才能确保高效发展、永续发展。

2.3 严格标准

综合性生态茶园的原始目的是向消费者提供安全、高品质的好茶,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一些企业为此率先出台企业生态茶园标准,不少产茶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索生态茶园建设标准,规定生态茶园的园地建设、生态建设、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等内容。比如,茶山规划要求山顶、山脚、路边种植林木,园中做到有草留草、无草种草;采用耕作除草、测土施肥、铺草覆盖、套种绿肥等一系列措施改良土壤结构;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建立起一整套科学、规范的生态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等等。这些标准是建设各种生态茶园的要求,更是建设综合性生态茶园的基本要求。

2.4 质量至上

产品品质安全高于一切,特别是像茶叶此类饮品,关系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更应该坚持质量至上、安全第一。综合性生态茶园要始终把品质摆在生产首要位置,严格按照国家有机茶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茶园标准化建设、茶叶标准化加工乃至标准化检验,让消费者喝上放心茶、安全茶、健康茶,确保茶企基业长青、长盛不衰。

3 综合式生态茶园的建设要求

综合式生态茶园不仅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可由政府部门牵头主导或间接参与,企业直接投资或吸收股份投资。在建设过程中,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上,注意创新求异,突出企业个性特点。

3.1 标准化建设

3.1.1 种树养树

种植树木、套种绿肥与留草种草,构建“茶—林(果)”一体的“天然空调”茶园,这是开发建设生态茶园的最起码要求。如果是新开垦的茶园,要注意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与植被体系,不得破坏基本的生态环境,以免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等重大生态事件。如果是对旧有茶园进行生态茶园改造,要根据美化、标准化、艺术化等要求,可以考虑在茶园中均匀地间种乔木型树木,或者套种与茶树共生互惠、且能产生一定生产效益的经济植物。

3.1.2 留草种草

新开垦的生态茶园要注意保留原来草种,不能为了整齐美观而清除得一干二净。对于恶性杂草,要连根拔起以免再生,覆盖在茶树或茶苗的边上,以保持茶树根部的水分,任其腐烂成为茶园优质的覆盖物和有机肥料。而对于具有匍匐性、株形矮小等特点的地稔、日本菁等良性杂草,它能够吸引茶树害虫在其身上寄生、繁殖,有利于减轻茶树的病虫害,应当割草留根,让其留在茶园梯壁上一任“春风吹又生”。裸露的茶园梯壁,则要人工栽种、培育良性杂草,有助于维护、恢复生态平衡,并为茶园培植绿肥,减轻病虫害提供帮助。

3.1.3 引水蓄水

茶园内要分行种植茶树,行间留出排水沟,便于雨天排水。原有水源的茶园要在茶园四周,建立足够抵抗干旱天气的蓄水池(坑);没有天然水源的茶园需到别处引水,根据茶园实际特点,建设供水系统,用于防旱抗旱;要配置管道、喷头等各项设施,便于进行滴溉、喷灌,以提高浇灌的工作效率。

3.1.4 配套设施

实施茶园配套经营,能够为茶园创收增效。开发、建设生态茶园属于集约化生产模式,需要建设机械作业道路、人行道路等等,构建基础设施配套、茶田区间有序、交通运输与茶园作业便利的标准化生态茶园。还可以根据现实条件,饲养家畜,适当发展副业;再将家畜、牲畜的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形成有机肥料,反施于茶园,甚至用以发展沼气等再生能源,营造“种—养—沼”一体化设施系统,为茶企创收增效。

3.2 创意化

在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有机结合所种茶类的文化内涵及特点,融入茶企的个性品味,形成茶园的独特风格,避免雷同重复、千篇一律。

3.2.1 高瞻远瞩的长远规划

开发建设综合性生态茶园之前,要做好顶设计,做到高瞻远瞩、目光放远,定位要高、规格要高。建设时应该大手笔、大动作,不能像小脚女人那样,设计一些不起眼、不引人的小项目。要充分预估潜在游客人数,高标准建设茶园观光游道、自然景观、生态公厕、文化展厅、体验中心、茶艺表演、民宿等配套设施,尽力避免日后重建、翻建,造成资金浪费。

3.2.2 新颖独特的主题设计

根据企业实力、投资规模、茶园特点、所在区域等特点,从文化游、体验游、科研性、休闲型、农家式等众多主题中选择其一,或者多样兼容。政府部门要宏观把控、科学引导,并对区域内在建茶园进行微观专业引导、技术指导,避免同一区域内出现主题重复、外观相似、布局雷同的生态茶园。

3.2.3 卓尔不群的旅游个性

综合性生态茶园的价值在于个性化与特色化。要围绕主题,规划建设茶文化展示、制茶体验、茶具展示、茶道体验、茶餐饮、礼茶商务等等特色项目,并在设施建设、内部布设、实物材料、外部图形、背景设计、展示方式等等方面进行创意,让人耳目一新。比如,可以改用藤铁、柳条、竹编等代替石头,设计凉亭、雨亭配茶桌茶几;将茶文化与传统的民俗文化、独特的酒瓶文化等有机融合,构建风格迥异的茶文化展厅;尝试运用泥土建成土楼群式的制茶体验中心,建设滚动展示式的茶具展厅,采用大型实物实景真人表演印象茶道,设计让游客参与茶道展示、茶艺表演、制茶体验等的场所,等等。

4 结束语

综合式生态茶园是实现我国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型模式,是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企收益,促进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在全国乌龙茶之乡、铁观音原乡的安溪县,普洱茶原产地的普洱市等等名茶产区,建设若干富有个性与创意的综合式生态茶园,作为发展茶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是区域茶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科学引领茶企或茶农走综合性生态茶园建设之路,打造绿色、生态、安全茶叶,促进茶产业链向纵深层次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茶园茶文化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茶园飘香
茶文化的“办案经”
住进呆萌生态房
周宁生态茶园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